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橘子
■宇宙
林是我從小穿開襠褲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供職于一家老牌國有大型建筑設計施工企業(yè)。這幾天,他特郁悶。
他說,自打他參加工作那天起,就給自己定下目標,要爭取做一個“最好的橘子”。原來,他不知在哪兒看到一句話,說的是“也許我不能成為人人都喜歡的橘子,但一定要盡力做最好的橘子”,于是他奉為至理名言,并全心全意努力地去實踐它。
八年過去了,林現(xiàn)在已經是他所在部門的骨干。他們那個部門共有29人,但他一年完成的產值占全部門年產值的80%。上級領導從來不必擔心他完成任務的能力,同事們也對他有口皆碑。
上個月,上級領導部門決定在他所在部門提拔一個人擔任那個部門空缺多時的負責人。林與部門里另外三個人一起參加了競選。林躊躇滿志,志在必得。他認為自己的條件是最優(yōu)的,起碼在參選的四人當中是“最好的橘子”吧。
但真是造化弄人。結果是,另一名雖然平庸但已參加工作20年的人競選成功。領導的解釋是,年輕人水平雖然高,但經驗不足。再說要照顧一下年紀大的同志,搞好平衡。
“我終于明白了,”已經聯(lián)系好另一家單位準備跳槽的林說,“最好的橘子雖然不必追求人人都喜歡,但擁有最好橘子的人如果只喜歡吃白薯,那么即使是最好的橘子,最終也只有爛掉一個結果。我可不想當爛橘子。”
誰拉你走向平庸
■馬德
有這樣一個實驗:一位長跑運動員參加一個五人小組的比賽,賽前教練對他說,據(jù)我了解,其它四人的實力并不如你,于是,這名運動員輕松的跑了第一名。后來教練又讓他參加了一個十人小組比賽,教練把平時其它人的成績拿給他看,他發(fā)現(xiàn)別人的成績并不如自己,他又輕松跑了第一名,再后來,這個運動員又參加了二十人小組比賽,教練說,你只要戰(zhàn)勝其中的一個人,你就能取得勝利,結果,比賽中他緊跟著教練說的那個運動員,并在最后沖刺時,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來,換了一個地方,賽前,關于其他運動員的情況,教練并沒和他溝通過,在五人小組的比賽中,他勉強拿了第一名,后來十人小組的比賽中他滑到了第二名,二十人的比賽中,他僅僅拿了第五名。
而實際的情況是,這次各個組的其他參賽運動員同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生活中,不會永遠有人告訴我們,競爭對手的實力和能力。于是面對著周圍越來越多的人,我們開始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妄自菲薄,主動的把自己“安排”到一個較低的位置上。這也許是前進的路上,許多人都要走的一條路。
我們原本是優(yōu)秀的。只不過,是我們缺乏自信心,一步一步把我們從優(yōu)秀的高位上拉下來,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自甘平庸,是人生的一場災難,也的人生的悲劇。只是,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導演了這場災難和悲劇。
破碎的陶罐
■沈湘
從前,有兩位住在鄉(xiāng)下的陶瓷藝人,一位叫吉姆,另一位叫修斯。他們聽說城里人喜歡用陶罐,于是便決定將自己燒制的最好的陶罐賣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經過10多年的反復實驗,他們終于燒出了他們認為最好的陶罐。他們幻想著,全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人馬上就能用上他們的陶罐,而他們因此也能過上富裕的生活時,他們便幸福不已。于是他們雇了一艘輪船,準備將所有陶罐都運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
沒想到,輪船中途遇到了強烈的風暴,等風暴過去后,輪船靠岸,陶罐卻全部成了碎片。他們的富翁夢也隨著陶罐一起破碎了。
吉姆提議,先去酒店住上一晚,來一趟城里不容易,不如休息一晚后,明天再在城里四處走走,好好見識見識。而修斯則捶胸頓足的痛哭了一場后,問吉姆:“你還有心情去城里游玩,難道你就不心疼我們辛辛苦苦燒出來的那些陶罐了?”吉姆心平氣和的說:“我們失去了那些陶罐,本來就夠不幸的了,現(xiàn)在,如果我們還因此而不快樂,那不是更加不幸?”
修斯覺得吉姆的話有道理,于是跟著吉姆去城里好好地玩了幾天,他們意外發(fā)現(xiàn)城里人用裝飾墻面的東西很像他們燒制的陶罐的材料,于是,他們索性將那些陶罐的碎片全部砸碎,做成馬賽克出售城里的建筑工地,結果他們不但沒有因為陶罐的破碎而虧本,反而因為出售馬賽克而大賺了一筆。
機遇總是像一調皮的孩子,在曲折的人生路的某個叉道口,與你玩著捉迷藏的游戲,此時,良好的心態(tài)便是決定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