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認識龐榮瑞校長已有多年,由于參加了他所在學校的一些活動.并就學校管理問題與他深談過多次,故對其關于學校管理的思想有較深的了解。從這里刊登的幾篇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領導的兩所學校在當?shù)囟加泻芎玫目诒?,在江蘇省內外也有較高的知名度。一個農村學校的校長,憑借自己的多年努力和對學校管理的深刻理解,在沒有外來經費支持的情況下,創(chuàng)辦了一所投資8000多萬元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并且辦得如此成功,的確令人佩服,故在此稱他為“成功的實踐者”,應當說完全恰如其分。
每個成功的校長,必然有其獨特的管理見解,而且這些見解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能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取得成效,我們姑且把這些見解稱為學校管理的智慧,龐校長自然也不例外。
民主和紀律,自由和規(guī)范,這一對矛盾如何處理,歷來是校長們在管理學校的過程中頗感頭疼的問題。毫無疑問,學校需要規(guī)范管理,需要嚴格,這也是依法治校的表現(xiàn)之一。但是,當一所學校發(fā)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過于嚴格的管理,必然帶來其副作用,如工作氛圍壓抑沉悶,學校缺乏生機,教師沒有工作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等。教師工作的特點之一就是非重復勞動,每堂課,每篇課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的教育,都需要不斷進行探索、改造和創(chuàng)新。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相對寬松自由的工作環(huán)境。龐校長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也巧妙地處理好了兩者的關系。因此,嚴格而自由的管理思想,可以說是其管理學校的智慧之一。
有所為有所不為,讓每一個管理層都在思考,都去發(fā)揮其工作責任心和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龐校長管理學校的智慧之二。在很多學校中,校長的個人意見成了領導班子的意志,也成了全體教師的共同行動準則,這種現(xiàn)象與其說是學校管理的“有序化”,不如說是學校管理的悲哀。因為它僅僅展示了校長個人的領導能力,卻無視和壓抑了學校中其他人的思想和智慧。從龐榮瑞校長提供的管理案例看,他的管理智慧就在于他善于集中他人的智慧,他把原本屬于自己的權力,毫無保留地授予別人,這不是因為他工作精力不濟,或是怕承擔責任,而是他覺得,通過權力的分散,讓更多的管理者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更多人的智慧變成學校群體智慧,這才是真正和有效的管理。有了這一見地,所以才有了他的“三不管”和“三管”,以及他對“級部”管理的強化。他推進的微型團隊建設,也是想把隱藏在教師心中的智慧挖掘出來,變成學校的共同財富。他用實踐詮釋了他對管理的理解:“讓別人產生自己的思想并支配自己的行動。”的確,在管理實踐中,無論企業(yè)也好,學校也好,讓下屬按自己設定方案進行程序化操作,這并不困難,但要下屬具有思想并能轉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這就具有管理的挑戰(zhàn)性了,而龐校長能做到這一點,恰恰體現(xiàn)了作為一個管理者的高度的管理智慧。
我特別欣賞龐榮瑞經常提到的三句話:“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創(chuàng)造適合教師發(fā)展的管理”、“創(chuàng)造適合學校發(fā)展的文化”。我覺得龐校長是有教育理想的,他在追求著本真的教育。我對他有時在一些文章中表達對現(xiàn)行教育的擔憂與困惑表示深切的理解;我又覺得龐校長是非?,F(xiàn)實的,他了解教師的心態(tài),他在用一顆智慧之心去認真地把握管理的脈搏,追求著管理的真諦。中國教師報專訪他的時候,稱他的學校管理是“另類的管理”。我覺得正是這種“另類管理”,給世人很多啟發(fā),為世人描繪出其無限的發(fā)展?jié)摿兔篮玫墓芾碓妇啊?/p>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