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通過從國產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主題內涵、民族特色、人物形象的藝術特色、場景設計和意境營造的藝術特色五個方面進行分析, 希望對過去中國優(yōu)秀動畫片有較透徹深入的了解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并吸取經驗,并與當前中國動畫的創(chuàng)作結合,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中國原創(chuàng)動畫。
[關鍵詞] 中國動畫大鬧天宮動畫片 色彩民族風格
前 言
廣電總局2004年的統(tǒng)計表明,200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59家省級、副省級和省會城市電視臺,設有動畫欄目164個,每周播出動畫片近3.4萬分鐘。目前中國動畫的潛在需求量高達28萬分鐘,而每年實際動畫產量僅有3萬分鐘,供需缺口拉到了25萬分鐘。專業(yè)人才在不斷培養(yǎng),市場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中國動畫產業(yè)面臨著大好的發(fā)展機遇。有市場就會有競爭,特別是與美日兩個動畫大國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我們要在這場激戰(zhàn)中獲勝,首先我們就應在動畫領域中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綜觀中國動畫業(yè)的發(fā)展歷史,中國動畫作為世界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閃耀著它的光輝,我們在借鑒國內外動畫成功經驗的同時,要堅持并創(chuàng)新動畫片的民族風格,加快動畫片現(xiàn)代化的市場進程,是國產動畫片重新找回自信的根本所在。
1.中國動畫藝術發(fā)展簡述
當三萬年前一位住在西班牙北部洞穴里的藝術家給自己所畫的野豬另外加上四條腿時,可以說人類開始了最早的動畫制作的嘗試(見圖1—1)。到了公元二千年前時,從埃及的壁畫上(見圖1-2)更可以體會到人類試圖由靜畫到動畫的強烈欲望……
1,1早期中國動畫的發(fā)展
動畫藝術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從動畫誕生以來,各國的動畫交流就十分廣泛。中國動畫作為世界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閃耀著它的光輝。中國動畫片的發(fā)展經歷了近80年時間,其間,產生了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優(yōu)秀作品。1926年由萬氏兄弟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動畫短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的序幕。隨后他們于1941年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國內外曾引起廣泛影響,打響了中國動畫片對外輸出的第一炮,并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市場做了很好的鋪墊。40~_70年代可以說是國產動畫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動畫注重寫實,大量改編了在中國影響深遠的童話故事,并采用了皮影、剪紙(例如1958年的《豬八戒吃西瓜》、1959年的《漁童》等)、水墨畫(例如1961年的《小蝌蚪找媽媽》、1963年的《牧笛》等)以及木偶戲(例如1955年的《神筆》、1958年《火焰山》等)等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形式來拍攝動畫片,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從70年代起到80年代,中國一共拍攝了一百多部動畫影片,在內容題材、藝術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如攝制于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中國動畫史上的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這部被譽為“色彩鮮艷、風格雅致,想象豐富”的作品,在國外深受歡迎,它以濃重壯美的表現(xiàn)形式,再一次煥發(fā)出民族風格的光彩:而榮獲國內外獎項最多的動畫片之一的《三個和尚》,篇幅雖短,但寓意深刻,也是一部精彩的動畫作品。
