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神話人物,因其剛正不阿、神通廣大和機智幽默,歷來備受青少年的青睞,成為許多中學生朋友心中的“偶像”。然而,最近外國大片《哈利·波特》搶灘中國,以其獨特的魅力引發(fā)了一場“電影狂潮”,大有挑戰(zhàn)中國傳統(tǒng)神話人物之勢。
那么,究竟哪個人物更具魅力,在中學生中更有影響力呢?
1
楊小青 喜歡孫悟空,是因為他具有一種殘缺美。只聽見一陣驚天地、泣鬼神的巨響,一只石猴在亂石飛沙之中躍然而出。似乎就在這一聲巨響中,已注定了他與眾不同的傳奇人生。不用言明便知他乃人人皆知,人人皆愛,人人皆敬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他頑皮好動的性格讓人開懷大笑;他斬妖除魔的決心讓人敬佩;他尊師護友的精神讓人感動。然而,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笨v使他有七十二變,身懷高超技藝,他依舊是殘缺的,他狂妄、自大、急躁,在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上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烧撬臍埲彼凵涑龅墓饷⑸钌畹匚宋覀?,也正是他的殘缺讓我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
2
石天 我去看《哈利·波特4》并非一個計劃中的選擇——我不是“哈迷”,走馬觀花地看過幾頁書,覺得枯燥看不下去;影碟瞄過幾眼,覺得冗長看不下去。雖然《哈4》不是我的那杯茶,我卻始終相信,凡走紅的東西,總有它紅的理由。于是就很偶然地走進了影院,看了《哈4》,精彩嗎?精彩!大屏幕將每一個特效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1.7億美元不是白花的。但除此之外,《哈4》還有什么?驚心動魄,但只是一瞬間,只是數(shù)萬美元打磨成的一個鏡頭撲過來的時候,瞬間下意識地暫停呼吸,卻沒有余味。說到底,《哈4》不過是魔法世界搭救落難小孩,從受人欺侮到身懷魔法,從默默無聞到天賦使命——這種想象力并不比一夜暴富之類的期待更加壯闊。沒有叛逆精神,沒有與宿命對抗的沉重和抱負,我很難理解為什么《哈4》能這樣紅遍全球?
3
高朱齡 初見孫悟空,是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候的我會被孫悟空滑稽的面部表情逗樂。我羨慕他可以七十二變的本領,欽佩他能夠騰云駕霧的高超技能,也渴望能和他一樣一個跟頭翻到九霄云外,也希望得到和他一樣的火眼金睛。從那時起,孫悟空就在我小小的心靈上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長大一些后,央視一套又開始重播《西游記》,孫悟空已不再是那個可以逗得我哈哈大笑的大猴子,而是一個神,一個代表正義、勇敢、疾惡如仇的神;一個斬妖除魔的神;一個堅強的神;一個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神。他手持金箍棒,打遍天下無敵手;他亮一亮火眼金睛,就可以看破所有的邪惡。他不是一個完美的神,偶爾會耍耍小孩子脾氣,偶爾會自夸自大,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領,但他仍是一個神,一個象征正義、勇敢的神!至少,在我心中他是如此。孫悟空匯聚了人們心中所要求的形象,他不但機智勇猛,而且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當唐僧氣憤至極要驅逐孫悟空時,他含著熱淚向師傅跪拜;當?shù)弥獛煾涤须y時,他雖外表沒有表露什么,但內心卻心如刀絞般的心痛。想今天,又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呢?自古忠孝難兩全,但孫悟空明智地選擇了忠與義,他寧愿被師傅誤會也不愿泯著良心做背信棄義的事來博取師傅的歡心,試想如今,又有誰能及他的十分之一?所以我欣賞他——孫悟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物。
4
周旭 有些事情只能是內心所向往的,而一旦在某種東西上追尋到它的影子,就會深深地陷入其中,就像看《哈利·波特》一樣,哈利他沒有《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萬般本領,他沒有阿凡提的聰明才智,他沒有奧特曼的那種威武和遙不可及,他的平凡、勇敢、真誠,讓我看到了埋藏在人心底的美,一種不可阻擋的崇拜便油然而生。
誰說《哈利·波特》缺乏深度,缺乏想象力?其實,它的內涵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當羅恩、赫敏、哈利聽說魔法石的神秘時,他們同樣有著兒童的那份好奇心,只是比我們多了一份探求精神和一份執(zhí)著。尋找魔法石的路途充滿了危險和不可思議,當?shù)暨M被施了魔法的珊瑚中,且被緊緊勒住時,他們沒有絕望,而是靠著團結和冷靜的思考,用手中的魔棒為自己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當三人成為棋盤中的棋子,只有用生命作為賭注,才能戰(zhàn)勝面前強大的對手時,羅恩為了哈利能順利通過,毫不猶豫地在最后一步棋中,向前跨了一步,引誘敵人,這種深厚的友誼在讓人感動的同時,還多了一份羨慕;當一杯毒酒、一杯希望擺在哈利和赫敏面前時,赫敏憑著平時博覽群書的所得,準確地辨認出了毒酒和希望,她堅定地把希望遞給了哈利,面帶微笑一口飲下了毒酒。我驚嘆,驚嘆她的智慧和為朋友而犧牲自我的精神,當哈利獨自面對比自己強大幾百倍的大巫師時,他沒有絲毫的畏懼。哈利從小就沒有父母,當大巫師告訴哈利,如果交出魔法石,就可以見到父母時,他臉上雖然有一絲的猶豫,但卻很快拒絕了,他毅然拿起手中的魔棒,忍受著額頭上傷疤的疼痛,憑著最后一股力量,挽回了魔法石。我折服了,我為他們三個人的友誼和勇敢而折服?!豆げㄌ亍窙]有直接講述枯燥的道理,而是通過生動的情節(jié),遵循我們同齡人的思維,讓我們自己體味出智慧+勇敢+團結+正義=成功的真理,讓我們學著勇敢地去面對困難,去珍惜愛我們的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是對哈利·波特的崇拜,還是對孫悟空的敬仰,都凝聚了中學生理性的思考。我們看到,中學生已不再盲目地崇拜偶像,或許,這就是最使我們感到欣慰的。(湖北省枝江一中萬安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