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3日,當河南省某市學校教師張雙喜接到二審法院的判決書后,禁不住留下了悔恨的淚水。此前,他在得知妻子與其姐夫有曖昧關系后,便憤怒與妻子離了婚。緊接著又使用 “登報反映”姐夫與自己妻子有“問題”的方法,來發(fā)泄心中的怨恨。不想愚昧報復的結果是,兩場官司均以自己敗訴而告終。
1 新婚燕爾妻子體檢查出“問題”
今年33歲的張雙喜,自大專畢業(yè)被分配到河南省某市一所學校當上教師后,由于只顧潛心鉆研教學方法,一門心思撲在教學上,所以直到30歲那年,才領悟到男大當婚的重要性。
經(jīng)過自己的一番努力,加上好心人的牽線搭橋,張雙喜終于盼來了愛情的轉機。2003年初,經(jīng)人介紹,他與當?shù)氐囊晃慌嗄陠汤蚶蛘勂鹆藨賽邸?/p>
年齡比張雙喜小3歲的喬莉莉,供職于當?shù)匾患覐V告公司。雖然她相貌出眾,但由于在找對象方面過于“挑刺”,所以是高不成低不就,跟著愛情原地踏步。
早在2002年,喬莉莉就因為工作業(yè)務需要,與其姐夫趙行峰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剛開始,趙行峰靠著位高權重和廣泛的社會交際,為喬莉莉談妥了不少生意,創(chuàng)造了不少經(jīng)濟收益,這讓喬莉莉十分感動。后來有一次,當趙行峰又幫助她完成一筆生意后,喬莉莉特意邀請趙行峰到一家酒店共進晚餐,以表感激之情。其間,趙行峰經(jīng)不住喬莉莉的頻頻勸酒,就高興地多飲了幾杯。被喬莉莉攙扶回家后,正巧其妻加班不在家中。面對小姨子青春豐滿的身軀,在酒精的作用下,趙行峰再也難以把持自己,他順手將喬莉莉攬在懷中。而喬莉莉則抱著報恩的心態(tài),沒有進行任何反抗……
道德防線一旦沖破就很難愈合。此后,兩人一有機會,就纏纏綿綿在一起行歡作樂。
自從與張雙喜結識并談上戀愛后,喬莉莉的腦海中也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想過自己的“污點”,想過這樣做對男朋友不公平,但這種愧疚心理只能永遠埋藏在心間。雖然她打心眼里看不上相貌一般的男朋友,可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已大,加上自己前期曾經(jīng)有過一段不可告人的“過失”,于是便決定隱瞞偷情真相,“委曲求全”接受張雙喜的求婚。同年11月19日,倆人經(jīng)過不到一年的談情說愛和近距離接觸,滿懷心思的喬莉莉終于和張雙喜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04年2月17日,新婚燕爾的喬莉莉,在與客戶洽談工作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腹部隱隱作痛??磳嵲谌棠筒蛔?,她只好用電話將病情告知了丈夫。此時,張雙喜正在學校上課,得知妻子突然“患病”后,便趕緊向學校領導請假,迅速趕到妻子身邊,招來一輛出租車,將妻子送到婦幼保健院檢查病情。
然而,醫(yī)生鄭重告知的診斷結果,卻讓張雙喜大吃一驚。原來,那位醫(yī)生一本正經(jīng)地對他說:“你的妻子并沒有其他疾病,而是已經(jīng)懷孕四個月,腹部疼痛因此而起”。
“這決不可能!”面對這一診斷結果,張雙喜脫口而出。他清楚記得,自己與喬莉莉結婚還不足3個月,婚前又根本沒有與她發(fā)生過性行為,妻子怎么就“提前懷孕”了?難道妻子在與自己談戀愛期間,又悄悄地與其他男人有染?
此間,一系列的問號始終凝繞在張雙喜的腦海中,鐵的診斷結果,無疑證實了妻子婚前確實“紅杏出了墻”。那么,這個“捷足先登”的男人究竟是誰呢?妻子又因何“暗度陳倉”?