1.2目前中國動畫的發(fā)展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嘗試,中國動畫的創(chuàng)作已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準。隨著改革開放以及美日等國外動畫的大量引入,中國動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中國動畫如何在廣闊的市場中打出一片天下,并使其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是動畫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因此我們急需探尋出一條適合中國動畫發(fā)展的道路,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階段,我們更應該提倡中國動畫片的本土化,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形象,不僅要搶占國內市場,還要在國際上樹立起中國動畫的大旗。
動畫片《大鬧天宮》作為中國動畫片的傳世經典之作,挖掘了多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綜合了古代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融入中國傳統(tǒng)戲曲精湛的表演藝術技巧,將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形象躍然銀幕,使動畫藝術完全達到一種審美的境界。國外評論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它完全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風格,是動畫片的真正杰作。
本文通過《大鬧天宮》這部動畫片進行多層面、多角度的分析,對過去中國優(yōu)秀動畫片有近一步更深刻透徹的了解,并從中進行歸納總結吸取寶貴經驗,希望能對自己將來創(chuàng)作中國特色的原創(chuàng)動畫片有所借鑒和幫助。
2、《大鬧天宮》的藝術風格
2.1作為文學形象的孫悟空所產生的影響
孫悟空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的重要形象,也是國外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中國文化傳入國外,或者說外國人來到中國,孫悟空是不可不提的,時至今日,北京前門那家劇院,京劇《孫悟空大戰(zhàn)十八羅漢,始終是保留劇目,每晚演給外國游客們看。昔日茶座酒樓的表演節(jié)目,如今亦登上高雅的劇院,程度不亞于時下流行的話劇。
2.2《大鬧天宮》的主題內涵
孫悟空是文學史上的藝術瑰寶《西游記》所塑造出的藝術典型,是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用豐富的想象、優(yōu)美的筆致描繪的一個奇特的神話人物。他智慧非凡,具有反抗壓迫、戰(zhàn)勝邪惡的戰(zhàn)斗精神。動畫片《大鬧天宮》則是對《西游記》的完美詮釋。動畫片《大鬧天宮》以神話形式反映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尖銳的矛盾;中突與斗爭,通過孫悟空鬧龍宮、反天庭的故事,體現(xiàn)出孫悟空為了擺脫壓迫,大膽地命運挑戰(zhàn):為了戰(zhàn)勝邪惡獲得自由,不畏強暴,敢于蔑視權威的無畏精神。
2.3《大鬧天宮》人物形象的藝術特色
動畫片《大鬧天宮》把握了原著的精髓,在其原有的文學形象上進行提煉和藝術加工,使得人物形象鮮明,場面氣勢宏偉,情節(jié)跌宕起伏,整部影片色彩華麗,具有獨特的藝術色彩。其中的人物設計借鑒了傳統(tǒng)的神佛造型和京劇臉譜,經過設計者的巧妙構思使其形象簡練傳神,色彩統(tǒng)一中有變化
2.3.1孫悟空的形象
