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生活秀》再現(xiàn)了小人物們的鮮活面孔,也讓人們想起了池莉,想起了陶紅,想起了武漢的夜宵小攤和那誘人的鴨脖子。
但,畢竟這是我們周遭人物的寫真,我們可以很從容地在現(xiàn)實中找到“他們”——對應(yīng)的原形。一些國寶秀、功夫秀、奢侈秀、博客秀……也讓大家過足了眼癮。而今,不少歷史巨作紛紛被搬上大眾熒幕,也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人物的關(guān)注。
名門旺族、豪門顯貴在歷史的卷軸里永遠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曾經(jīng)浴血疆場,或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們曾經(jīng)顯赫一時,或者慷慨激昂,指點江山,輝煌的形象如烙印在人們記憶中揮之不去。那么,這些見證歷史變遷的人們出色地完成了歷史的使命后,他們的后人是否依然在風口浪尖上引領(lǐng)潮流?名門的光環(huán)是否在這一代頭上燦爛不減,或者懷著一顆自然的心與世無爭地生活著,還是……
先輩的血液在他們身上延續(xù),“優(yōu)秀”這個遺傳基因?qū)⑺麄兙o密相連。也許他們并沒有他們的先輩那么為人所熟知,甚至你都無法將他們與其家族聯(lián)系起來;也許他們的生活并不像他們的先輩那么充滿神秘和朦朧;也許某天你能在商場里遇見一個和你相仿的人在購物,而他或者她正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名門后裔。
或是跌宕起伏,或是一帆風順,或是隱居世外,我們和他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一同見證歷史的巨變。
他們,就在我們身邊……
01
洪晃:
我就是一四處找樂的人
外祖父是著名的民主人士章士釗
母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女外交官章含之
繼父是前外交部長喬冠華
前夫是導演陳凱歌
只不過現(xiàn)在的她
越來越有本事讓人喜歡
只是因為她是洪晃
“人家都要說,你媽是誰誰誰,你的光環(huán)是什么,你的前夫是誰,你的光環(huán)是什么。你覺得我腦袋上有光環(huán)嗎?我沒覺得!我沒犄角,我也沒光環(huán),我就是一正常人!”
洪晃的激動是可以理解的,對于家里出了兩代名人的洪晃來說,她比任何人更需要名,她說自己這些年來其實都在證明自己沒給媽媽丟臉。而這個證明自己的過程,因為她的要強更加艱辛。
洪晃并不需要為了生存去工作,優(yōu)秀的教育背景讓她能輕松選擇工作她也做到了在80年代拿著7000美金的月薪。
但貿(mào)易這一行的單調(diào)重復(fù)顯然不是洪晃能夠忍受的,盡管她的媽媽已經(jīng)習慣了朋友們的孩子都是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個性反叛但依然孝順的洪晃如何說服傳統(tǒng)的母親,是個難題。也許是從小獨自在美國求學培養(yǎng)的個性讓她來了個先斬后奏。
從跨國公司辭了職的洪晃,這時候瞄上的是雜志出版。為了能夠完全憑自己的力量而不依賴母親的影響,她甚至輕描淡寫地告訴她媽媽,自己就是一個拉廣告的。此時是1998年。洪晃作為投資人之一,參與了一本名為《I LOOK》時尚雜志的日常管理。
而在八年后的今天,當年自詡為廣告業(yè)務(wù)員的洪晃,經(jīng)歷過給上海街頭的報攤主兒塞煙之類的尷尬后,也漸漸地玩得風生水起。
《I look》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主流的時尚消費類雜志,洪晃的媽媽也通過朋友之口知道了自己的女兒如今在出版界做得不錯。當然,洪晃也不會閑著,把她媽媽也拉進《無窮動》一起過了把電影癮。當然,這又一次讓她成為話題,觀眾都在猜這位姐兒當年是怎么和“饅頭”的制造者陳凱歌結(jié)合在了一起的。
