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又稱重言,是將兩個形、音、義完全相同的字連接在一起,用以摹寫人或物的某種情態(tài)、形態(tài)、聲音、顏色等的修辭方式。它是漢民族語言的特殊表達形式,在我國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極早。《詩經(jīng)》305篇,有105篇運用了疊字;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列舉了《詩經(jīng)》運用疊字來描寫景物的語句:“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漉漉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疊字的運用可謂“皎日慧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并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p>
古詩詞中,疊字修辭大致有下列四種類型:
1.擬聲
疊字構(gòu)成的象聲詞,摹擬外物復雜萬千的聲音,造成和諧動聽的音樂美。如《詩經(jīng)·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用“丁丁”摹擬砍樹的聲響,用“嚶嚶”摹擬悅耳的鳥叫;《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用“嘈嘈”摹擬大弦的粗重聲,用“切切”摹擬小弦的輕細聲。點綴幾個疊字,就使聲音變得具體真切。
2.表時
《孔雀東南飛》中“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痹谶@些表時間概念的疊字中,有的為某一具體時間如“晻晻”;有的為每時、每夜如“時時”、“夜夜”;有的則為不確定的較長時間如“久久”,給人不同的時間概念。唐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詩中“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四組疊字的運用,使詩呈現(xiàn)回環(huán)往復的聲韻和深遠的時間意識,聲情并茂,情理并生。
3.摹狀
疊字常用來摹寫事物的狀態(tài),如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澳毙稳菟镆黄曇吧n茫;“陰陰”描寫夏木茂密,意境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再如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蝶舞翩翩不止,黃鶯恰啼時的動態(tài)美、聲音美和新春之際,落盡枯枝見花蕾的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藉疊字的貼切自然而生意撲面。
4.寫情
所謂寫情就是重在描寫各種復雜的情思或感觸,張若虛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短暫的人生與永恒的江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流露的是一種傷感情緒。白居易“離離原上草……萋萋滿別情”?!半x離”寫春草茂盛,“萋萋”寫離情殷殷。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蹦赣H的細針密線和種種擔心,互為表里,字少而意深,言重而意永。李清照《聲聲慢》,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了七組疊詞,描繪了沉郁孤寂悲涼的心情,這首詞運用疊字恰到好處,成為千古絕唱。
作為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方式,疊字若用得貼切自然,可收到奇異的藝術(shù)效果。恰到好處地使用疊字可增強作品的形象美、音樂美和意境美。
一、增強形象美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痹娭杏昧肆M疊字生動地描寫了織女的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了牛郎與織女之間相望不得相聚的悲愁及遙遙無期的等待心情?!疤鎏觥睂懫溥b遠之狀,織女與牛郎之間相隔甚遠;“皎皎”摹織女貌光亮,喻其美麗;“纖纖”繪其纖細小手手形的美麗;“札札”擬織布機的聲音,形容織女正在勞動 ;“盈盈”形容水滿透明的樣子;“脈脈”用以寫情,含情凝視的樣子。六組疊字分別從形、色、聲、情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描摹,有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盡在不言之中?!肚嗲嗪优喜荨罚骸扒嗲嗪优喜荩粲魣@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同樣也連用了六組疊字生動地刻畫了閨中女子艷麗多姿,風采照人的形象。
二、增強音樂美
著名文學理論家郭紹虞說:“漢語具有特殊的音樂性?!悲B字更是如此,疊字具有悅耳動聽,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的特點。當作者把疊字訴之于筆下時,不僅會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同時也帶來了聽覺上的美感,因而具有音樂美。
如唐代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如春?!蓖ㄆ烤渚涫锥加茂B字,借助于音節(jié)的復沓,使人讀起來感到和諧連貫 ,一氣盤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整齊劃一,把本來分散的山、水、風、雪、境、情,組織成一個整體,回環(huán)往復,連綿不斷,增強了詩的音樂美。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鄙畛翆拸V宏亮的大弦發(fā)出了仿佛是一陣急雨來臨時的“嘈嘈”喧鬧之聲;輕柔急促悲切的小弦則好像是兩人之間正在“切切”私語,大弦小弦兩種音響交錯一起音調(diào)合鳴,就產(chǎn)生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亮動聽的音響效果,美妙的琴聲變得具體可感,讀來給人以跌宕起伏的詩情美和音樂美。
三、增強意境美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能使讀者沉浸在其中的想象世界,古典詩歌特別注重創(chuàng)造一種美的意境,我們欣賞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應當用心感受,進入這種美的意境,喚起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和詩人的思想情緒產(chǎn)生共鳴,獲得對宇宙和人生的新理解、新感悟。
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離別的時刻,就連那籠罩頭上的云霧也似乎變得濃重而陰晦了。“沉沉”表面看是寫景,實際上寫的是沉痛的離別之情,可謂“余恨無窮,余味不盡?!倍鸥Φ摹兜歉摺分小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疊字是我國古代文學語言寶貴的修辭傳統(tǒng),形式簡單又有助于生動形象地描摹人或物的各種具體情景,可以加強感情色彩,美化聲律韻味,增強詩歌的形象美、音樂美、意境美,取得極佳的表達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寧子.以少總多 情貌無遺——疊字的描摹作用.語文月刊,2000.
[2]候守斌.疊字的藝術(shù)魅力.語文月刊,2003.
[3]江建高.唐詩疊字妙用略析.語文月刊,2005.
[4]王炎.談《孔雀東南飛》中疊字的修辭特征.語文知識,1990.
(浦愛立,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