面對提前懷孕這一事實,喬莉莉當時也很后怕。她清楚自己與姐夫發(fā)生過多次性行為,這才不慎懷孕。如果丈夫真的追究事實真相,自己只能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經(jīng)過反復考慮,她最終決定“寧死不承認”。
2 追根求源反目成仇夫妻離婚
張雙喜冷靜過后,想起了一件令自己永遠不能釋懷的事。那是在自己結婚的第二天,臨近中午時,他特意準備了一桌很豐盛的午餐,想與妻子舉杯慶賀。豈料,妻子此時竟然將臥室門從內鎖上,不知在里面悄悄干什么。任憑張雙喜怎樣呼喚,就是不出來。直到半小時后,喬莉莉才極不情愿地走出臥室。當張雙喜問“你在忙啥”?喬莉莉有意掩飾內心的不安,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我在用電話與客戶洽談生意”。聞聽此言,張雙喜也不好意思再深究下去,便匆忙吃過已經(jīng)變涼的飯菜,然后獨自外出辦事去了。
事實上,喬莉莉雖然表面裝作很平靜,實際上內心極度恐慌。她深怕婚外情敗露,更怕此事傳出去讓姐姐和父母知道。到那時,她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罪人”。雖然內心有這種負罪感,但她在行動上仍然沉湎在婚外戀上。
如果說妻子真是與客戶洽談生意,張雙喜本不該“斤斤計較”,可接下來發(fā)生在妻子身上的一系列事情,讓他的忍耐超出了極限。自結婚后到2004年1月間,喬莉莉與一個“神秘電話”通話次數(shù)頻繁,時間有早有晚,交流有長有短。雖然這些通話都是喬莉莉私下進行的,但還是被細心的張雙喜發(fā)現(xiàn)“破綻”。為此,張雙喜決定“秘密偵察”。
2004年3月的一天,頗有心計的張雙喜來到當?shù)仉娦啪?,將妻子手機近期的通話單調了出來。這時他發(fā)現(xiàn),在不足3個月的時間內,妻子竟然與電話號碼為1383826XXXX的手機用戶通話最多,粗略計算高達182次。由此可知,妻子每天至少與這個“神秘電話”通話2次以上。那么。這個“神秘電話”的主人是誰呢?
驚奇又懷疑的張雙喜當即撥通了這部“神秘電話”,不想電話那頭的應聲卻讓他更加吃驚。這人不是“外人”,而是自己妻子喬莉莉的姐夫趙行峰。
今年52歲的趙行峰原是當?shù)匾凰袑W的教師,后來靠著過硬的學識和良好的教學水平,被當?shù)亟涛蚊鼮樵撔5男iL。張雙喜雖然深知自己名義上與他既是同行、又是“一條船”關系,但面對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特殊人物,加之平時又很少來往,所以不便也不能向他當面“質詢”。經(jīng)過再三思考,張雙喜決定采用“曲線救國”的方式,來化解其中的“奧妙”。
一天晚上,張雙喜借助妻子喬莉莉打完電話的空間,側面向她了解與誰通話,并把話題扯到了妻姐夫趙行峰的身上。然而,喬莉莉的回答卻鎮(zhèn)定自若:“我與姐夫是工作加親屬關系,你不要多疑”。當張雙喜有備而來將那張通話單展現(xiàn)在她面前時,喬莉莉雖然內心驚慌,但表面仍然輕描淡寫地說:“姐夫是幫助我聯(lián)系業(yè)務,你不要多心”。
面對妻子這樣的回答,張雙喜自然不能解除疑慮。聯(lián)想起妻子“提前懷孕”,且頻繁與姐夫通話的可疑跡象,他從內心認定其妻與趙行峰的關系絕非“一般”。此后,夫妻倆常為此事糾纏不休,而且發(fā)展到吵架打罵的地步。
2004年4月2日,夫妻關系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不可救藥”地步的張雙喜,果斷提出了與妻子離婚。喬莉莉正害怕“東窗事發(fā)”不好收場,當即答應。于是,雙方當天到民政部門辦理了協(xié)議離婚手續(xù)。
3 惡意報復手機短信侮辱前妻
按理說,事情到此完全可以告一段落,可張雙喜卻忍不下這口怨氣。他認為,自己在情場上成為敗家,在名譽上被戴上一頂“綠帽子”而抬不起頭來,完全是前妻喬莉莉有意隱瞞事實真相欺騙他造成的。因此,他決定用“以牙還牙”的方法,來“懲治”一下喬莉莉。
2004年11月8日晚,張雙喜特意編寫了一條內容為“喬莉莉,你真不要臉,竟然與姐姐爭寵”的短信,毫不猶豫地發(fā)送到喬莉莉的手機上。當時,張雙喜本意是想用這種“激將法”,逼迫喬莉莉道出她與其姐夫“通奸”的事實真相,可等了一個晚上,對方竟沒有任何反應。第二天,張雙喜“如法炮制”,再次使用更帶有侮辱性語言的短信,發(fā)送到喬莉莉手機上,然后靜觀事態(tài)發(fā)展。
其實,喬莉莉當晚就收到了張雙喜發(fā)來的侮辱短信,但她考慮到怕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加之與張雙喜畢竟夫妻一場,所以就本著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未予理睬。但在此后的一個時期內,她的手機卻仍然不間斷地收到張雙喜的騷擾短信,致使她精神近乎崩潰。
為盡快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忍無可忍的喬莉莉終于決定面見張雙喜,讓他以后“收斂”一下自己的不良行為。
2004年12月7日下午,喬莉莉在姐姐的陪同下,兩人一起來到張雙喜所在的學校,以理論手機短信為由,將正在藍球場打球的張雙喜喊到一邊,向其討說法。張雙喜本來就對喬莉莉恨之入骨,今天又見來者不善,于是就借機惡語相向,雙方由此發(fā)生爭吵,繼而廝打在一起。其間,由于張雙喜防不勝防,挨了喬莉莉姐妹倆幾拳頭。
見此情景,學校教師趕快撥打“110”報警。巡警趕到后,將三人帶到派出所詢問事由。此時,張雙喜自知打架一事因己而起,于是便主動向喬莉莉承認了自己發(fā)送侮辱短信的錯誤。喬莉莉也害怕前夫重提舊怨,便當場予以諒解。后在民警的主持下,張雙喜與喬莉莉達成和解協(xié)議:今后,張雙喜不得再用手機“侵犯”喬莉莉,同時,他不再追究喬莉莉姐妹倆打自己的責任。
4 無中生有再度報復弄巧成拙
張雙喜自從吃了這個“啞巴虧”后,并沒有認真反思自己的過失,而是一直耿耿于懷。于是,他下定決心尋找機會“東山再起”。
經(jīng)過長時間的思考,張雙喜決定借助新聞媒體“搞臭”前妻喬莉莉與其姐夫趙行峰。
