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毛龜是高級觀賞兼藥用動物,早在明代《本萆綱目》中就有介紹。培育綠毛龜成功的主要關(guān)鍵是藻種選擇的正確與否。因此,在培育綠毛龜之前,首先要了解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何物。
經(jīng)科學(xué)工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基枝藻和龜背基枝藻,也就是說所謂的綠毛龜即在龜體上附生基枝藻或龜背基枝藻所形成的產(chǎn)品——動植物寄生一體而成。這種藻隸屬于綠藻門、綠藻綱、剛毛藻目、剛毛藻科。
自然界中生長菪數(shù)千種薄,它們當(dāng)中有許多品種也能附生在龜類背甲上。但有些藻絲細小而脆,有的藻絲體幼體時附著生長,但后期過漂浮生活,用手一摸或漂洗綠毛龜時一碰即掉落,這些藻均不宜培育綠毛龜用。因此,在選擇藻種過程中,正確地鑒別藻種是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F(xiàn)將肉眼鑒別基枝藻、龜背基枝藻與其他絲藻的特征介紹如下:
1.基枝?。涸弩w顏色深綠,似水中翡翠,是一種絲狀體,厚實,用手扯不易斷裂,用力扯斷時有響聲,如幾十根一起扯,非得用大力氣才能扯斷。手摸藻體有粗糙感,沒有分枝或分枝僅在藻絲的基部,分枝直出,硬,向上漸細,上部寬50~120微米。曬干的藻體在光線下用放大鏡觀察有點狀閃閃發(fā)光現(xiàn)象。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少。
2.龜背基枝藻:藻體深綠,除與基枝藻大部特征相司外,另外主要是直立絲狀體,僅基部固著部分有分枝,主枝下部寬12~20微米,上部寬35微米,胞壁厚。分層、分布廣。
3.其他絲狀藻:顏色嫩綠、黃綠色或綠色帶黑,手摸藻絲有光滑并略有粗糙感。有分枝或分枝較多,多數(shù)在藻絲上部。藻絲較細、柔軟、易拉斷,長在龜體上易飄忽浮動,一洗即掉。
基枝藻、龜背基枝藻常分布于江、河、湖、溪、潭及澗中,但數(shù)量較少,而山區(qū)溪流的石塊上、瀑布下游邊常有生長,水中的木樁、河埠、船體等處的水線以下部位附生較多。
如果沒有好的藻種是培育不出好的綠毛龜來的,但如果沒有好的墓龜也培養(yǎng)不出商品綠毛龜?shù)摹D壳笆袌鲎钋武N的是以黃喉水龜作基龜?shù)木G毛龜,并且出口國外,售價不菲,高達上萬元一只,低則數(shù)百元一只。綠毛龜不僅是中藥材,而且是動物工藝品,前景看好。(浙江海寧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 蔣衛(wèi)月 郵編:3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