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北京有38家文物保護單位晉升“國?!保魃焦艅x大覺寺榜上有名。大覺寺的美不是一時一次能領(lǐng)略得到的,在這里小坐、慢飲、用餐或者小住都能領(lǐng)略到寺院中不同的美景。
坐西面東一千年
西山古剎大覺寺是北京地區(qū)最著名的寺院之一。該寺在每年的春季玉蘭花盛開時,都要舉辦“古寺蘭香玉蘭節(jié)”,而到金秋時,則要舉辦“金秋西山銀杏文化節(jié)”。在北京的寺廟中,以植物景觀舉辦盛大廟會的寺廟現(xiàn)在很多。像潭柘寺以紫玉蘭,戒臺寺、法源寺以丁香,紅螺寺以紫藤等舉辦廟會。
大覺寺位于京西海淀區(qū)北安河鄉(xiāng)的陽臺山麓,始建于遼咸雍四年(1068年),至今已近千年。大覺即佛祖“覺悟’、“大徹大悟”、“速然開朗”的成佛之意。在印度北方的瓦拉那西城東南的菩提伽耶城,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地方的古剎就名“大覺寺”,又名“大菩提寺”。因在寺內(nèi)有一棵近千年的古菩提樹,雖然它已不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當年佛祖成佛之樹,但信徒們?nèi)砸暺錇榉鹱娉煞鹬笆洹?。樹上纏有金飾,每天都有大批的世界各國僧侶和游客在樹下靜坐膜拜。
北京西山的大覺寺因廟宇宏大,殿堂繁多,所以向有“西山三百寺之巨剎”之稱。從它建寺后,歷代都和皇家有密切關(guān)系。像金章宗,明英宗,清康熙,雍正、乾隆等,都經(jīng)常駐蹕大覺寺。我國的寺廟大多是坐北朝南的,而大覺寺則是北京地區(qū)遼金時代寺廟坐西面東的典型代表,因古契丹人、古女貞人有“朝日”的習(xí)慣,認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是神圣的,所以所建寺廟都朝東向?,F(xiàn)該寺東北方的香路上還有一座磚牌坊,上書“紫氣東來”。該寺在金章宗時為“西山八大水院行宮”之一的“清水院”。在金章宗時開創(chuàng)了“寺廟兼有園林”的造園藝術(shù),再加上以后歷代的種植,因此寺內(nèi)和周圍的山上植物種類繁多。
銀杏之王,誰與爭鋒?
我國自古就“古剎多名木”,也多花木,有“花之寺”之說,以示“禪房花木深”的意境。大覺寺是典型的代表之一,此外像潭柘寺、戒臺寺、紅螺寺等古剎,也都是樹木蔥郁、花草薈萃之地。
我國古代高僧是用銀杏樹來代替佛門圣樹菩提樹的,因而我國的古銀杏大多在寺廟中。外國的林學(xué)家稱我國寺廟中的古銀杏為“中國的菩提樹”。大覺寺內(nèi)的古銀杏就很多。大覺寺內(nèi)最著名的一棵古銀杏是“銀杏王”,它巍然屹立在無量壽佛殿前北側(cè),其高達30多米,千周長達7.8米,是遼代所植,至今已近千年。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它是北京的“古銀杏之最”,因而叫它“銀杏王”,不過在1990年秋,經(jīng)市園林局專家鑒定,密云縣巨各莊鄉(xiāng)塘子小學(xué)內(nèi)的唐代“香巖寺銀杏”,其高達25米多,干周長9.1米,因而北京“古銀杏之最”的名頭被它搶去了。
大覺寺的“銀杏王”又有“西山銀杏之冠”之稱。它巨冠參天,蔭布滿院,雄偉壯觀,是該寺八絕之一?!般y杏王”為雄株,在它的南邊對稱有一棵雌株的遼代銀杏。雖雌株的原主干早已枯死,但根部滋生出很多小干,有幾個已成古樹,每年金秋時都是碩果累累。
在寺的北配院,有一棵很奇特的古銀杏,它是雌株,在其主干周圍生長著九棵小些的古銀杏,它們都是從大銀杏的根部滋生出來的,可謂“獨木成林”,人們稱之為“一龍九子樹”。因“銀杏即菩提”,所以在2005年金秋,大覺寺以古銀杏為題,舉辦了“金秋西山銀杏文化節(jié)”,把銀杏文化和佛教文化結(jié)合起來。
玉蘭飄番滿禪房