《大鬧天宮》主要取材于《西游記》的前七回,歷時四年創(chuàng)作完成,繪制了近7萬幅畫作,但這并不是對中國古典文學或是神話傳說的機械性地蒼白復制,而是把濃烈的延綿了五千的歷史文化積淀融入到體的故事框架中,巧妙地把主角孫悟空塑造成為一個動物性、神性、人性三者相結合的動畫形象。它有著動物的外貌特征:尖嘴猴腮,毛臉雷公嘴,羅圈腿、拐子步、紅屁股,長尾巴,火眼金睛;還有著猴子的天性:靈活好動,爬樹攀枝,采花食果。但孫悟空又不是一般自然界的猴子,而是有著神奇變化和非凡本領的神猴,能夠騰云駕霧,點頭三千里,扭腰八百程。孫悟空又是一個人。在他身上體現(xiàn)著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質和思想感情。他大公無私、正直好義、積極樂觀、勇于反抗,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事業(yè)勇敢奮斗。他又有人的喜怒哀樂等社會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他秉性驕傲.爭強好勝,好出風頭,急躁;中動,愛捉弄人,做惡作劇等。
1.孫悟空的面貌造型
《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長著一雙銳利的金睛火眼,勾象形臉,尖嘴,翻鼻孔,一副活潑俏皮的猴子像。它是人化的猴子,其面貌形象的設計是在真猴的面部形象上借鑒了京劇臉譜設計而成的(見圖2-1)。通過設計者的精練簡化,把原本煩瑣的臉譜紋樣僅用了幾個色塊重新進行組合,使得孫悟空的面貌既有著京劇臉譜的視覺美感,又具有現(xiàn)代審美的簡潔風格。臉部色彩的運用同樣也參照了京劇臉譜的用色,
眼睛、面部是情緒、心理的窗戶,因此臉譜是觀眾的視覺中心,臉部中央用紅色勾畫成“心”形,或稱“倒栽桃”形,表示它忠勇耿直,是一個有血性的勇烈角色,原本用黑色勾畫的紋飾則改成金色的眼影和綠色的眉毛,使得孫悟空的眼睛更為傳神,面部色彩更為豐富并有對比,使得形象令人過目不忘,體現(xiàn)了設計者巧妙構思。
2.孫悟空的服飾及色彩的運用
在服飾方面,設計者也考慮地很周到,想必是為了避免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花了不少工夫給孫悟空設計了四套服裝,讓孫行者也做了一回服裝秀。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片中孫悟空的多套服裝配飾必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多數場合孫悟空都是它最愛的那身打扮,見圖2-2,身著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紅的褲子,足登黑靴,脖子上還圍著一條翠綠的圍巾,顯得神采奕奕,勇猛矯健。根據官職稱號的不同,又分別換上其余的三套服飾:出場時(見圖2-3)和封號齊天大圣時(見圖2-4)所穿的兩套服裝,精致華麗,頭飾上還插有兩根長翎子,從中可以看到不少京劇戲服的影子;當孫悟空被封為弼馬溫時(見圖2-5),則穿上了紅袍,戴上了紗帽,儼然一副他人臣子的模樣。但這三套服飾稍嫌煩瑣和樣式化,不能很好的突顯出孫悟空機靈敏捷、調皮好動的外貌性格特征,在打斗時也過于礙手礙腳,因此穿它們出場的機會并不多,但孫悟空也因有了這幾套服裝的潤色使得其形象造型更為豐富有趣。
作為主打服飾除了款式簡潔利落,其用色也很講究。其中黃色和紅色占了很大比例。黃色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統(tǒng)色,如舊時人們把宜于辦大事的日子稱為“黃道吉日”,但是它更代表權勢、威嚴,這是因為在古代的五方、五行、五色中,中央為土黃色。黃色象征中央政權、國土之義,所以黃色便為歷代封建帝王所專有,普通人是不能隨便使用“黃色”的,如“黃袍”是天子的“龍袍”,“黃鉞”是天子的儀仗,“黃榜”是天子的詔書,“黃馬褂”是清朝皇帝欽賜文武重臣的官服。在片中將孫悟空的衣服設計成黃色豈不是唐突了禁忌?相反,這恰是讓孫悟空的文學形象在片中得到了最好詮釋。孫悟空有著敢于蔑視一切傳統(tǒng)和權威的反抗精神。他為了取得武器武裝自己,鬧了龍宮;為了反抗天庭的壓迫,又鬧了天宮。這是孫悟空反抗壓迫的表現(xiàn),是向命運的大膽挑戰(zhàn)。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渴望自由、不畏強暴的戰(zhàn)斗精神得到集中表現(xiàn)。他不理會神的天國的任何威嚴和秩序,不承認下不反上的陳腐教條。他提出了“強者為尊”的思想,這與封建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形成對立。玉帝的一再鎮(zhèn)壓和欺騙并沒有使他馴服,反而激起他更強烈的反抗。