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曾經(jīng)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痹跉v經(jīng)“千萬次的問”后,答案日漸清晰——教師應追尋的是本色語文,學生需要的是綠意課堂。本色語文,綠意課堂應該展現(xiàn)的是如下四種生命樣態(tài):
一、平平淡淡的教學心態(tài)
教學的追求和目標決定著教師的心態(tài)和行為。教學形式的新潮別致,教學手段的時尚花哨,學習氛圍的紛繁熱鬧不應該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應該懷著平平淡淡、實實在在的心態(tài),時時追問: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收獲了多少,發(fā)展了沒有?我們切勿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環(huán)境中忘了“回家的路”。平平淡淡的教學無需矯情修飾,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態(tài);平平淡淡的語文是原汁原味,是本色語文、本真語文。
薛法根老師《臥薪嘗膽》的課堂,感覺就是回歸本源、超越傳統(tǒng)。他的課有許多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又有許多課改的理念。從“王”、“奴”這兩漢字的演變到“夫差”、“會稽”讀音的指導,都告訴我們他對識字的重視。另外他對讀書指導也相當重視。初讀做到讀準讀通,了解課文大意,分清文章脈絡;熟讀做到品味語言、體會情感、感悟形象;品讀做到賞析與反思、完善與修正相結合,將讀寫訓練相結合,學以致用,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書聲瑯瑯是一種熱情投入,齊讀課文是和諧的合唱,指名讀是美麗的獨唱,學生自由讀,一個個表情表演著一種種理解,那場景看似平淡,卻也是詩意的。
平平淡淡的課堂充滿自然真實、清新健康的生活氣息和生命活力。學生在正確的學習動機驅(qū)使下毫不虛假,扎實有效地進行思維活動。無需花拳繡腿,學生為了自己的長進而實實在在地學。這樣的課堂允許冷場,然后及時調(diào)整;允許出錯,然后重構共建。
二、簡簡單單的教學形態(tài)
簡單語文不是新流派,它是呼喚人們回歸語文教學的“宗”,即“熟練、精思、博覽、多作”。于永正老師說過:“我們要把語文課上得簡單,就是識字、讀書,就是朗讀、背誦,就是教他們寫作文”?!皼]有聽課的時候,你關起門來,一個一個地過,每個人都要把書讀熟,好的表揚,不好的批評,就這么簡單的教,為什么不行?”
有一次,我跟學生一道學習《石榴》,文中有個新詞“喜訊”。在讀準了字音以后,我告訴小朋友要開心地讀。盡管有些學生臉上也能擠出一點笑意,但“喜”的味道依然很淡。這時,一個學生把小手舉得老高老高,著急地前傾著身子。于是我把機會給了他:“你來讀?!毙∧泻⒓拥卣f“不是讀,我想說一個喜訊。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揭曉了,是五福娃。他們很可愛很可愛,叫‘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妮妮’,就是‘北京歡迎你’。”其他學生也跟著自豪地議論起來。接下來,學生喜滋滋地交流了好多喜訊:“‘神六’順利著陸了!”;“今年蔣老師教我們語文,真好!”;“今天學校停電,我們又可以吃面包牛奶了!”;“學校有風雨操場了,我們雨天也能活動了!”;“同一首歌要來張家港演出了!”;“明天是我媽媽生日,我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蛋糕了!”;“晨會課上,薛老師表揚我有進步!”……
對于孩子,喜悅很簡單:老師一句淡淡的夸獎在孩子心中是一份沉甸甸的快樂,無論刮風下雨有地方自由自在活動是喜悅,甚至和同伴一起吃平平淡淡的面包牛奶也是喜訊;對于課堂,精彩也很簡單:讓教學的氛圍多一些平易可親的氣息,把思維的觸角伸展至生活,用孩子的方式來理解和表達。如此,還用得著蒼白地告訴學生“喜訊”是什么意思嗎?還有必要程式化地告訴他們“喜訊”該怎么讀嗎?