不過,今天的洪晃似乎一切都不以為意,活得更加毫無忌憚。在她自己的博客上,歡喜誰就直說,看她最新的文章標題就是《頂章子怡》。當然這還不算什么的,除了熱情而直接地請求博友買她的雜志之外,吸引眼球的標題更是讓不少人邊罵邊看:《睡多少男人算“值”》,《大女人與小女人》等。再看看后面的留言,罵的贊的拍磚的灌水的都少不了。
也許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是洪晃找樂的地盤兒,并且,人氣一直都很旺。
葉鶯是一個在各種環(huán)境中都能展現(xiàn)自己魅力的女性,人生處處都是她的舞臺。
作為記者,七八十年代的許多政治人物都成為她的筆下風云,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也曾在美國接受過她的采訪。作為一名精明干練的女外交官,她來到了八十年代初的廣州,當時那里只有日本和美國兩個總領(lǐng)事館,其中最活躍的是美國領(lǐng)事館,最活躍的商務(wù)外交官便是葉鶯。
1995年葉鶯被調(diào)到美國駐華使館任職,成為美國政府中第一位被任命為公使銜商務(wù)參贊的女性。作為一位女性獲得如此高的榮譽,葉鶯認為男人和女人是陰陽兩極不可分割,“佳人是花,才子是蝶;蝶戀花,花求蝶,這是干古不變的道理。只要男人、女人存在一天,這種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就不會改變?!睉{著自己的努力,從廣州歷經(jīng)香港、臺北,再到北京,在長達十五年的外交官生涯中,葉鶯見證了中國經(jīng)濟的整體崛起。
2002年底,葉鶯升任柯達全球副總裁,這是迄今為止華人女性在500強企業(yè)里擔任的最高職位。曾經(jīng)有一位年輕的男記者對其說過,如果他能夠早生幾年,葉鶯一定是他追求的對象。但葉鶯說:“我說如果我能夠早生一百年,喬治一伊士曼(柯達創(chuàng)始人)一定是我追求的對象?!?/p>
“我是不是(一個)不安于世的人?”從臺灣到新加坡到美國再到中國,從記者到外交官再到500強企業(yè)的副總裁,人生的每一出大戲都在風口浪尖、都惹人關(guān)注,不是每個女性都能有這樣的精彩。
用葉鶯的話來說就是,“變者,性也”。變,是世上萬事萬物永恒的本性。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求“變”是自然的,但是不求而變的“變”,是更自然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風從哪里來,但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從而可以在風中屹立,掌握自己的方向。
02
葉鶯:
從皇族后裔到色彩大師
作為清朝葉赫那拉氏的后裔
她渾身散發(fā)著一種特別的魅力
她努力成為一條溝通東西方文化的紐帶
她的名字叫葉鶯
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
INTERVIEW
(P:鳳凰生活Y:葉鶯)
P:從有著飛翔夢想的皇族后裔到現(xiàn)在
滿世界跑的全球副總裁,您怎么看待自己的經(jīng)歷?
Y:“我很幸運,有人曾說我‘扣上了時代的每一環(huán)’。最幸運的,是我生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前所未有的繁榮盛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良辰美景,是在幾乎近于廢墟的基礎(chǔ)上重新建立起來的。這一個大時代的過程,自始至終,我都親眼目睹、親身經(jīng)歷,何其幸哉!”
P:您認為品位跟家教出身有關(guān)嗎?您理解中的品位生活是什么樣的?
Y:“任何事,任何人,都離不開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兩個方面,品位亦然。出身也許很重要,但我更看重個人的后天;因為每個人先天的潛質(zhì)是要靠后天的修煉才能體現(xiàn)、完成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你,你的品位就是你的品位。在我看來,活得充實,既能專心埋頭工作也能專心享受生活,就是上品的人生?!?/p>
P:什么時候開始有“被歷史記住的人”的夢想,您希望自己被后人記住可能是因為哪個角色?
