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志
至今,那棵樹依舊獨立在我的窗外……
那里曾經(jīng)有一排樹。年輕的綠裙,頗有些招搖地手拉手站成一排,歡快的沙沙低語在微風(fēng)中輕輕蕩漾……然而美好的東西似乎都過于短暫。就在那天夜里,一場暴風(fēng)雨席卷了小城,奪走了那些美麗的生命。破舊的磚墻倒了,碎磚狼藉中,被撕破的綠裙凌亂地倒在稀泥里……
小路上,只剩下了最后一棵樹。
我用憐憫的目光望著這孤獨的幸存者。經(jīng)歷了太多的滄桑,太多的磨難,如今,它變得如此安靜如此沉默,甚至連一句怨言都不說,孤立著像一位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我不知道樹能否真正理解這場厄運對它造成的后果,而我自己則是一個害怕孤獨的人……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平淡下來,出乎意料的是,那樹,竟也一點一點繼續(xù)生長起來。枝條殘破的地方,重新抽出了嫩芽,衰敗的舊葉隨風(fēng)去了,新葉又再次萌生……我驚訝于眼前這一生命了。它依然孤獨,可似乎從未想過自己會因無依無靠而脆弱而頹然老去。它安然地接受了孤苦的現(xiàn)實,又安然地延續(xù)著自己的生命——沒有悲哀,沒有自憐,一切似乎本該如此。它就這樣給我驚喜——多么執(zhí)著的生命!
我以為,人類的痛苦不外乎來自兩方面,一是外界的災(zāi)難,二是自身的困苦。而眼前的這棵樹,既不曾在風(fēng)雨雷電中倒下,也沒有在孤苦伶仃中失去生活的信念。假使將樹身換為人身,他是否也能像樹一樣以寬大的胸襟直面生活的考驗?
我讀樹,樹如書。生命的原理在樹的支脈中流動著最完美的詮釋,一葉一葉都寫著平凡而深刻的哲理。樹的安然,樹的執(zhí)著,樹的美麗,樹的智慧——這一切,善感的人們能否體察到?
葛靜雅薦自2006年3月27日《滕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