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句順口溜諷刺某機關工作人員的不良風氣:一杯茶一根煙,一張報紙看半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浮于事,是不少機關存在的弊病。一部分基層領導干部的平庸和無能,以及他們的不思進取,對社會,對集體,以至對黎民百姓,其危害甚大,影響也惡劣。還有一種不良的官風更漸有蔓延之勢。認為做事多了容易出紕漏,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這種心態(tài)下,有些官員對本職工作敷衍了事,只要上頭不“逼,下頭不告,便樂得清閑自在,更別提主動進取、殫精竭慮了。
近幾年,全國各地政府機關實施了一系列根治不良官習的做法,令老百姓拍手叫好。江蘇省江陰縣提出“無功便是過,平庸就是錯”的口號,在“無為問責”上動真格。這個縣一中、三中校長因工作守舊,平庸無能被免職。山東省禹城市水務局推行末位淘汰制,構建“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優(yōu)勝劣汰競爭機制。湖南岳陽市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針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現象以及少數干部滿足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現狀,對黨員干部實行“有錯要問責,無為也要問責”制度,探索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四川成都市3名被認為不在狀態(tài)、不思進取,為官一任卻未能造福一方的“無為”官員,沒能通過成都市領導的隨機檢查,被就地免職。
無為便是過,有為才有位。任何人要贏得老百姓的認可,就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建樹?!疤煜麓笫卤刈饔诩?,古今事業(yè)須成于實”。不管哪一項工作,只要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干出成效。而對于那些平庸無能的領導者,在其位而不謀其政的。應毫不留情拉下馬來。誰說干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要形成一種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性循環(huán)的局面才行。如此,那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混事兒”官員,將無立身之地。
要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并使全社會上下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樹立無為便是過的觀念勢在必行。
責任編輯:郭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