Y:“我從來沒有要成為‘被歷史記住的人’。佛經(jīng)里說,‘恒河沙數(shù)’;如果說歷史就是這條‘恒河’,我不過是恒河里微不足道的一顆小沙石罷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當我和這個世界作別時,能對自己說:‘我不虛此行’。至于歷史記不記得住,那只能留給歷史了?!?/p>
03
“事兒媽”李文
她17歲結(jié)婚,18歲離婚,留下一個半歲的女兒,38歲離開美國,獨自來到北京生活。在北京的3年里,她出了6本書,搬了5次家,投訴1000余次打贏了4場官司。現(xiàn)在,還有包括某物業(yè)公司6.2元物業(yè)管理費在6場官司等她開庭。
李文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女人。
李文是李敖的長女,但是她每次都拒絕這樣介紹她。
在許多人眼里,李文就是一個愛投訴、愛當原告、愛說人不對,弄得北京城滿城風雨的“事兒媽”。她好斗,這讓許多人恨,也讓許多人愛。愛她的人說:“你剛強、柔韌,雖然活得很累,但活得最真。”
哪天,如果你有機會到李文家做客,要當心三件事。
第一件,門鈴不要摁兩次,更不要大力拍門。因為她已經(jīng)在摁鈴旁邊用中英文標明。否則你一進門,她就會嬌嗔地朝你伸出兩根手指:兩次喲!
第二件,進門先不要落座請跟隨她觀賞一遍門廳的個人著作展示臺,擺滿Dior等香水的洗手間陳列了200多雙愛馬仕(Hermes)等鞋、十幾個限量版LV包、若干件Jil Sander衣服、還有江詩丹頓表在內(nèi)的衣物間。此外,就是擺滿了英文書、硬殼平面設(shè)計書、李敖大陸版臺灣版全集和500張原版DVD大碟的書房,以及房間里4處因為漏水發(fā)霉的現(xiàn)場,“我已經(jīng)起訴了他們”,李文邊走邊說。
第三件,要樂于坐在鋪了層紙的坐椅上,并作出享受狀。因為據(jù)說她出生在處女座的最后一天,靠近天秤座,有正義感,有潔癖。當然,你也將因此受到禮遇。她會奉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臺灣龍井茶,以及一盤來自臺灣的點心、糖果以及來自美國本土的柑橘,而她自己卻抱著一罐冰塊在大快朵頤。
李文現(xiàn)在的住所位于北京新使館區(qū)的嘉和麗園,葛優(yōu)、蔡國慶都住這樓里。房子首期由父親李敖“貢獻”,李文每月按時支付按揭。“爸爸上次來北京,只給了一萬美金,現(xiàn)在我打官司都是在用爸爸的錢。”
很少人會意識到,李文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英語教育學博士,她來北京是要推廣英語教育的。此外,她對時尚和文化的認識要遠遠超過她打官司的本領(lǐng)。
一日,李文讓我留意鳳凰衛(wèi)視的“鏗鏘三人行”。原來,她是要講述自己在酒吧觀看世界頂級DJ表演時被北京妞啤酒瓶“爆頭”的經(jīng)歷,這事我是早知道了的。我說:你常上鳳凰衛(wèi)視是不是沾了父親的光?她大為不悅:我很奇怪你為什么這么想,我李文是有個人品牌的呀。
誤讀李文,是李文的悲哀,更是我們的悲哀。
INTERVIEW
(P:鳳凰生活L:李文)
P:在同一些文明陋習的戰(zhàn)斗中,您似乎一直在孤軍奮戰(zhàn)。
L:“我自認倒霉,只要你不講風涼話就感謝你了。十幾年后,你們就會知道李文的好了?,F(xiàn)在,你雖然不能像李文一樣,但至少請你做到以下幾個態(tài)度:不要做講風涼話的人,不要悶氣,不要詛咒,不要空罵,不要認了,不要算了,不要逃?!?/p>
P:有人認為你是一個“愛打官司”、“好斗”的女人,您怎么看待這個觀點?