他偷蟠桃、盜御酒、竊仙丹、敗天兵,“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最后還樹起“齊天大圣”的旗幟,欲與天齊名,與玉帝平等。可以說孫悟空衣飾中大量黃色的運用是恰倒好處的,很好的突出了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主題內涵。紅色是血和火的顏色,是中國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源于太陽,“赤,赫也。太陽之色也廠因為烈日如火,其色赤紅。紅色象征熱烈,象征自由,象征勇敢樂觀,代表正直、威嚴:紅色也象征浪漫,象征著吉祥、喜慶。如喜慶日子要掛大紅燈籠、貼紅對聯(lián)、紅福字;男娶女嫁時貼大紅“喜”字,把熱鬧、興旺叫做“紅火”;形容繁華、熱鬧的地方叫“紅塵”;它又象征革命和進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權叫“紅色政權”,最早的武裝叫“紅軍”,把政治上要求進步、業(yè)務上刻苦鉆研的人稱為“又紅又?!钡?;它也象征順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稱為“走紅”、“紅極一時”,得到上司寵信的叫“紅人”,分到合伙經營利潤口曠分紅”,給人發(fā)獎金口曠送紅包”等。紅色具有令人產生激動、熱烈的本性和感情力量,也許因為它是人的血液的顏色,火的顏色,在斗爭和革命的行動中被作為鼓舞斗志的標志色彩。孫悟空是一個“天產石猴”,他生來就勇敢、機智、大膽、樂觀,總是充滿生命力,戰(zhàn)斗力極其旺盛,為了擺脫階級壓迫的束縛,實現(xiàn)“絕對自由”理想,勇敢前進著。在服飾中運用紅色正是與孫悟空的性格特征的寫照。孫悟空的服飾大量運用了紅色和黃色,民間有種配色口訣“紅配黃,喜煞娘”,說的就是紅、黃兩色的搭配是典型的喜慶色,這也與孫悟空喜歡熱鬧,做事風風火火的性格不謀而合。在頸脖處圍著的綠色圍巾是孫悟空的服飾畫龍點睛的一筆,從顏色的象征意義來說綠色是一種充滿生機的顏色,象征著青春與活力,代表著俠義與正直,如人們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濟貧的人為“綠林好漢”,圍巾選用綠色既讓衣著的顏色具有對比,又與面部顏色相呼應,使得整體效果鮮艷、熱烈、輕松、明快,具有視覺美感,在強調對比的同時,又講求和諧與統(tǒng)一。
3、孫悟空的動作設計
優(yōu)秀的外形設計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動畫就是會動的畫,沒有動作那動畫就沒有存在的意義,通過相應的動作(全身或手勢的動作)的輔助,可以加強角色的感染力和視覺效果,能使角色得到全面的詮釋。片中孫悟空動作的設計吸收了京劇中的動作特征,具有很強的舞蹈性和表現(xiàn)性。動作的設計是與孫悟空的形象相結合匹配的,設計者用跑、蹦、竄、跳、撓癢等動作來展現(xiàn)它的“猴性”;用高難度、高速度、千變萬化的動作來體現(xiàn)它的“神性”;用對小猴的關心愛護、與天馬的親密無間、對下屬的和藹可親來表現(xiàn)它的“人性”。當孫悟空帶著花果山水簾洞隨意自由的氣息進到那貌似莊嚴實則昏暗腐朽的天宮,他與天帝神將之間的那種引人發(fā)笑的調皮動作,絕不會給人以無理取鬧的感覺,而是深刻地顯示了孫悟空的性格與天庭環(huán)境的矛盾。如在動畫片中孫悟空隨太白金星去見玉帝,太白金星回稟玉帝孫悟空已經來到,可是回頭卻找不到孫悟空,原來孫悟空并沒有把玉帝放在心上,跑去和那些站立在寶殿兩旁的天神元帥開玩笑去了。他時而扯扯那個人的衣盔,時而又動動那個人的兵器,弄得那些假裝正經的天神們哭笑不得(見圖2-10、圖2-11):又如玉帝封孫悟空為弼馬溫后,他穿上了紅袍,戴上了黑紗帽,搖來擺去十分得意,但舉止動作間又透露著些許滑稽(見圖2-8):他又把帽翅拔下來插在太白金星的頭上(見圖2-9);像這樣盡顯猴王本色的動作片斷還有許多,如孫悟空去東海龍宮索取武器,拔定海神針,和孫悟空見了玉帝拒不下跪,氣得李天王呲牙咧嘴,吹須瞪眼,而孫悟空卻是抱住雙手露出不屑一顧的模樣(見圖2-6)。在猴王與天兵天將的大戰(zhàn)中,靈巧自如、悠然自得的孫悟空把巨靈神(見圖2-7)和哪吒打得落花流水狼狽潰逃。這些動作情節(jié)的設計不僅表現(xiàn)了對天庭的尊嚴和秩序極大的嘲笑,也表現(xiàn)子對玉帝“恩賜”的絕妙諷刺,更生動地突出了這個具有人的性格、猴的機靈和神的威力的形象特征,達到了傳神、寫意的目的。
片中主角孫悟空從整個形象來看是十分惹人喜愛的,他的面貌、衣著、動作和性格也是和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相吻合的。孫悟空的外型和內在品質合二為一,孫悟空爽朗坦率,光明磊落,甚至有一種天真活潑的稚氣。
