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落實考點、夯實知識點、提高能力點、以訓練為主線”即“三點一線”來組織生物復習課堂教學,從而提高生物復習課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復習課;考點;知識點;能力點;訓練為主線
對教師來說,復習課的內(nèi)容多,復習的時間短,教學有難度;對學生來說,復習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學過了,聽不聽無所謂,學習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因此如何上好復習課一直是教師關心的問題。筆者嘗試采用“三點一線”組織生物復習,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落實考點”
每一年,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都編寫《考試大綱》,就各學科的試卷結構、命題內(nèi)容、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相關說明。所以,解讀當年的《考試大綱》是取得好成績的一大法寶,特別是了解《考試大綱》中的考試范圍,即落實考點,才會使我們在復習中少走彎路,從而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復習鞏固相關的重點。在高考試題中,每一道試題都會是考察某一考點或同時考察某幾個考點。所以在備考復習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落實考點。下面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分析試題中所要考察的考點:
例1:(2002理科綜合全國卷試題1)下列各類人群中,一段時間內(nèi)人體攝入和排出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兒童 B.重創(chuàng)傷恢復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D.禁食期病人
解析:就這道題而言,它所要考察的考點有動態(tài)平衡、蛋白質代謝、排尿。A答案,由于健康兒童要長身體,需要合成蛋白質,所以氮的攝入量大于排出量;B答案,由于重創(chuàng)傷恢復期的病人要修復相應組織,需合成蛋白質,所以氮的攝入量大于排出量;C答案,健康成年男子,由于蛋白質代謝處于基本平衡狀態(tài),所以氮的攝入量和排出量基本相等;D答案,禁食期病人,由于排出的尿液中含有氨氣,所以氮的攝入量小于排,出量。
就落實考點這一要求而言,關鍵是做到兩點。一點是,如何根據(jù)某一考點或某幾個考點,編輯出相關的考題,實現(xiàn)從考點到考題的跨越;另一點是,如何在一道試題中尋找出所隱含的考點,從而能有的放矢地解答,實現(xiàn)試題到考點的再現(xiàn)。
2.“夯實知識點”
由于每道試題都不外乎是某一知識點或幾個知識點的體現(xiàn)。所以在備考復習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夯實知識點。在備考復習中,我們既要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于教學大綱??梢哉f,高考試題中的每一道題都再現(xiàn)了某一知識點,分析和突破知識點是解答高考試題的最重要一步。下面我們通過一道例題來分析試題中的知識點:
例2.(2003春季高考北京理綜卷試題1)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光能的吸收發(fā)生在葉綠體的
A.內(nèi)膜上 B.基質中
C.片層膜上 D.某個部位上
解析:就這道試題而言,它所體現(xiàn)知識點是光合作用,在《生物教學大綱》屬于“應用”級要求。根據(jù)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光能的吸收發(fā)生在光反應階段,能吸收光能靠的是色素,而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片層膜上。所以答案為:C
就突破知識點這一要求而言,關鍵是做到兩點。一點是,如何根據(jù)某一知識點,編輯出相關的考題,實現(xiàn)從知識到考題的跨越;另一點是,如何在一道試題中尋找出所隱含的知識點,從而能有的放矢地解答,實現(xiàn)試題到知識點的反饋。
3.“提高能力點”
要想達到提高學生答題能力的目的,則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等。下面通過一道題來說明提高審題能力。
例3:(2003年江蘇高考題第3題)生長旺盛的葉片,剪成5毫米見方的小塊,抽去葉內(nèi)氣體,做下列處理(見圖及圖注),這四個處理中,沉入底部的葉片小塊最先浮起的是
解析:從表面看這道題好象是一個物理現(xiàn)象,很多同學弄不懂題意,也就無從下筆,其實如果把題中的條件分解一下,就很容易弄懂命題者命題意圖了。首先從“浮起”一詞入手,浮起從物理學上將與氣體有關,在生物學中氣體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這兩種氣體主要和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有關;然后再從幾個變量(光、溫度、水)入手,不難看出,命題者命題意圖是考有關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也就是說哪個試管中葉片光合作用最強,找到切入口,此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答案C)
4.“以試題訓練為中心”
在高考生物的備考歷程中,要以試題訓練為中心,從試題的解答中去突破知識點和落實考點,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當然,在試題訓練過程中,我們反對突擊式的、填鴨式的、大運動量的、題海戰(zhàn)術式的復習備考方法,而是要做到“少而精”。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生物解題思路發(fā)散——“一題多解”。
(2)對生物情景發(fā)散——“一題多聯(lián)”。
(3)對生物問題發(fā)散——“一題多變”。進行“一題多變”,可將原題中的情景、已知條件、設問等進行改動,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如可將概念題改為圖形題;或改變命題條件,或將題中的因果關系顛倒等。下面以一道題來說明如何進行變式訓練。
例4:(2004江蘇高考):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下列關于酶的論述錯誤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數(shù)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C.酶的活性與pH有關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解析:我們可對它這樣變形:
(1)一題多問:酶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脂肪酶的基本單位是______,等等。
(2)一題多形:
a.變成實驗題: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淀粉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b.變成圖形題:下圖縱軸為酶反應速度,橫軸為底物濃度,其中正確表示酶量增加1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度關系的是
當然,教無定法,在生物復習過程中,要根據(jù)班級、學生、教師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適合的復習方法,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責任編輯: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