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萍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第一節(jié)內容“軸對稱”.通過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通過豐富的實例認識軸對稱圖形,體會軸對稱圖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它的文化價值,能夠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探索發(fā)現(xiàn)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并能夠分清楚軸對稱圖形和兩個成軸對稱的圖形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二、設計理念
在設計過程中,我努力為學生設計一個合適的學習鋪墊,通過觀察、舉例、動手操作、多媒體演示,力求充分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教學的主導性,使學習內容不是由教師的單純傳授,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豐富空間想像力,認識到對稱現(xiàn)象的廣泛性,并能抓住對稱圖形的本質特征,從而掌握軸對稱的概念.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理解軸對稱圖形,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了解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思考:通過學習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進一步認識幾何圖形的本質特征;通過學習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關注生活、學會觀察、增強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體會數(shù)學中的對稱美.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設計圖片欣賞,采用觀察歸納法,讓學生感知對稱,通過動手實踐,學生相互交流,表述圖形的共同特征.
六、教學手段
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用多彩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來增加直觀性、形象性,讓學生親身感受對稱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性,同時要求學生利用彩紙、剪刀等工具親自動手制作對稱的圖案并觀察,也要求學生通過觀察這樣的圖片,豐富想像空間,舉出實例.
七、教學流程設計
活動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展示圖片,學生欣賞圖片,教師配以引導性語言,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進而進行總結.(設計意圖:欣賞的圖片包括建筑物、物體、動物,讓學生充分感知對稱,欣賞對稱,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感受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參與數(shù)學活動,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活動2:感知對稱
對稱圖片的存在如此廣泛,你能舉出一些生活實例嗎?(設計意圖:讓學生廣泛思考,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對對稱圖案有初步了解.)
活動3: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你知道如何能夠得到一個對稱的圖案嗎?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想一想辦法,找到一個對稱的圖案. (設計意圖: 學生進行剪紙活動,展示作品.教師歸納學生的表述、做法,并以此鼓勵學生,展示不同做法,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圖形特點,同時動手剪紙是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發(fā)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互相交流,鼓勵學生勇于發(fā)現(xiàn),增強合作意識;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奇思妙想;表揚學生獨特的發(fā)現(xiàn)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察得出結論,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本質,并歸納得出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概念,并板書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及關鍵詞:一個圖形、兩部分.)
活動4:軸對稱圖形的實例
舉出我們學習過的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分組討論.請同學們舉出例子,畫出對稱軸,總結歸納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非一條.(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動口參與活動,準確表達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演示畫圖形對稱軸的過程,同時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及對稱軸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對圖形的分析,增強學生歸納能力,并派代表表述.加強概念的理解,鞏固訓練.)
小結: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強調軸對稱圖形關鍵點,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教師歸納學生的表述,反復強調軸對稱圖形及對稱圖形的概念,關注學生在表述時是否明確“存在直線—將其折疊—互相重合”的圖形特征,欣賞下一組圖片.(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思考,相互交流表述特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意識以及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的能力,進一步鞏固概念.)
活動5: 觀察活動3、4中的圖片,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及對稱軸、對稱點
觀察圖形有什么特征.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得出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及對稱軸、對稱點的概念并板書概念,反復強調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
提出問題:聯(lián)系實際,你能舉出生活中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獨立完成練習.(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觀察,主動思考,認識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本質特征.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勇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合作意識.通過學生舉例,獨立練習,進一步認識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本質,使學生明確“存在直線—將其折疊—兩圖形重合”的圖形特征.)
活動6: 認識兩種圖形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有什么區(qū)別嗎?
(2)如果把一個軸對稱圖形沿著對稱軸分成兩個圖形,那么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嗎?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全等嗎?
學生比較兩組圖形,觀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其區(qū)別.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進一步明確軸對稱圖形與兩個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同時演示整個過程,明確軸對稱圖形是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兩個圖形成軸對稱表述是兩個圖形的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觀察、相互討論,進一步認識兩種圖形的本質,進一步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使學生了解兩種圖形在某種情況下是可以互相演變的.)
小結: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回憶歸納.(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進一步鞏固知識.)
活動7:課外學習
多媒體演示對稱在其他領域內的涉及并探討.(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討的興趣.)
作業(yè):收集同一類的對稱圖形,如建筑、動物、植物,并按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進一步分類.
設計反思:本課時重點研究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概念.多媒體展示大量圖片,學生感知對稱,動手操作,積極參與,體驗活動樂趣.教師鼓勵學生充分觀察,相互交流,表述特征,抓住本質.本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1)學生舉例是否正確.(2)學生是否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是否把握了兩個圖形的本質特征.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第3中學)
編輯/張燁
E-mail:hit79020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