2.3.2反面人物的設計
除了主人公孫悟空以外,其他幾個反面人物的造型和動作設計也別具特色頗具匠心,寓褒貶于形象的刻畫之中。
1.玉帝
“在虛無縹緲的天空,云彩中有一片金闕銀鑾,其中一座金釘攢玉戶,彩鳳舞朱門的靈霄寶殿,它復道回廊、三檐四簇,殿中,有一個天國的最高主宰——玉皇大帝?!雹贋榱梭w現(xiàn)出人物至高無上的權威性,設計者分別從人物比例、鏡頭運用和服飾設計上都給予了考慮。在人物比例的設計上,玉帝的身型足是其他人物的4到5倍,通過身
型體積的懸殊起到了暗示玉帝位高權重的作用,使得設計意念能夠直觀的傳達給觀眾(見圖2-12)。再者,通過頻繁地對玉帝使用仰視的鏡頭來進一步強化其高高在上的形象,讓觀眾如身臨其境般的感受到至高無上權威的壓迫感和緊張感(見圖2-13)。在服裝設計方面,設計者借鑒了宋代帝王的服飾,加以變化,使得其不可一世君王造型更加鮮明。
玉帝的外貌形象被構思得極其巧妙,吸取了民間年畫中天神、文武門神、灶王等的形象特征。胖胖的臉龐,下垂的臉部弧線表現(xiàn)了人物松弛的肌肉,額頭的抬頭紋,傳達了人物的年齡特征。柳葉眉及五縷胡子呈對稱分布,使他的外表看起來很嚴肅、很祥和,但下垂的眼皮,修長的手指和蘭花指的手勢,以及左右臉上各有一塊脂粉塊,則令人一看便知他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無所用心之徒。他外表端莊、慈祥,但激動時眉梢的變化和斜眼看的眼神顯露了其兇惡的本性,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人物的偽善和奸詐的性格(見圖2—12)。
2.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的造型則是留著白色長須、圓錐形的體型和一雙三角眼,正是溫和長者的外表與諂媚、奸猾的狐貍品質的體現(xiàn)(見圖2—13)。遲緩的行動更顯得他老態(tài)龍鐘。他在玉帝前的鞍前馬后和謹小慎微(如當孫悟空打上靈宵寶殿,趕跑玉帝時,他還不忘幫玉帝引上寶座。)與在孫悟空面前的滿口假話、假仁假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兩次去花果山招安孫悟空的行為和談活時的語氣、神情,則活靈活現(xiàn)地揭示了這個人物心懷叵測、狡猾奸詐的丑惡本質。
3.哪吒
自稱太子的哪吒,蠻橫無理,仗勢欺人,形象很有特點。他雖然生得一張娃娃臉,但配上兩只倒豎三角眼,眼帶邪氣,短立眉毛,腰系紅肚兜,背掛乾坤圈,腳踏風火輪,寥寥幾筆就把人物的驕橫、暴戾勾勒出來了(見圖2—14)。
其他還有老奸巨滑言而無信的龍王、官氣十足的馬天君和外強中干的巨靈神等都在形體相貌中寓性格于臉譜之中,在造型刻畫上都是非常成功的。
2.4動畫片《大鬧天宮》的民族特色
動畫片《大鬧天宮腥一部民族風格鮮明的杰作。1983年在法國公映時《世界報》介紹說:飛大鬧天宮壞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耐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藝術所做不到的,即是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風格?!睗庵?、華美的格凋充分體現(xiàn)出《大鬧天宮》的民族風格,就像中國民間的喜慶樂曲一樣,給人以歡快和喜慶的感覺。其中宏偉的場面、絢麗的色彩等等,都給以觀眾一種強烈的的美感,這種美感主要表現(xiàn)為道具的裝飾美和音樂的節(jié)奏美。
2.4.1道具的造型
《大鬧天宮》中的道具造型從我國三代銅器、漢代畫像石、六朝造像,以及民間皮影、玩具等多方面汲取營養(yǎng),融會貫通,化而用之:進而通過夸張想象突破它,又創(chuàng)出自己的造型風格(見圖2—15)。正如設計者張光字所說:“不要做吸墨水紙,光吸而不化,學而不用,成無用矣?!比绻皇悄菢拥目鋸?、提煉和升華,只是采取一般的寫實手法,那就會把神奇的特色平凡化,虛構的想象現(xiàn)實化,從而導致?lián)p壞原著中特有的藝術魅力。正因為影片的道具造型有夸張有虛構,才會使作品奇特,新鮮.生趣盎然,給觀眾以一種美的、崇高的審美享受。
2.4.2音樂
