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因為賭博而弄得妻離子散、破產(chǎn),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員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要協(xié)助病態(tài)賭徒戒除賭癮其實不難,對酒癮有一定抑制作用的藥物——納美芬(NaImefene),在壓抑賭癮效果上同樣顯著。
在臨床實驗中,207位病態(tài)賭徒分別被安排在15家醫(yī)療中心接受治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2/3的病人在接受了4個月的納美芬藥物治療后,病情出現(xiàn)明顯改善,覺得賭博不再像以往那樣可以激起無比興奮,也并非難以抗拒。目前,研究員正在進行另一項臨床實驗,希望可以找出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適當劑量。
研究員指出,賭癮是源于腦部的生物作用,納美芬不但可以干擾腦部的興奮反應中樞,而且也間接影響腦部支配回報感覺的多巴胺系統(tǒng)。但研究員強調(diào),納美芬治療賭癮只屬于試驗階段,率領研究的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精神病學家格蘭特也說:“研究結(jié)果可以為那些病態(tài)賭徒帶來新的希望,納美芬配合傳統(tǒng)的精神病學治療,效果或許更佳,但它并非靈丹妙藥。”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努力嘗試,用精神病學以外的其他方法來治療病態(tài)賭徒,但其中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賭徒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好賭是一種病態(tài),需要接受治療。格蘭特說:“賭博的弊端可以使人破產(chǎn)、離婚、坐牢……但不可否認,賭博本身可以令人十分享受,所以很難令病人持之以恒接受治療。”
(周艷編譯自《洛杉磯時報》)
海外星云 200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