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世紀壇看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展,看后的感覺不興奮也不失落。
記得書商在霍金《時間簡史》的外皮包了一句醒目的廣告語: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獲。面對推銷,女人通常意志薄弱,又是直面癱在椅子上娶老婆、時刻流著哈喇子的神人霍金。時間到底意味著什么無所謂,關鍵是“識字分子”不能不讀霍金。那書我果真看不懂,遠遠超出了我的智商和見識,順手扔在一邊。被兒子看到撿起,那句“懂與不懂都是收獲”瞬間從他的嘴里迸出,如獲至寶,當場閱讀。也不過10頁紙(或者多一點,兒子自稱物理不錯),他決定讓霍金好好休息。他說霍金真?zhèn)ゴ螅寄菢舆€能寫這樣看不懂的書,這輩子我們是攆不上他了。
意大利的畫好懂一點點,因為有語音提示器的解釋。兒子最喜歡那幅《黃金時代》,畫畫上眾人赤身露體在春天的郊外,在潔凈透明的小溪邊嬉戲。兒子喜歡畫面單純而快樂的氣息。他覺得那時候的人比現在的人快樂。那時候指的是十四五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
多少還是上了推銷的當,自己盼望的作品沒來,來了的除了三五幅,多數沒有鮮明的感覺。無所謂,反正自己是外行。主要是陪兒子看畫,給他塞點人文之氣。因為懂與不懂都是收獲,況且兒子還買了那幅《黃金時代》的印刷品,他這輩子的快樂生活直接有了參照。想想還是不錯。
看畫展有一點不爽,就是觀者總喜目中無人往前站,不給我等已自覺退后之人一點觀看的縫隙,結果最先站在畫前,最后看不到的就是我等。兒子生性溫和,他無奈沉默著,我趁機提醒,永遠不要做目中無人往前鉆的人,若在國外,就會丟中國人的臉。兒子點頭,相信他此番有了被人“欺負”的經歷,以后不會再去欺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