動畫片是視聽結合的藝術。除了畫面效果,音樂也是作品表達思想一個重要載體。試想一下當畫面上出現(xiàn)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時,響起的是羅曼蒂克的音樂;出現(xiàn)歡快的場面時響起的則是傷感的音樂,想來受眾也無心再欣賞影片,只能當成是一場鬧劇。所以音樂在影片中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美術片的音樂在影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強調畫面動作和解釋畫面內容的作用,與畫面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美術片音樂富有節(jié)奏感(打斗場面)、色彩性(褒貶)、幻想性(與觀眾的心理相結合)和喜劇性。《大鬧天宮》莊音樂上主要采用了具有民族色彩的戲曲音樂,有吹打樂和清鑼鼓兩種形式。“清鑼鼓即純粹以鑼鼓等打擊樂合奏的音樂,通常是在鼓、小鑼、鈸和大鑼四種樂器的基礎上再加以擴充,并根據演奏的力度輕重(重擊、輕擊)、位置的不同(鼓邊、鼓心、鼓幫、鼓槌、鑼邊、鑼心)、敲擊的方式(滾擊、悶擊、側擊)等產生出不同的音色和效果,再加上不同樂器音色的組合,單一和多種打擊樂器不同節(jié)奏的組合,以及打擊樂器具有的相對音高,和一些定音的打擊樂器的使用,使清鑼鼓樂具有音色、節(jié)奏和音高變化的豐富性,因此清鑼鼓樂既可表現(xiàn)出熱烈紅火的氣氛,制造強烈的戲劇效果,也可以表現(xiàn)輕松活躍的情緒,”②這些在《大鬧天宮》中都有所體現(xiàn),例如孫悟空給猴兒們演練大刀、與馬天君、二郎神以及天兵天將的打斗場面等,清鑼鼓一般多用于打斗場面,將鑼鼓點同人物動作和鏡頭銜接起來,轉換得相得益彰,又使人物動作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有起有伏,渾然成體,民族風味十分濃郁。吹打樂則多用與情節(jié)發(fā)展較為緩和的部分,“是由打擊樂與管弦樂相重疊的樂曲,可分為“粗吹鑼鼓”和“細吹鑼鼓”兩類。粗吹鑼鼓聲勢浩大,雄壯熱烈,多用大鑼鼓和嗩吶、管、長尖等樂器,’③例如一開始猴兒們操練的場景等;細吹鑼鼓常用竹管主吹,以大鑼鼓相配合,例如孫悟空與小猴們的嬉戲場面,顯得活潑有趣。
《大鬧天宮》的配樂是非常出色的,不僅采用的方式和樂器多種多樣,而且能夠很準確的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相融合,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其心理和情感也隨著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而牽動變化著。
2.5動畫片《大鬧天宮》的場景設計和意境營造
動畫片《大鬧天宮膿背景設計的運用方面也有著卓而不群的創(chuàng)新。在場景的處理上,背景、氣氛為開展人物性格服務,背景的風格與人物的性格相統(tǒng)一。
2.5.1場景的隱喻
場景的隱喻就是通過視覺來傳達一種潛移默化的象征意義和比喻,并通過造型的特點起到深化主題內涵的作用。例如,在表現(xiàn)天庭時,云霧朦朧,灰暗陰沉,看起來虛無縹緲、外強中干,雖然建筑豪華富麗,但死氣沉沉,有陰森壓人的感覺(見圖2-16)。這就能使觀眾產生一種如在監(jiān)獄般的壓抑封閉的感覺,創(chuàng)作者想通過場景暗示出的封建思想和制度對人民的壓迫和禁錮,是典型的場景隱喻功能的體現(xiàn)。
2.5.2角色個性的刻畫
“場景刻畫應從角色個性出發(fā),確定場景的特征,運用各種造型元素和手段,形成場景形象,直接的、正面的表露性格、突出個性。然后,在比較和對比中找到區(qū)別和差異,從而形成鮮明的個性特征,強化突出所表現(xiàn)的內容?!雹芾缯娼巧珜O悟空出場環(huán)境,花果山是歡樂明朗,是仙境也是樂園,給人以生機勃勃,賞心悅目的感覺(見圖2-18)。而反面角色龍王出場的深海龍宮則寒冷陰深,機關四伏(見圖2-17)。兩者的對比是非常鮮明的。因而從這個例子我們可看出,場景的色彩、光影等元素和手段對角色個性的烘托起了不小的作用。
2.5.3場景的風格
《大鬧天宮》的場景吸收了民間藝術造型,并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不僅有裝飾味,而且不同于一般的人間的東西,造型簡練中有變化,色彩統(tǒng)一中求豐富,構成了一幅神話般的浪漫氣氛。在景物處理上,采用虛實相結合的設計,鮮明地突出了神話中的幻境,使整個影片畫面妙趣橫生。如孫悟空去“弼馬監(jiān)”上任和后來闖進蟠桃園,對沿途景物的描寫,其巧妙之處在于不是過多地介紹天宮的華美實物,而是通過運用畫面的虛實變化,時而云彩游移,時而玉橋翠欄時隱時現(xiàn)(見圖2-19、圖2-20)。尤其是對云彩變幻的處理(見圖2-21),多采用虛的渲染,這樣既有助于奇異幻景的表現(xiàn),又能突顯出人物和宮殿,虛實相映,更加強了畫面的縱深與立體感。 在神話題材的動畫片中,意境的創(chuàng)造不僅能增添神話傳奇的色彩,而且能達到“境能奪人”的效果。