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沂江
[佳作展臺1]
我是誰?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自己是誰,還真可笑!但又有誰能知道自己是誰呢?
幾年前,我是一塊石頭,一塊普普通通的有棱有角的石頭。我和我石頭家族的成員們一起住在山頂,生活得很快樂。每天,我們都接受第一縷陽光的親吻,第一滴雨露的滋潤。白天,我們看云卷云舒,看鳥飛來飛去;夜晚,我們數(shù)星星,聽蟲子的鳴叫,困了,便進入香甜的夢境……
那個時候,我覺得天是那么的藍,云是那么的白,陽光是那么的明媚,空氣是那么的清新……
幾年前,我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天真可愛頑皮搗蛋的孩子。那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慣著我,順著我,寵著我(但是還好,沒有把我慣壞了,順壞了,寵壞了)。我的要求,他們盡量滿足;我的錯誤,他們盡量寬容。我獨立自主的個性也開始萌芽了。
那個時候,我覺得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生命是多么的可愛。
但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那天,我和我的朋友們正興高采烈地指點著天邊的那朵猩紅色的云彩,它襯著朝霞,美麗極了。這時,突然來了一大隊人馬,個個拿著磨得很亮的鐵鍬。于是,我與伙伴們一起被鏟進了有四個輪子的怪物里。
一路顛簸,我們來到了山下,又被那幫人鏟進了一個圓筒里。他們把那大腹便便的東西叫碎石機。在里面,我與伙伴們無休止地痛苦地旋轉(zhuǎn)著,直到暈頭轉(zhuǎn)向。出來時,我們都沒有了棱角——好似一個個蛋。
沒有棱角的石頭能叫石頭嗎?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了。幼兒園的老師親切和藹地告訴我:“小朋友要聽話?!毙W的老師怒氣沖沖地訓(xùn)斥我:“這么大了,怎么不聽老師的話呢?”在家里,媽媽則苦口婆心地開導(dǎo)我:“都這么大了,還不理解父母的苦心?!?/p>
那一天,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母校”。十個班竟有九個班的演講稿是吹捧母校是如何如何的好:學校是我的家,老師是我的父母,如此云云。而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獞?yīng)試教育的監(jiān)獄”。沒想到,我的演講得了最低分,盡管我的演講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言之有序,甚至氣勢如虹。
誰讓你是另類啦?
作為沒有棱角的石頭,我被鋪在了人造的海底世界里。
一條很好看的金魚從我的身邊游過。她問我,你是誰,從哪兒來。我說,我從山上來。然而關(guān)于第一個問題,我是無論如何不能也無法回答她的。因為,我也不知道我是誰。
從此,本為小孩子的我,整天像個大人。
【模擬評分】
基礎(chǔ)等級48+發(fā)展等級7=55分
【評分依據(jù)】
圍繞話題,小作者找到石頭被磨去棱角與“我”失去個性這兩件事情的相似點,采用片斷組合的并行交叉結(jié)構(gòu)法,主體部分分兩條線,將兩個片斷拆解分敘,縱向照應(yīng),橫向?qū)Ρ取獦?gòu)思巧妙。以“石頭被磨去棱角”的“象”輝映“我失去個性”的“象”,從而承載“有棱角的我,才是真正的我”之“意”——新穎而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