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
其中“仁遠乎哉”和“笑人齒缺”兩句還比較好理解,而“上九潛龍勿用”一句單靠一般的文言文知識是難以解決的。此文多在初中作為經(jīng)典選入語文課本。初中學生學此課文,對此句沒有細究的必要。但學生如果問到這個問題,教師又是無法回避的。
“上九潛龍勿用”是《易經(jīng)》中的句子?!兑捉?jīng)》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占卜書,相傳“(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因此《易經(jīng)》又稱《周易》。該書對事物發(fā)展變化及應對措施的研究含有深刻的哲理,被視為我國文化的開端。《易經(jīng)》中有“乾”、“坤”、“屯”、“蒙”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與“——”兩種稱作“爻”的符號構成,由下而上,順序由六畫構成?!啊迸c“——”的屬性相反,“—”代表陽性,男、君、強、奇數(shù)等,象征積極的事物;“— —”代表陰、柔、女、臣、弱、偶數(shù)等,象征消極的事物。因而“—”用奇數(shù)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九代表,又稱作“九”;“——”用成對偶的偶數(shù)二、四、六、八、十的中間的六代表,又稱作“六”。卦的構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稱作“初”,最上方的位置稱作“上”。例如開始的乾卦,全部是剛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稱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又如第二卦的坤卦,全部是柔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稱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查《易經(jīng)》,“上九潛龍勿用”當為乾卦中“初九:潛龍,勿用”之誤。那么“初九”這一爻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知道,龍是我國古代最受崇拜的神秘動物,能夠三棲——潛在深淵,行走陸上,也能在天空中飛騰,具有變化莫測、隱現(xiàn)無常的性格。而乾卦中此爻說明目前是龍的潛伏期,即“潛龍”?!拔鹩谩笔钦f還不能發(fā)生功用或采取行動,但也有“具有潛在的力量,不可預測,難以限量”的意思。這一爻說明:在潛伏時期,應當隱忍待機,不可妄動。和我們常提的“韜光養(yǎng)晦”是同義語。
學識淵博的魯迅先生把“初九潛龍勿用”寫作“上九潛龍勿用”大概是有意的,魯迅先生在文章中順手引用,反襯出強逼天真幼稚的孩子們讀這類“天書”的可笑??陀^地說,《周易》包含的哲理是博大精深的,后人將之視為占卜書是狹隘的。像“否極泰來”這樣具有辯證法思想的成語就源自“否”“泰”兩卦。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出自“乾”“坤”兩卦中——“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像“勞謙君子,有終,吉”,用“現(xiàn)代化”的語言解釋就是:辛勤工作,謙虛謹慎,道德高尚,就會有好的人生結局——這哪里是“占卜”呢?這分明是在告訴人們深刻的人生哲理。
(桑文彬,山東泰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