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縣胡文虎小學,福建龍巖3641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而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參與語文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有所體驗,有所發(fā)現(xiàn),形成積累,完成構建??稍诋斍暗恼Z文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對語文實踐不夠重視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閱讀教學,完美的課件代替了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今天,新教材課文的課件制作越來越完美,畫面栩栩如生,配音無可挑剔。語文課儼然成了課件展示的平臺。一教師在上《黃山奇石》一課時,用課件播放出黃山的美景,學生看了無不發(fā)出“哇”、“哇”的贊美聲,觀看后學生還沉浸在美麗景色的回味中。教師借此發(fā)問:“你們說黃山的奇石美不美呢?”學生齊聲稱贊:“美!”但這堂課僅僅停留在欣賞美景的氛圍中是遠遠不夠的。還須讓學生參與到語文實踐中。
[對策]:閱讀教學,要合理利用課件,更應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
不可否認語文課件給語文教學帶來趣味與便捷。但卻不能用課件代替學生的實踐活動。另一教師在利用課件賞識《黃山奇石》一文后,讓學生把自己課前準備的有特點的石頭拿出來,給它們?nèi)∶?。第一位學生走上講臺,手拿鴨蛋大小的一個石頭說:“我給這個石頭取名‘水晶石’,因為它光滑透亮?!钡诙粚W生走上講臺,拿出一個橢圓形的小石頭介紹說:“這是鵝卵石,因為它的樣子像鵝蛋。”第三位學生拿出一張照片,向大家介紹說:“這張照片是我和爸爸媽媽去東山島旅游時照的,這個石頭落在東山島的海邊,很大,樣子像蹲在那里的玉兔,底部接觸只一點點,石頭被風一吹就會搖動,用手輕輕一推也會動,看上去搖搖欲墜卻不會倒下。這就是我們福建最有名的‘風動石’。我覺得它比黃山的石頭還更奇?!?學生鼓掌)……就這樣學生或拿石頭,或拿照片(拍下的石頭)一個個介紹著,課堂立刻變得活躍起來。從找石頭——說石頭的來歷——給石頭取名字,學生忙得不亦樂乎。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到的知識豈止是課件所能比的。
?。郜F(xiàn)象二]:寫字教學。教師的說代替了學生的寫
語文課程的總目標要求學生: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這一看似簡單的要求學生卻很難達到。寫字得靠平時多練才行,可是有的老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卻面面俱到,每個字的偏旁部首、問架結構、筆畫筆順都要講,并且每個字都還要一筆一畫地書空,占用了較多的時間,而剩下練寫的時間不夠。因為寫字訓練得少,學生雖然知道“橫要平,豎要直”,但寫字的時候手卻不聽使喚,“橫寫斜,豎寫歪”,寫錯了擦,擦了又寫,涂涂改改,很難做到端正、整潔,速度也慢。
[對策]:寫字教學,要精講多練,練中提高
人們常說,人能寫字,字能寫人。這是很有道理的。因而寫字是提高人的整體素質(zhì)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新課程標準很重視寫字教學,在每個年段都提出了書寫的目標要求。低年級主要安排了鉛筆字,指導寫字時除了要求學生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要特別重視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中高年級主要安排鋼筆字和毛筆字。鋼筆字要求熟練地書寫正楷字;毛筆字要求臨摹正楷字帖。無論是指導寫哪種字,都要抓住重點字或重點筆畫進行指導,不要面面俱到。有的側重它的某一筆畫,如“云、公、車”這三個字,重在指導寫好“撇折”這個筆畫;有的側重它的筆畫順序,如指導寫“出、長、巨”等宇;有的側重它的間架結構,如指導寫“伙、伴、汽”這三個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課堂上盡可能地擠出時間讓學生練寫,教師在巡回輔導中發(fā)現(xiàn)學生寫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指正;學生邊練寫邊與范字比較,這樣寫寫比比,比比寫寫,才能寫得一個比一個好??傊?,寫字教學重在讓學生寫。俗話說,功到自然成,練得多了,字才能寫得又快又好。
[現(xiàn)象三]:口語交際課缺乏雙向互動,成了說話、聽話課
近來我常聽到不少老師抱怨,口語交際課不好上,每次都只有那么幾個愛發(fā)言的學生舉手發(fā)言,許多學生都不愛說,有的也不專心聽,覺得無事可做在玩東西。本該用一課時來完成的,由于學生無話可說,這些老師在上口語交際時只得草草收場,不到十分鐘就上完了,根本沒有達到交際的目的。
?。蹖Σ撸菘谡Z交際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在情境中實現(xiàn)雙向互動交往
口語交際旨在“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币虼耍谡Z交際課重在交際,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并在有一定實踐意義的交際活動中學會交往,學會人與人的溝通。交往必須是雙向性的,而不是單向的說話、聽話。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如《打電話》一課,是打和接的雙向互動,而不只是打的說,接的聽,聽的也要說。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打電話的情境,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都行動起來,給同桌打電話,給班上的好朋友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等。然后互換角色,讓剛才接的同學來打?;顒又薪虝W生使用禮貌用語、口頭用語。不能只是叫幾個平時比較會說的來示范一下了事,要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口語交際課堂活動中得到鍛煉。再如,《買文具》一課,課堂上創(chuàng)設買文具的情境圖,讓學生扮演買賣雙方進行對話,形成買賣雙方互動,學生才能有話可說。因為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總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教學中教師要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實踐的機會,在這些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逐步地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現(xiàn)象四]:學生習作人云亦云,缺乏自身的獨特感覺
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因自己沒有生活實踐,就套用別人的素材,主要是套用鋪天蓋地的所謂優(yōu)秀作文選上的素材,鸚鵡學舌,千人一腔,寫出的習作缺乏個性;有的則憑空捏造,寫不出事物的特征,就像沒有看過老虎能人寫老虎那樣,結果是把老虎寫成了貓,令人啼笑皆非。
[對策]: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集累自身素材,寫出真情實感
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一個三年級學生在《提水》一文中寫道:“今天,因為停水,我和媽媽一起到樓下井邊去提水。我裝了滿滿一大桶水,一口氣提到了六樓?!边@顯然是捏造出來的,并且提水的過程也沒有寫具體。后來我讓這個學生回家去真正提一桶水上樓后再寫。結果實踐后的文章全變了:“我裝了一大桶水,抓住桶把,用力一提,真沉啊!水桶沒提起來,桶里的水卻溢出了不少,我原想大桶裝得多,可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氣也提不起呀!我只得忍痛割愛把水倒去一半,提著上樓。到了二樓我的手發(fā)酸,腿發(fā)軟,感覺桶越來越沉了,只好放下,換左手試試吧,可左手平時缺乏鍛煉,沒提幾步,又換回右手,就這樣換來換去,停停走走,終于到了六樓,我還不停地喘氣、冒汗呢。我明白了,提一桶水上六樓可真不容易!”從這個學生實踐前后的文章對比,由此看出只有讓學生真正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才能把文章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學生寫好作文必須先擁有與作文有關的感性表象——自身積累的素材。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地帶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去看、去聽、去感覺、去捕捉新奇有趣的事物。
(責任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