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到一家超市購物。不是因為它離家近方便,也不是因為它的貨物有什么特別之處,更不是因為頻繁的假日特價大酬賓。說出原因來,恐怕你會笑我小氣,但我確確實實是因為那2分錢。
記得這家超市剛開業(yè)那天,與幾個女友一起去逛。一路逛下來,姐妹們不由得“嘰嘰喳喳”地評頭品足。從質(zhì)量、產(chǎn)地、牌子等幾方面比較同類商品在不同超市的價格。為今后的周末“血拼”作考察,確定方向。
當我們轉(zhuǎn)到食品組水果柜臺時,我赫然被一個標簽吸引了。標簽上標著:柑桔1.38元/斤。我不禁激動地又舉目四顧,依次又看到了蘋果1.28元/斤,鴨梨0.95元/斤,香蕉1.68元/斤……一下子,我被這種帶“分”計價的溫馨擊中了。我對女友說:“以后我們就到這家超市購物?!辈⑾蛩齻兘忉屃死碛?,她們無不心悅誠服。
想想看,不知從何年何月起,悄悄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已不屑用“分”來計算價格了。在市場的商品交換中似乎多了一些風度與大度,少了一些委瑣與小氣。但你敢說在我們光榮而又自豪地廢棄了一種貨幣單位的同時,沒有泯滅一種精打細算的美好?1.38元/斤,多么令人感到心里踏實,讓人產(chǎn)生信賴的價格!其實在滿大街叫賣柑桔1.40元/斤的時候,商家完全可以標出1.40元/斤的價格。如今的人們,即使是那些惜財如命的“守財奴”,也不會為那2分錢去計較吧!也許還會有人因為不“湊整”而埋怨浪費時間呢!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2分錢,讓我對此商家肅然起敬。因為它讓我觸摸到了如今在價格圍繞價值大波動的時代的一種久違了的真實與誠信。2分錢之差體現(xiàn)了商品的物有所值原則,讓我們想起那句古老的俗語:一分錢一分貨。
2分錢它更讓我回憶起那些以“分”計價的細細碎碎的日子,讓我找回一種溫柔的情節(jié)與懷念。2分錢可能是灶臺上的一盒火柴,可能是一枚锃亮的鐵釘,可能是母親頭上一支黑色的鋼絲頭夾,也可能是弟弟手中一粒五彩斑斕的花琉琉,更可能是我文具盒中的一支麻桿鉛筆,更重要的是2分錢是一顆顆味道甜美“治”好了妹妹腿病的五彩橘子瓣糖果。
妹妹7歲那年得了一場病。兩條腿上鼓起了大大小小的膿皰。晚上,那腿根處的幾個大膿皰又紅又腫,害得妹妹發(fā)燒,小臉蛋燒得像火炭。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是一種毒,叫“小骨結核”。由于付不起住院費,于是母親只好開了藥按照醫(yī)生的叮囑回家來敷。每次母親敷藥都要用火燒過的大針,剝破那些膿皰,用棉球擠出膿液,再敷藥。每當這時,妹妹總是既怕又痛地“哇哇”大哭。我也會在一旁心疼地陪著落淚。這天,又該敷藥了,妹妹死活不讓,母親怎么哄也不行,急得滿頭是汗。望著憔悴的母親和痛苦的妹妹,我心中非常難過。于是我對妹妹說:“妹,只要你肯上藥,你要吃啥,姐就給你買啥?!泵妹昧⒓茨艘幌履樕系臏I珠,眨著那黑水銀似的眸子說:“真的嗎?說話算數(shù)?”我說算數(shù),但你必須聽話。妹妹點頭說:“我聽話,我想每天吃一塊橘子瓣糖?!币惶衢僮影晏?,我都禁不住咽口水。那些晶瑩剔透的五色糖果就在供銷社的柜臺里。每次與妹妹去買文具,妹妹都要面對它們垂涎良久。
看著妹妹的可憐樣,有時我會少買一支麻桿鉛筆,省下2分錢,給她買一顆解解饞。但那無異于杯水車薪,怎么可能滿足她那溝壑般的欲望呢?雖然每顆2分錢,但每天一顆,對當時只有10歲的我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啊。但為了妹妹的病能早一些好,為了早日找回家中往日的歡樂,我還是咬牙答應了。
為了實現(xiàn)我的承諾,我?guī)缀醭闪恕皾娏粝=稹?。上學的路上,玩耍的場院,高大的垃圾堆,我的雙眼不住地逡巡。一塊馬蹄鐵,一段爛繩頭,一支牙膏皮,一只膠鞋底,甚至是一塊干牛糞,我都撿起。因為當時學校讓學生完成20筐的積肥任務,把它賣給懶惰的同學,一筐要賣一角錢哩。我撿啊撿,賣破爛的錢,讓我保證每次妹妹敷藥時都能吃上那甜甜的橘子瓣糖。至今我還記得妹妹吃糖時的那種陶醉與滿足。就這樣,當妹妹吃到第52顆糖的時候,她的雙腿又恢復了以前的光潔與健康。又能像小鹿一樣輕盈地奔跑,又能與我們一起踢毽子,跳房子了。
2分錢,只2分錢,就稀釋了妹妹的痛苦,買回了妹妹的快樂與康復,也買到一份親情的美好!真的,我喜歡1.38元/斤的標價。
或許有人會說:“別傻了,那是商家‘刁買人心’的小伎倆,小把戲?!钡揖拖矚g這樣的小伎倆小把戲,因為它體現(xiàn)了一種人性本善的情懷。2分錢的折讓,買到一份像我這樣qw也許還有更多的顧客的信任這多美好。有時候,我在想,美好的不分大小,不論多少,不在貴賤,購買美好也許不必付出太多,有時真的只需2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