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05年第10期《北京文學》(精彩閱讀)到手時,我忽然被一股清新的風吹醒了,這與其他報刊不一樣。以前看書看報總是先看標題,再看內(nèi)容,這次不同,首當其沖是看封面。著名作家浩然的畫面讓人捧腹,大頭小身,可見畫家的幽默。還有幾個小標題:清新感、現(xiàn)實感、大眾性、可讀性,加上欄目的好看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等,都有數(shù)不清說不盡的看法,甚至一個小小的投稿標志都有著可貴的精神之所在,由此可見編輯們的誠心誠意,可以說編輯們是上了心下了功夫的。尤其是里面的幾篇作品更是讓人讀后感強烈,比如描寫《浩然的蒼生》《做個平民有多難》《高考殤》等,都給人清新感受。除此之外,熱線一欄也是讓人讀后感強,幾個讀者喜歡的著名作家能夠在此方寸之地說幾句,交代一些真實看法這也是讀者希望的。在我看來,一個報刊想給讀者什么信息,與編輯部有極大關(guān)系,像《請您向當代文壇進言》以及針對性點評,都有編輯的良苦用心和汗馬功勞,這樣的報刊才能受到讀者歡迎。其實對于報刊市場我是了解情況的,《小小說選刊》就是報刊市場中的佼佼者,為此我經(jīng)常感嘆現(xiàn)在的文壇報刊辦得不怎么樣了,有的簡直沒法細讀。如今看到《北京文學》(精彩閱讀)辦成這樣,實在是超出我的想像。我想,用不了幾年光景,這本雜志還會成倍增長,問題是怎么辦?為此我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如果把此雜志分成上半月和下半月,將價錢分成兩半,也就是說減低價錢擴大容量,讓一個雜志變成兩個雜志,一刊二辦或一刊三辦肯定會有大批讀者喜歡,乘著在北京這股東風發(fā)行量可能是以前的兩三倍,不知貴刊的編者們敢不敢這樣做。然而不管怎么樣,看到這本清新的雜志,不僅讓我看到了文壇的希望,也讓我想起了從前的歲月。30年前我在北京當兵時就讀過《北京文學》,那時的這本雜志就在我心里有了分量,時至今天讀起來依然有一種親切感,這也是我拿起筆來寫出自己讀后感的主要原因。我是一個業(yè)余作家,曾經(jīng)寫出過數(shù)百萬字作品,讀過的報刊數(shù)不清了,然而讀《北京文學》(精彩閱讀)讓我產(chǎn)生了清新的感受,提筆寫出幾句心里話,算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讀者來信吧。
112300遼寧省開原市市政管理處喬秀梅轉(zhuǎn) 曹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