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走進大街小巷、城鎮(zhèn)鄉(xiāng)村,一股濃郁的月餅芳香撲面而來。與此同時,寓意著團圓的情意也在人們心里流動,精明的商家將月餅作為中秋的主導食品,炒得沸沸揚揚,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其實,月餅,過去是一種蒸食,是人們在賞月時吃的一種主食,與現(xiàn)代的月餅不大相同。在朗誦大詩人蘇東坡“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之名句時,在品味各式各樣的月餅時,還需要美味佳肴輔助,才能體現(xiàn)團圓主題。
中秋,是古代“ 秋報”,即祭土地神的日子,人們要備好牲禮、月餅、米粉芋等,感謝土地神的保佑;而到秦漢之后,中秋節(jié)才主要是祭月之日,如北京的月壇就是皇帝祭月的場所。一般的程序是,在院子中擺上香案,上面放香爐、燭臺,點燃燭香,用水果、月餅敬奉月神,儀式結束后,一起喝團圓酒、吃團圓飯、吃團圓餅(月餅),其意更廣,其樂無窮。因此,作為中秋的吃來說,除了月餅是主角外,還有許多美味佳肴,不可忽視。從傳統(tǒng)的食品看,有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特別是菜肴“米粉炒芋頭”,不可缺少,因為民間有“吃米粉芋,有好活路”之說;至于祭月用的牲禮,如雞、魚、鴨、肉之類,全部在儀式結束后,制作成“菜碗”,再供人們食用。
中秋, 作為傳統(tǒng)佳節(jié),除了吃月餅外,對團圓餐也要精心安排。因為,在中秋節(jié)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餐,才是人間美好情感的宣泄。這餐團圓飯的價值,可以同我國春節(jié)的團圓飯相提并論,千金難買。的確,在中秋節(jié),將人生的思念與感傷,將夢中的分離與情愫,融入月光之中,體驗在月餅的香甜與團圓餐的美味之中,才是充盈溫情與暖意的真正意義上的中秋。
中秋的美味佳肴同民族、食俗、地域、文化等多種因素有關,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需要去挖掘升華與發(fā)揚光大。我不禁想起了曾經(jīng)在川西一農家吃過的中秋家宴“合家團圓”席,切合時令,鄉(xiāng)土氣息濃郁,菜肴樸素,制作精細,體現(xiàn)了一種自然之美,令人難忘?,F(xiàn)錄如下,想必對餐飲業(yè)同行有所啟發(fā)。
合家團圓中秋席
冷菜:油酥花生、五香肉干、素拌三絲、麻辣雞絲。
熱菜:鹵拼全家福、四喜肉丸、五彩蝦仁、帶絲全鴨、清蒸桂魚、板栗蒸雞、香辣河蟹、紅燒排骨、魚香肉絲、蘿卜連鍋湯。
點心:豆沙月餅、蓮蓉月餅。
小吃:醪糟雞蛋湯(每人一碗)。
水果:梨子、蘋果、西瓜各適量。
配食:老蔭茶、瓜子、核桃、帶殼花生、糖果、飲料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