動畫片以多樣的畫面、瑰麗鮮艷的色彩和獨特的電影手法,給我們創(chuàng)造出一片變幻神奇的神話意境。影片中有鳥瞰,有仰視,有大場面,也有局部特寫,有動有靜,有虛有實,有明有暗。像孫悟空縱身海底,鉆人碧波深淵,敏捷、優(yōu)美;又像刀槍揮舞起來,頃刻間只見金光不見人影,成為一片風雨難透的刀光劍影。影片中層現(xiàn)出奇花異果、巨瀑飛流的花果山圣境(見圖2-22);反映出晶瑩陰冷的碧海龍宮和煙霧繚繞等級森嚴的天上世界:表現(xiàn)出山搖地動、云擾天驚的神仙戰(zhàn)場。所有的這些.幾乎看不到相互雷同的鏡頭。影片始終讓觀眾沉浸在這種千變萬化光怪陸離的神話氣氛中,融入妙不可言的神幻意境,從而也倍增它的藝術魅力。
3、中國動畫片取得的成就
在迪斯尼拍出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不久,1941年9月萬氏兄弟就在上海成功推出了當時亞洲第一長動畫片《鐵扇公主》。該片不僅受到國人的歡迎,而且還轟動了南洋和日本。雖然在造型風格和動作表演等方面有著迪斯尼的痕跡,但取材于中國神話故事的《鐵扇公主》打破了美國卡通在中國影院的壟斷局面,開創(chuàng)了中國自己攝制動畫長片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是國產動畫片兩個閃光的時代。在1985年以前,國產動畫在國際上已經贏得了不可低估的聲譽——包擻大鬧天宮》、《牧笛》、《哪吒鬧?!贰ⅰ度齻€和尚》、《鹿鈴》和《鷸蚌相爭》在內的29部動畫片曾44次獲得倫敦電影節(jié)、戛納電影節(jié)、西柏林電影節(jié)、莫斯科電影節(jié)以及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等多項獎項。《大鬧天宮》曾獲得第十三屆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短片特別獎;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年度杰出電影: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委員會一等獎;第四屆厄瓜多爾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三等獎:第一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這些動畫片獲得好評的主要原因是它們堅持不懈地追求中國自己的民族特色,使作品充滿了鮮明的中國氣派和獨特的民族風格。
結論:中國動畫的民族化
長期以來,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人們總是認為是陳舊的,是不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的,有些人認為對動畫相關軟件的熟練操作才是走在時代前沿的,這種普遍存在的觀點是不全面的。軟件的運用在動畫創(chuàng)作中只起到輔助工具的作用,動畫的質量最終還是要取決于作者的構思。創(chuàng)作的構思和靈感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來自平時對各方面知識的積淀,并通過進一步的加工和提煉,結合現(xiàn)代科技手段,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動畫片。
然而,僅是如此還是不夠的,論技術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的實力也是非常強的,但中國動畫始終很難在各國動畫片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還沒全面樹立起自己的民族特色。要樹立起我國動畫的民族特色,最為主要的途徑就是從民族文化中探詢中國動畫的藝術風格。從《大鬧天宮》的成功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動畫借鑒傳統(tǒng)造型形象具很多有利條件,幾千年形成的中國本土藝術語言充分,有著渾厚的受眾群體。
中國的動畫產業(yè)應該從本民族的文化中挖掘自己獨有的魅力元素,塑造新時代的藝術形象。在借鑒本國動畫成功經驗的同時,堅持并創(chuàng)新動畫片的民族風格,加快動畫片的發(fā)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 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