把復雜的內(nèi)容變得簡潔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簡約便捷,使繁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yǎng)。
三、扎扎實實的教學常態(tài)
崔巒老師曾指出:“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扎實、樸實。而要真真實實地做到這‘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泊名利,無私忘我的心。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回歸常態(tài)的語文教學。”請看周益民老師教學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片段。
師:同學們讀讀課文.想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充滿著知識,充滿了科學的奧妙。牛頓就是從蘋果落地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
師:哦,那就是說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學課本了!謝謝你,你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咱們不妨來討論討論:大自然是本什么課本呢?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本語文課本,當你看到樹木的時候,就會想起“木”字。我們倚靠在大樹旁,不就是“休”字嗎?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音樂課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寫過: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認為是美術課本。它色彩鮮明,線條多樣,層次豐富。山川田野,鳥獸蟲魚,都是畫上的景觀。
師: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詩:云是天空的畫。
生:我不說課本了,我認為大自然是一本童話書,一本用絢麗色彩描繪成的童話書。春天的童話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話是碧綠的,秋天的童話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話是雪白的。
師:好浪漫的想象啊!同學們,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開它,你就會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它還會是數(shù)學課本、體育課本,甚至舞蹈課本。我們只要用心閱讀,也同樣會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大自然課本。
聽著聽著,突然有一種錯覺:老師不是站在講臺上,也不是在學生中間隨意走動,而是和孩子們圍坐一圈,閑閑地敘,淡淡地笑——漫談,朗讀,解句,拓展。在平和從容的氛圍里,教學流程如一幅綠意濃濃的畫卷,在親親近近的談話問,學生鏈接生活體驗,激發(fā)靈性的火花,舒展思維的觸角,展示語言的魅力,習得語文的素養(yǎng)。這扎扎實實的教學常態(tài)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樣自然恬淡。
四、輕輕松松的教學生態(tài)
綠意的語文課堂是輕松快樂的。師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傳遞知識信息的同時也傳播著情感信息,進行著心靈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綠意的語文課堂是自由舒展的。在綠意的課堂上,目標共建、資源共生、人際共和、成功共享。教學過程是師生思維碰撞,靈性進發(fā),共同建構,豐富課程的過程。
教學《臺灣的蝴蝶谷》,學生閉上雙眼隨著幽雅的音樂、老師動情的朗誦進入無限遐想之中。然后學生張開雙眼,放飛想象,興致勃勃地交流著。一學生說:“我看見了一群蝴蝶,翅膀晶亮透明,在陽光里飛得輕盈優(yōu)美。一群群,一簇簇,一片片,金燦燦的,紅艷艷的,藍茵茵的!”
執(zhí)教老師興奮地說:“太好了!老師獎勵大家像蝴蝶一樣快樂地飛舞!”于是展開雙翅的,側著身子的,旋轉飛舞的,自我陶醉的……學生真的像一群“小精靈”輕舞飛揚起來,演繹著最動人最具生命活力的情景。
我為學生豐富的想象、靈動的語言叫絕,更為教師簡潔藝術的評價而深深折服。簡單地學蝴蝶一樣飛,比整齊劃一的“你真棒!”或精心制作的“小紅花”更具獨特魅力。無需花俏的圖片,無需矯情的掌聲,無需精美的物品,那應運而生的“蝴蝶飛飛”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智的啟迪,知的構建,情的奔涌。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的課堂是輕松愉悅、充滿情致的課堂。
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命的綠色課堂。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學生的閱讀心境一下子與文本的語境打通、同化。對話的平臺已經(jīng)建起,對話的語流必將暢通無阻。
“繁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薄罢妗?,是課堂存在的根基,是綠意課堂的極致,是本色語文孕育而成的激情演繹。本色語文,綠意課堂,讓我們看到了根的舒展、莖的拔節(jié)、花的綻放、果的甜美……這是生命發(fā)展的平臺,心靈成長的綠洲。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