按說勞力士制造的一直是結實可靠的,實在硬凈的腕表,并非商界人士的首選。只是不知怎么,上世紀90年代以后的電影里,勞力士總是戴在了黑道大哥和暴發(fā)戶的腕上,生生委屈了這個本來是提供給專業(yè)人士的品牌。
金晃晃的勞力士,在中國從來是尊貴的象征。
誰說不是呢,瑞士金表,無可置疑的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真金白銀,上萬元一塊,又大又重,雪白的襯衫怎能蓋得住它,定要讓它在空氣中閃閃發(fā)光才有勞力士的意義。
不過如果戴勞力士的人發(fā)現(xiàn)它的創(chuàng)辦者Hans Wilsdorf是個德國人,也不是鐘表匠,會不會很失落?勞力士當然在業(yè)界是佼佼者,它保持的紀錄有:第一塊自動上鏈手表,第一塊防水手表,第一塊在表盤上顯示時間和不同時區(qū)的手表……貢獻很多,只是沒有一樣是涉及奢侈品位的。很明顯,像百達翡麗那種金鑲玉嵌143種功能奏樂報時并顯示日月星相的懷表,不是勞力士所擅長。
勞力士的廣告總是找些上天入地的專業(yè)人士做代言人,不是宇航員,就是女潛水教授,或者著名高爾夫球手,當然,少不了身手矯捷、文武雙全、風流英俊的007。打開時尚雜志,通常上面是一幅俊男靚女專注工作的照片,下面笑吟吟地舉起手腕,展示勞力士蠔式表。仔細查訪,原來勞力士的手表最有名是在極端條件下仍然能正常工作,在深海、在高山、在外太空。勞力士曾經(jīng)把一塊表貼在潛入大洋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探測器外殼上,這塊表經(jīng)受住了海平面下一萬多米的靜水壓力,仍然正常工作。這件事給勞力士的信譽增光不少。
按說勞力士制造的一直是結實可靠的、實在硬凈的腕表,并非商界人士的首選。只是不知怎么回事,九十年代初涌入國內的港式電影里,勞力士總被戴在了黑道大哥和暴發(fā)戶的腕上,生生扭曲了這個本來是提供給專業(yè)人士的品牌。其實優(yōu)雅的老貴族、成功的CEO,他們的手腕間一閃而過的是江詩丹頓、百達翡麗,薄薄的,含蓄的,優(yōu)雅的,低調的,配以珍貴動物的皮制腕帶,才配得上或纖細或少見陽光的腕骨。勞力士這種榔頭般重的表,雖然昂貴,與“老錢”的典雅還是難以般配。
勞力士表廠有三條產(chǎn)品線:一是眾所周知的,號稱是戶外極限條件專業(yè)人士首選的勞力士;時尚感強的表都屬Cellini;在遠東和歐洲發(fā)售的是價廉物美的Tudor。勞力士的產(chǎn)品系列就更多了:天空之王,探險者,深潛,海上漫游人,游艇之王……這一串名字便說明,勞力士不是在冷氣間里戴著的。也有批評的人說,勞力士其實不比現(xiàn)代工藝生產(chǎn)的石英表準確,也不比其它條件一樣好,價錢便宜二十倍的日本表可靠堅實,雖然更多運動員和探險家選的是CASIO的G-SHOCK而非勞力士作為他們的旅行伴侶,可是勞力士仍然是勞力士——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堅實牢固,還有一百年的信譽,以及名字背后制表業(yè)上一個個的里程碑。
勞力士的“復刻版”,或者說,假勞力士,一向是各大名牌里最多的。這也說明了勞力士的江湖地位。當然,那些索價二十歐元或人民幣五塊的用鼻子想想都知道不可能是勞力士。除此之外,提供一個小貼士分辨真假:真勞力士的秒針走的是平滑無間隔的圓圈,而大部分“假勞”是一格格跳的。逐格跳動的勞力士,必假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