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湘臣
有一首兒歌,“人老怎么老?先從牙齒老,掉的多,剩的少。人老怎么老?先從頭發(fā)老,白的多,黑的少……”
我國即將進入老年社會,那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城市,在鄉(xiāng)村,處處可見。老年人頭發(fā)由黑變白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如何使老年人"返老還童",頭發(fā)由白變黑呢?不妨喝點藥酒試試。今摘錄,敬請參考。
一.醉不老酒
原料:荷花蕊50克,生地50克,梔子50克,五加皮50克,沒食子6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前五味藥共切碎,用紗布包好,浸于酒中,密封浸泡30日后飲用,每日兩次,每次5~10毫升。
功效:益腎固精,強筋健骨,烏須黑發(fā)。適用于老年體虛所致的筋骨酸痛,腰部酸軟,白發(fā)禿發(fā),尿頻等。
方劑來源:《醫(yī)鑒》。
二.巨勝酒
原料:黑芝麻200克,米仁250克,生地25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將黑芝麻炒熟,研碎,米仁炒至略黃,生地切小塊,共用紗布包好,浸于酒中,密封浸泡15日后飲用,每日二次,每次10毫升。
功效:補肝益腎,健脾利濕,適用于老年體虛所致的頭暈?zāi)炕?,耳鳴神疲,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皮膚干燥等。
三.地黃酒
原料:地黃60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將地黃浸于酒中,密封浸泡14日后飲用,每日一次,每次10~20毫升,臨睡前飲之。
功效:養(yǎng)血,補精,生髓,滋陰。適用于頭昏目暗,須發(fā)早白,肢體麻木或疼痛、酸困、沉重不適。
方劑來源:《本草綱目》。
四.女貞子酒
原料:女貞子2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將女貞子浸于酒中,密封浸泡5日后飲用,每日兩次,每次10~30毫升,空腹飲服。
功效:滋陰補腎,養(yǎng)肝明目,適用于陽虛內(nèi)熱,腰膝酸軟,頭暈?zāi)垦?,須發(fā)早白等。
方劑來源:《普劑方》。
五.逡巡酒
原料:桃花100克,馬蘭花160克,芝麻花100克,黃甘菊花300克,桃仁49枚。
制法:桃仁去皮,尖,與其他四味共陰干研末,和白面作曲,紙包49日。
用時,用曲1丸,熟面1塊,白水一杯,密封良久則成。如淡,再加曲1丸,酒成,去渣飲用,注意服用,不拘時。
功效:烏發(fā),悅?cè)蓊?,久服益壽,適用于體倦乏力,視物昏花,容顏憔悴,須發(fā)早白等。
方劑來源:《本草綱目》。
六.紅顏酒
原料:胡桃仁100克,紅棗100克,白蜜100克,酥油50克,杏仁50克,白酒3000毫升。
制法:將杏仁去皮、尖、與胡桃仁共研粗末,再與紅棗、酥油白蜜拌勻,放入酒中,密封浸泡20日后飲用,每日兩次,每次10毫升。
功效:養(yǎng)顏悅色,潤膚補氣。適用于面少華色,容顏憔悴,須發(fā)早白及肝腎兩虛所致的氣短,腰酸乏力等。
方劑來源:《萬病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