大覺寺的古玉蘭是很著名的。寺內(nèi)的南配院四宜堂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院名“四宜”為清雍正皇帝所題,并有詩云:“佛殿邊旁經(jīng)合存,蕭檐圣藻勒楣軒。四宜春夏秋冬景,了識色空生滅緣。”就在此院的北堂門西,屹立著一棵清乾隆年間的白玉蘭。它高達10米多,干周長1.5米,是北京的“古玉蘭之最”,它向以“花繁瓣大”、“玉潔香濃”、“一千一花,剛勁俊逸”而著稱。它也是寺中一絕,所謂的“古寺蘭香”指的就是這里。因此,人們又叫此院為南玉蘭院。相傳這棵古玉蘭是清乾隆年間,當時的住持僧迦陵從四川移來的。又一說是迦陵禪師圓寂后,弟子們遵其遺愿從南方移來的。當時是兩棵,可惜后來死掉一棵?,F(xiàn)堂門西側(cè)的一棵白玉蘭是后來補栽的。關(guān)于迦陵高僧,還有一段他用戒尺打乾隆而升為住持的傳說。寺內(nèi)的北配院有兩棵近百年的白玉蘭,是民國時一位常來寺院避暑的大官種植的。
每逢初春,寺內(nèi)南北玉蘭院的幾株玉蘭花盛開時節(jié),滿樹皆白,分外絢麗,把深山古剎點綴得古香古色。朱德委員長生前經(jīng)常到大覺寺來觀賞玉蘭。大覺寺的玉蘭之所以生長得很好,主要是由于寺中龍泉泉水的滋潤。現(xiàn)南玉蘭院已建為明慧茶院,游人可品茶賞蘭。
品茬休閑兩相宜
寺中飲茶不同于茶館中飲茶,再加之大覺寺清泉之甜美,可以望遠山,領(lǐng)會空曠與禪意,都是一種精神的神游。明黃色的大燈籠,把大覺寺內(nèi)的明慧茶院,點綴得雅俗相宜。茶院的服務(wù)員也非比尋常,她們都在南方產(chǎn)茶之地專門學(xué)習(xí)過茶藝,不僅懂得禪茶表演,還個個彈得一手好古箏。
如果是玉蘭盛開的季節(jié),隔窗觀望,或是索性把茶桌搬到屋檐下,對著玉蘭,飲著清泉沏好的香茶,真是一種無比的滿足。玉蘭花開的時候,大覺寺與明慧茶院合辦的“玉蘭晶茗節(jié)”也會如期而至,在花下聽古箏、琵琶輕奏,晶清泉沏泡之鮮茶的同時,還可以觀看春茶現(xiàn)場炒制及各種茶藝表演。
跨出玉蘭院的明慧茶院,又是一串明黃的燈籠格外搶眼,掀起厚厚的棉門簾,一種古代飯莊的感覺撲面而來,上下兩層都有座位,掛著大紅的燈籠。這里是一家地道的紹興菜館,屋內(nèi)的草簾木桌放眼皆是,樸素而溫馨,使人猶如到了江南水鄉(xiāng)一樣。而陳年花雕、女兒紅等名酒,更是勾起了溫暖的鄉(xiāng)土情懷。喝著溫酒,就一顆楊梅,頓覺口齒生津,嘗一口“清湯越雞”、“宋嫂魚羹”,在浙江流傳千年的傳統(tǒng)佳肴,身在曠野古寺,也可算得上人生得意需盡歡了。
郭沫若、朱自清、冰心曾是大覺寺的??汀L貏e是冰心,與大覺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她的洞房花燭夜在大覺寺的禪房度過,禪房變洞房,一時傳為美談。當年冰心與吳文藻結(jié)婚時,由于新房沒有蓋好,就把洞房設(shè)在大覺寺的禪房中,吃著老鄉(xiāng)們送的黃瓜度蜜月。作家舒乙透露:“當時,司徒雷登是他們婚禮的證婚人,由于新房還沒有完工,冰心與吳文藻把婚禮選定在西山大覺寺里舉行,認為這里清靜、浪漫?!笔嬉疫€說:“洞房中只有一張簡陋的木床,一張三條腿的方桌,另一條腿還是用磚頭支撐著。在這簡陋的禪房中,他們度過了新婚之夜?!?/p>
季羨林也對大覺寺贊賞有加,不僅自己喜歡來此晶茗,游玩、小住,還常常帶外地的朋友來此領(lǐng)略古寺幽趣。他寫下了“屋脊狂竄小松鼠,滿院開滿太平花”的對聯(lián),覺得這里就是他的凈土和桃源。
在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熱鬧的今天,紅塵萬丈,喧囂無度,人越來越容易覺得煩躁,愁情煩緒擠滿心頭時,每每會令人有窒息之感。人們都不同程度地想逃離都市,找尋人間凈土,世外桃源。其實,擁抱大自然,到山寺靜坐、晶茗、觀賞花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唐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