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小露珠
陸美娟 常熟市沙家浜中心小學
http://www.sjbxx.com/blog/user1/13/index.html
作為一種網絡日志,Blog靈活、簡單、開放的特點贏得了各界人士的喜愛,它的出現也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的成長,Blog已經與教育信息化緊密相連。2005年1月,“小露珠”的誕生,讓我加入到“教師博客”的行列,從此擁有了自己的“教學反思的工具平臺、思想火花的沖撞專區(qū)、心靈交流的自由小屋”。
基于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我在“小露珠”Blog中設置了教學反思、精品教案、教育論文等欄目。這樣,一方面從網上轉載一些有價值的文章進行學習思考,另一方面,隨時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驗、疑惑、思考記錄發(fā)表出來。
在我的Blog之旅剛啟程的那段時間,恰逢我針對本班課堂實際狀況正反復在思考:為什么在精讀課文時孩子們都打不起精神?為什么只有少得可憐的孩子愿意來回答我的問題?
通過反思,發(fā)現問題的根源在于課堂中我總是滔滔不絕,從頭講到尾,學生們只能成為我最忠實的、也是最沒有情感共鳴的聽眾。他們沒有足夠的思維空間,沒有充足的體驗機會,自然也就成了課堂的旁觀者。于是,我及時找尋自己教學中的誤區(qū),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并把《傾聽》一文發(fā)表在Blog中,沒想到這區(qū)區(qū)兩三百字引起了多位同行的贊同,這讓我更加堅定了今后在課堂教學中的努力方向:轉變原來的角色地位,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情感表達的聆聽者、實踐探索的組織者、靈感智慧的啟迪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者。
精彩點滴
傾聽:一把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
西方有一句諺語,上帝給我們造了兩只耳朵一張嘴,為的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說。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卻正好相反,是聽的少說的多,尤其是教師,如果說的多、聽的少,會給自身的工作和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伏爾泰說過“耳朵是通向心靈的道路”。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起著引導的作用,教師能否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其成功與否的關鍵。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要學會用“心”去聆聽學生的心聲。
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反思
Blog的出現,為我們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在Blog中記載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教案設計、課堂實錄、教學心得、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庫。同時,這往往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寫過的案例、隨筆,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反思提高的目的。Blog讓大家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從而促進我們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