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很多地方愛爭第一,即便不是第一,也要想法吹成“第一”。比如,有的地方經(jīng)濟蕭條,就說節(jié)約用電第一;有的地方碌碌無為、無所事事,就說安全無事故第一;有的地方環(huán)境污染嚴重、直接影響群眾生育,就說計劃生育第一;有的地方挖了填、填了挖,重復(fù)建設(shè),卻能炮制出GDP增量第一……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虛心看待自己,就會找到差距;虛榮看待自己,就會找到“第一”。一個人、一個單位、一個地方,要標榜“老子天下第一”,只要厚著臉皮敢吹,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問題是,這樣的“第一”,除了勞民傷財,究竟有什么意義?
蛤蟆沒有必要吹嘴,蜈蚣沒有必要夸腿,泰山不是堆的,火車不是推的。只要心思是周正的,只要成績是實在的,那么,得“第一”固然可喜,不得“第一”同樣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