L:“第一我不是商人,沒有任何利益,我不會讓利益去驅(qū)使我的所為,這是我的可愛一面。我會用我的優(yōu)點和特點繼續(xù)斗下去。很多事情都有代價的,很無奈,但你必須一步步走下去,往好的方面想。我每天都看讀者的支持信,這是我精神上的強心劑?!?/p>
P:請您評價一下目前國內(nèi)的時尚消費。
L:“北京買奢侈品最好的地方在王府井飯店,但那里太吵,不想去。事實上,有的品牌并不真正歡迎暴發(fā)戶去買他們的東西,比如在國外,有品牌就不愿意賣東西給麥當娜,因為他們覺得她太俗氣,不符合自己的品牌形象?!?/p>
04
錢文忠:
把玩奢侈品
錢文忠,是無錫錢家的后人。
這個家族曾經(jīng)出過錢穆、錢鐘書等大師級人物。他現(xiàn)為復(fù)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是當今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精通梵文巴利文的學者之一,而且還是一位奢侈品收藏家。
教書育人,錢文忠把它當作自己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也是區(qū)別自己與他人的標準之一。師承季羨林先生、周一良先生、王永興先生等許多老一輩學者,錢文忠用最合適的方式在表達著自己的感恩之情。用良心去教書,一定說真話——自己真正理解、信奉的話。
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還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錢文忠和別的教授不一樣,他是帶著司機去上班的,并收藏了不少名表和名貴的雪茄。有些學界朋友覺得這很奢侈,“他們忘了一點,對我來說,買幾十萬元的一塊表、幾萬元的一支筆和買幾百元的一本書是沒有區(qū)別的。我只不過都需要,我也都喜歡,恰巧,我也都負擔得起。這就是我整個的態(tài)度”。錢文忠認同Daviddoff的理念:“用歡愉充實人生,用品質(zhì)圍繞自己,偶爾用純粹的奢華縱容自己,這就是美好生活的化身?!蓖瑯?,這也是他對待奢侈品的態(tài)度。
作為無錫錢家的后人,錢文忠覺得家族觀念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家教。這種潛移默化首先表現(xiàn)在,你擁有的東西是一種高品質(zhì)的東西。第二,這些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奢侈品。這種態(tài)度是暴發(fā)戶學不來的。
05
梁從誡:
自然之友,竟用廢紙印名片
梁啟超之孫、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之子,這個與生俱來的光環(huán)讓梁從誡引來無數(shù)羨慕的眼光。但是見過他的名片的人都會“過目不忘”——用一張廢紙印刷而成。廢紙的背面印著幾行字:梁從誡——自然之友會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歷史學教授。
“名人之后沒有帶給我光環(huán)!”文革中,梁從誡甚至還被人批斗喊作“中國最大的?;逝傻膶O子”。其父梁思成是在去世后才因生前所著《中國建筑史》聲名鵲起,而母親林徽音的名氣恐怕更多是來自于那部《人間四月天》。想到這里,梁老的語氣里略帶了一絲絲傷感。
朋友眼中的梁從誡是個絕對環(huán)保主義者?!八綍r生活非常節(jié)儉,每天騎自行車東奔西走,收集洗過衣服的水沖馬桶,出去吃飯總是自帶筷子,再熱也不用空調(diào)”。和祖父梁啟超、父親梁思成、母親林徽因一樣,梁從誡的理想也讓他面對著艱難和孤獨的人生道路。他最希望的是:看到一個綠色中國。
原本是個歷史學家的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由一個歷史學家一變而為‘自然之友’?!拔耶敃r從出版社辭職,既沒有退休金也沒有公費醫(yī)療,在‘自然之友’的很長時間,也沒有任何報酬?!睂W界泰斗、一代宗師、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季羨林先生對于梁從誡投身環(huán)保的舉動表示欽佩。梁從誡相信,總有一天,這些回音和帶動將引起廣泛的社會認同。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一個北京市民,我有義務(wù)去保護北京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如果說我從祖父和父母身上繼承了,點什么的話,那也就是一點信念:一個人要有社會責任感。正是出于責任感,我投身環(huán)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