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10日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全國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日”。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持著較高的關注程度,54.95%的被調查者在半年內曾經參觀、訪問過國內知名的歷史文化遺產;34.44%的被調查者認為現(xiàn)有的大部分國內文化遺產與遺址導覽系統(tǒng)和設備“只按固定模式和內容講解,無法知道自己想要的內容”。
針對國內外公眾對于北京故宮的參觀需求,兼顧文化遺產保護,6月16日,故宮博物院和IBM公司在北京飯店正式啟動了“超越時空的紫禁城”項目,開展為期兩年的合作。在合作中,項目組將通過運用交互式觀眾體驗系統(tǒng)和互動、實時的高科技手段,為實地和網絡的全球觀眾提供超越時空的獨特體驗,實現(xiàn)與祖先和古老文明的對話。
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表示,“超越時空的紫禁城”項目所追求的是一種“交互式文化環(huán)境”。雖然以文物保護為目的而建立的3D表現(xiàn)形式在文化遺產領域很常見,但是一個完全互動的、著重于教育的文化空間,通過虛擬化的技術與紫禁城的現(xiàn)實展覽整合則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意。今后,多語種語音講解導覽設備、PDA等手持導覽設備、個人手機、數字化演播廳、電子投影儀等一系列應用于文化遺產與遺址參觀的導覽系統(tǒng),都可能在“超越時空的紫禁城”項目中出現(xiàn)。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超越時空的紫禁城”項目將建立一個上億級交互鏈接的數據中心,處理海量的信息資料,規(guī)模超過之前IBM參與的“永恒的埃及”、“俄羅斯東宮”等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