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蘆丁、膽堿、黃酮甙、胡蘿卜素、多種氨基酸及鐵、鋅、鈣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此外,柿葉具有抗菌消炎、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潤肺強心、鎮(zhèn)咳止血、抗癌防癌等多種醫(yī)療保健功能。
一、柿葉茶
柿葉茶的加工工藝為:柿葉采收→選樣、修整→清洗→瀝干→漂燙→冷水浸泡→烘炒與熏蒸→曬干→切碎(0.5~1.0厘米)→包裝→成品
1.采收
柿葉的采收期以7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宜,因為這時期的柿樹已經進入三次生長期,柿果已坐牢,柿叫一較大且厚,這時采葉不但不影響果實生長,反而有利于通風透光。
2.選擇與清洗
柿葉采收后要進行選擇與清洗。挑選葉厚、微黃、無蟲害、無霉斑、無機械損傷的柿葉,用剪刀剪去葉柄,只留下葉片。用冷水洗去葉片上的泥沙和雜質。如果洗不干凈,可用稀堿液清洗以去除葉片表面的附著物,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去除葉片表面水分。
3.燙漂與冷水浸泡
柿葉在70~80℃的熱水中熱燙2分鐘,以去除柿葉的苦澀味。將熱燙后的柿葉立即置于pH=7的軟水中浸泡3~5小時,在浸泡過程中每隔1~1.5小時翻動一次。浸泡至以用手檢查覺得柿葉組織中的一些膠質基本軟化為度。
4.烘炒與熏蒸
將撈出瀝干的柿葉進行揉搓,把柿葉揉搓成棒狀,揉搓時可將其撕開,撕成的葉塊大小要均勻,這樣揉搓的柿葉既均勻又無碎末。將搓好的柿葉,置大鍋中烘炒,烘炒時注意炒熱、炒勻,防止炒焦、炒糊。然后往鍋中加適量的水,以水滲入柿葉但不滴水為宜。邊加水邊攪拌,加好水后.立即蓋好鍋蓋進行熏蒸,熏至柿葉有香味時,便為初制品。
5.曬干
將熏蒸后的濕柿葉攤放在陰涼通風處以脫除水分。晾曬時嚴禁陽光直曬,以免破壞養(yǎng)分。晾至半干時輕輕揉搓成茶葉狀,再晾干。也有不進行烘炒和熏蒸,直接將柿葉從冷水中撈出曬干,然后再切成0.5~1.0厘米即為成品。柿葉茶一般采用自然晾干,也有先晾至含水量20%左右,然后在120℃下烘干。
6.包裝與儲存
將制成的柿葉茶經化驗鑒定、分級包裝后,入庫保存。儲藏庫要求干燥通風,切忌受潮。柿葉茶在室溫下攤放6個月,其維生素C幾乎全被破壞損失掉;而采用包裝儲藏6個月的柿葉茶,其維生素C的保存率達到81.1%。(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林嬌芬 林河通 陳紹軍 趙云峰郵編:3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