2005年7月1日,河南某報第四版“來信照登”欄目,刊登出一篇讀者來信。該文主要內容以2004年12月7日下午,一學校教師遭到喬某姐妹倆肆意毆打為背景,并加重語氣寫有“趙某是我前妻喬某的姐夫,婚前就與喬某關系不一般,我因此與喬某離婚。作為一個校長,還是教育局黨組成員,他竟然開著車,糾集一伙人,大白天打到學校里來”的語句。該文的最后署名為:學校教師張雙喜。
當天報紙發(fā)行后,張雙喜喜不自禁,特意從報亭購買了20份,分別寄往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等主要機關,進一步擴大宣傳面,以達到自己報復的目的。
不久,這條“中學校長與小姨子有染”的桃色新聞,在當?shù)貜V泛傳開。更有不少知情者,共同把目光“瞄向”了趙行峰。
面對同事們異樣的目光,再“拜讀”張雙喜無中生有的攻擊文章,趙行峰真的坐不住了,也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他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參與毆打張雙喜,而張雙喜此舉,無疑是故意損害自己的名譽。為此,他決定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討個公道。
2005年7月20日,趙行峰以原告身份,一紙訴狀將張雙喜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張雙喜立即停止侵害,恢復自己名譽,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3萬元。
5 法院判決構成侵權
河南省某市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經(jīng)過一系列調查取證,于2005年10月26日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庭審中,原告趙行峰除堅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外,還當庭請求3名證人出庭作證,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陸續(xù)上堂作證的3名證人均證實說:“2004年12月7日下午,趙行峰本人在學校組織教師開會,其間根本沒有外出過”。
對此,被告張雙喜則振振有辭地辯稱:“我敢斷定,那起打架事件是原告在幕后操作。因原告和我的前妻確實有不一般的關系,所以肯定是我的前妻將手機短信一事告訴原告后,原告便有意策劃了那起打架事件,其目的是為了報復我。我不堪忍受,只好借助新聞媒體反映冤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盡管張雙喜反復重復“原告與其前妻關系不一般、原告參與毆打了自己”這兩句話,但其卻沒能向法庭提供強有力的證據(jù),來證實自己的這種說法。
由于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各持己見,且都不同意調解,主審法官只好宣布休庭,待合議后擇日宣判。
2005年12月30日,河南省某市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公民的名譽是指根據(jù)公民的行為、作風、工作表現(xiàn)等形式所形成的對公民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聲望信譽,工作及其它素質的公正的社會評價,它關系到公民在社會中應當受到信賴與尊重的程度,沒有任何確鑿證據(jù)公然以語言及其它方式散布他人有不良行為,而對其社會評價造成不良影響的做法都構成了對公民名譽權的侵害。
本案中,被告張雙喜撰寫的讀者來信,雖然稱“趙某婚前就與喬某關系不一般,我亦因此與喬某離婚,”但被告在庭審中并無確鑿證據(jù)證明原告與喬某除親戚關系外還有其它關系的證明,也無確鑿證據(jù)證明其離婚的原因。關于文中又稱“作為一個校長,還是教育局黨組成員,竟然開著車,糾集一伙人,大白天打到學校里來”的語句,因2004年12月7日下午的打架事件中,趙行峰并未到學校內的打架現(xiàn)場,被告也無確鑿證據(jù)證明參與毆打自己的人是原告糾集的,且參與打架被巡警帶到派出所的只有喬莉莉姐妹倆和被告三人,被告又不要求追究。因而,被告的文章內容確已對原告的名譽權造成了侵害。因此原告的主張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第一百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十條解答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張雙喜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河南某報發(fā)布致歉聲明,向原告趙行峰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具體內容由本院審定;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被告張雙喜賠償原告趙行峰精神損害賠償金3000元。
判決書送達后,張雙喜不服,以一審認定事實錯誤為由,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06年5月24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定,上訴人張雙喜在報紙上公開發(fā)表文章,其有關內容對被上訴人趙行峰的名譽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其行為已構成了名譽侵權。但一審判決張雙喜賠償趙行峰精神損害賠償金3000元過高,故改判為賠償1000元。
2006年7月13日,接到二審判決書后,張雙喜終于“認罪伏法”。有了這次深刻的教訓,他終于明白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因涉及隱私,文中地名及人物均作了處理)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