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煜宇
讀書并非所有人共同的樂趣,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我一看書就頭痛”。可是對于愛讀書的人來說,讀書永遠是人生的賞心樂事之一。即便是在如今的喧囂紅塵中,閱讀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一有機會就會沉醉于自己喜好的書中,夢著他們的夢,悲傷著他們的悲傷,快樂著他們的快樂。在他們眼中書籍確實就像“艷于西子”的故人,以至于“晨昏憂樂每相親”。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讀書人確實稱得上是真正的書的“癡情者”。
此類“癡情者”大致有三大特征,其一,抱有“為讀書而讀書”的目的;其二,善于選擇好書來讀;其三,讀后有較多的感悟。
抱著為讀書而讀書的目的去讀書,思想不易受到種種羈絆,在書中能夠自由馳騁;選擇好書來讀,就如同和風雅正派的老朋友交流,思想感情很容易融洽和諧;在這樣溫馨的氣氛中自然能夠從書中受益匪淺、感悟頗多,也往往能讀出書中的真諦??梢哉f他們是真正體驗到讀書樂趣、懂得讀書藝術之人。
河北大學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書評集《年年歲歲一床書——紅塵中的科學文化閱讀》,就是這樣一位“癡情者”在紅塵中讀書心得的真情告白。作者江曉原,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史、性學史專家,也是活躍在科學文化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書中所收錄的文章,是作者近三年來對所閱讀過的一些書的評價或介紹,也是作者“忙里偷閑”靜心讀書的心得。文章所涉書籍包括作者喜好的文學、藝術、科學史、性學、科學傳播諸方面。
人們常用“慧眼識珠”來贊賞一個人的鑒別能力,其實讀書評書,也需要具有這樣的能力。讀《年年歲歲一床書》則能體會到這一點。同樣是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很多人讀后只是看到李約瑟本人在中國科學史領域輝煌的一面,而江曉原讀后卻能窺出被人誤讀的另一面;從《西方科學的起源》,他讀出了中國古代有無科學論戰(zhàn)的實質及科學史研究的應有主旨;從《吝嗇鬼、潑婦、一夫多妻者》,他讀出了故事背后所隱藏的“虛構的真實”以及一夫多妻、情婦、婚外戀現(xiàn)象背后所隱藏的生物及社會的根源;如此等等。江曉原談書論文、品評古今、直抒胸臆,這些評論雖然只是一家之言,卻也視角獨特,言之成理。
書評的精彩之處不僅在于能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作者希望表達的東西,也在于使讀者了解品評者本人通過書評所傳達出的志向、情懷與希望。正因為如此,這本文集還可以看作是科學文化的“另類傳播”。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些文章以明白曉暢的語言,在評書的同時,也道出了江曉原對自己情有獨鐘的科學文化的獨特感悟。
當許多人為彩票中獎預測歡呼不已時,他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彩票中獎號碼沒有任何規(guī)律可循,預測的喧囂已經(jīng)成為一個偽科學的新品種;當媒體紛紛爆炒“偉哥”這個藍色神話時,他卻通過梳理從古代鳥卵到當代偉哥這一發(fā)展演變之歷程告誡人們:歡樂與痛苦,生命與死亡都是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一旦被打破,說不定就會闖禍;當處于邊緣、被許多人認為不入主流的科學史和科學哲學遭受各種各樣的沖擊時,他卻大聲疾呼:要駐守邊緣,為保衛(wèi)我們的生活方式而戰(zhàn)!
有歌云:“紅塵自有癡情在,莫道癡情太癡狂,沒有一番寒徹骨,難得梅花撲鼻香?!薄赌昴隁q歲一床書》字里行間所透出的芬芳,也是江曉原癡情于書,并為讀書甘愿忍受“寒徹骨”的結果。多年來,江曉原身居上海繁華之地,卻一味“按既定方針辦”,安心讀書。古人有馬上、廁上、枕上“三上讀書”,他有車上、廁上、枕上、網(wǎng)上“四上讀書”,在科學史與科學文化傳播領域辛勤耕耘,講學著書。早年他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劉兵的書作序,其中有稱贊劉兵之句云:“陋室之中,但見群書滿架;紅塵深處,偏能心如止水”,這也是他自己讀書生活的真實寫照——只是如今他的書房有兩萬多冊藏書,以及全套的現(xiàn)代化辦公、通訊設施,不能稱為“陋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