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器囊腫多見于肝、腎、胰及女性卵巢等部位,如多囊肝、多囊腎、胰腺假性囊腫、卵巢巧克力囊腫等。以往多主張定期隨訪觀察,必要時手術切除或實行引流療法,創(chuàng)傷大、復發(fā)率高。對臟器囊腫的保守療法預后很差,口服藥物不能消除已形成的囊腫,也不能阻止其生長。注入無水酒精療法雖然有效,但其刺激性過強,病人反應多,囊內出血滲出,損傷周圍組織,吸收閉合慢,而且易復發(fā)。
河北省第七人民醫(yī)院囊腫介入治療課題組與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承德醫(yī)學院協作,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首創(chuàng)組合硬化劑序貫式治療,治療臟器囊腫取得良好效果。據課題組安樹章主任醫(yī)師介紹,該方法治療藥物采用組合配伍硬化劑,在超聲波引導下經皮膚穿刺,先抽盡囊腫內液體,再序貫注入適量硬化劑,使囊腫內壁上皮分泌細胞固定硬化,失去分泌功能,達到使殘液逐漸吸收,囊腔逐漸縮小閉合,防止復發(fā)的目的。在他們治療的近千例臟器囊腫患者中,最大的肝囊腫直徑23厘米,腎囊腫19厘米,腎上腺囊腫9厘米,卵巢囊腫15厘米,胰腺假性囊腫16厘米,均取得良好療效。而且對囊腫內感染,囊腫內出血等也顯示出獨特效果。
據介紹,介入硬化治療臟器囊腫屬部定向治療,不損傷周圍其他臟器組織,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限制因素少、康復快、費用低、不易復發(fā)等優(yōu)點,未見并發(fā)癥發(fā)生。
子母鏡口中取出膽結石
膽結石是一種人群發(fā)病率較高的常見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取石,患者創(chuàng)傷大廣陵復慢,治療費用高。體外碎石及微創(chuàng)取石對適應證要求嚴格。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引進國際最新技術——子母鏡下碎石,為膽石癥的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可選方案。
日前,56歲的金某,成為首位子母鏡手術的受益者。金某反復上腹痛1個多月,檢查發(fā)現一鵪鶉蛋大小的結石將膽總管堵得嚴嚴實實。按常規(guī),如此大的結石只能外科手術治療。在采用子母鏡碎石時,醫(yī)生先把母鏡(十二指腸鏡)通過患者的口腔、食管、胃部,直至十二指腸降部的膽總管開口處,然后將子鏡(膽管鏡)伸入膽總管,巨大的結石清晰顯現在電視屏上。醫(yī)生再用激光光纖直接對準結石,連接激光碎石機,使結石破裂。醫(yī)生隨即取出膽道鏡和激光光纖,插入導絲,用網籃將結石從口中順利取出,整個手術只用了30多分鐘。
據介紹,適用子母鏡不僅能從口中直接取石,還可以清楚顯示膽胰管占位性病變,準確鑒別膽胰管的良性或惡性疾病,并同時開展取活檢、安放支架和電凝消融等治療。
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衰
自2001年以來,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已完成200例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衰技術,最長追蹤超過2年,預后效果顯著。心衰的年死亡率由20%~40%下降為0.5%,引起國內外醫(yī)學界的關注。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嚴重階段或終末階段,它吞噬人的勞動與生活能力,隨時置人以死地,被預測為21世紀最嚴重的流行病。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計年平均死亡率高達20%~40%。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副院長高恩民帶領醫(yī)務人員,探索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心衰,證明干細胞在誘導劑的作用下,在體外能分化成帶有心肌橫紋潤盤結構(為心肌所特有)的心肌樣細胞。反復的動物實驗也證實,在大鼠的心肌切片中,移植后的干細胞確實在梗死區(qū)存活,并且表達了心肌特異性蛋白。臨床應用證實,干細胞移植術后兩周,患者癥狀明顯改善,4周后壞死的心肌復活,缺血現象明顯改變,心功能由四級上升為一級,雙下肢浮腫明顯消失??祻秃竽軓氖乱话愕捏w力勞動,生活愉快。
據悉,法國岡城大學醫(yī)療中心、美國LDS大學、美國NIH等國外醫(yī)療及科研機構相繼與該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干細胞治療心肌壞死的療效、方法及機理。
(魏妍平 楊振嶺)
抗癌新藥有助餓死腫瘤
據報道,在清華大學合作參與下,煙臺麥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經過6年的探索,成功研制了重組人管內皮抑制素注射液,已被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為生物制品一類新藥。這是世界上首個血管內皮抑制素抗癌新藥。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JudahFolkman教授提出了“餓死腫瘤療法”理論,即通過阻斷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切斷腫瘤營養(yǎng)供給,達到抑制和治療腫瘤的目的。血管內皮抑制素蛋白具有“餓死”小鼠腫瘤,而且不產生耐藥性的顯著功效。1999年底,國內在世界上首次將血管內皮抑制素大規(guī)范成功復性,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改變血管內皮抑制素的氨基酸序列,使其藥用性能和療效得到顯著提高。該研發(fā)項目先后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和“863”計劃課題,其中多項自主創(chuàng)新已分別申請國家及國際發(fā)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