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妍玲
6年間,她做了BBC英國廣播公司駐北京的副制片人,發(fā)起成立了世界援助盧旺達的Never Again“永不”論壇,并一直兼任主席,還堅持傳播21世紀談話運動“The Muse”……80年代成功版本,該來點不一樣的了吧。
這的確不是一個普通的25歲現(xiàn)代城市女孩。對中國感興趣的年輕英國女孩,大多在北京上?!皩嵙暋?個月,領略一下遠東“異域生活經(jīng)驗”,接下來多半會重新投入熟悉的城市的生活懷抱。妙齡女子的花樣年華,哪里舍得下倫敦這樣的舞臺。
而博比從第一次來到中國,開始在成都學八卦、教英文,到不久前決定在倫敦和北京兩邊生活,來來回回居然已經(jīng)有了6年在中國的生活經(jīng)歷。這之間,她做了BBC英國廣播公司駐北京的副制片人,發(fā)起成立了世界援助盧旺達的Never Again“永不”論壇,并一直兼任主席,還堅持傳播牛津大學Thedore Zeldin教授的21世紀談話運動“The Muse”……年紀不大,名目卻不少。
“盒子”之外的溝通
第一次和博比吃晚飯,剛翻開菜單,她就遞給我份“Muse想了再說”的談話清單,我們省了點評比薩餅口味和“你的包真不錯,在哪買的”……一類的客套話,話題直接跳躍到Muse指定的“暢想問題”,諸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你體驗過哪些種不同的愛?”和“什么讓你真正恐懼?”……乍聽起來有交淺言深之嫌,但是仔細想想,日常生活里真正需要腦子比舌尖先行的對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一經(jīng)Muse清單引導,神交起來的喜悅的確令人暢快。博比鐘情推廣并在中國紀錄拍攝的“21世紀想了再說——The Muse談話”由牛津大學教授、“20世紀百名思想家”榜上有名的Thedore Zeldin倡導發(fā)明,力圖抵制“今天天氣很不錯”和“吃了嗎”的輕松愉快,提醒我們這些習慣了為了不冷場而忙著唇舌碰撞的現(xiàn)代人,關注人類交談的原本目的——溝通、自省、交流和啟迪 。
嚴格Muse意義上的聚會通常是把年齡、身份、背景、職業(yè)完全不同的人安排在一起,如同Blinddate一樣,在“談話菜單”的引導下把“想了再說”的對話進行到底。Muse清單生叫你打破常規(guī),如博比說的,試試“盒子”之外的溝通。結果可能不是駕輕就熟的輕松,卻的確是有趣有益的心理游戲體驗。
沒有技巧的溝通技巧
一起為拍攝紀錄片“平常愛”做街頭采訪時,又不小心從她身上學到了我們這個行業(yè)需要的看家本領:采訪溝通時沒有技巧的技巧。為這個項目,我本來做了一個嚴謹?shù)牟稍L計劃和清單:時間、地點、年齡、背景和職業(yè)……博比卻拉著我在北京胡同里狂走了兩個小時。20分鐘之內,她有本事說服在室外健身場沉默健身的70歲老爺爺暢談愛情故事。最終老爺爺居然感嘆“我連老伴都沒有告訴過……不過想想,不愛哪能過這么一輩子?”第一次聽70多歲的中國老人談到“情”字,居然不僅沒有不自然,還讓我們都不小心濕了眼睛。
接著博比又瞄上一個在后海邊上坐著獨自聽收音機的鐘點工模樣的阿姨。幾個微笑問好下來,阿姨居然也打開心扉,談起她兩次失敗婚姻,發(fā)表了“獨身挺好自由挺好”的肺腑宣言不算,我有生以來還第一次聽到河南口音的禪語:“我理想的愛,就像這海子里開的蓮花,走不近也沒什么,遠遠地看著,能期盼著也就夠了……”心下感動之余,也暗自承認我習慣的視野和采訪的方式恐怕永遠捕捉不到這樣的心聲。
也曾試著研究博比成功籠絡人心的秘訣,最終也不得要領??赡苁撬犎酥v話時別樣的投入和專注?這樣的一抹誠懇笑容?流利的漢語有些溫婉綿長的拖尾口音?或者可能又是年輕的好處?水晶般地招人喜歡,笑意里純粹得只有善良,不設防也就不被設防?
因為為BBC做中國當代“性”文化紀錄片,博比結識的一些中國“風云女性”,都悉數(shù)被請到了某著名網(wǎng)站的“女性主義”探討會上。我一看回放,居然鳳凰美女主持曾小姐、為博客文化力下汗馬功勞的木美女、80年代寶貝級女作家春姑娘都到了場,暢談了一番女權主義在中國是進步還是倒退了的問題。木美女好像強調了一下自己的雙性戀取向,結果當仁不讓地上了頭條娛樂。
博比談了些更籠統(tǒng)的人性化博愛取向,我不也得要領,但知道可以尊崇一下,不僅是出于對科班的尊敬(“兩性研究”和“愛”理論是博比在倫敦大學歷史專業(yè)的特修課)還因為我知道這個女人走的是實踐派路線,說到做到,有一副非同普通25歲女孩的胸襟。
有想法就有辦法
BBC上可通天、下可入地的工作內容和社交圈,雖然以每天十幾個小時工作量為代價,畢竟引來無數(shù)人的向往。剛剛過了25歲的博比最近卻毅然辭掉了這個記者圈里的黃金飯碗,開始了她自由職業(yè)的未知。
直接原因是可以被我們看作“理想主義到極點”的不智之舉——為了做更客觀的自由記者,也為了有時間全力發(fā)展Never Again“永不”論壇——這個她在4年前組織成立的非盈利性機構?!侗R旺達旅館》去年得了奧斯卡之后,這個國家內戰(zhàn)的殘酷和重建的困難重重似乎才得到人們的關注。而博比自從4年前在倫敦大學聽到受害者的演講并為獨立報寫完報道之后,就一直密切關注這個百萬人死于內戰(zhàn)的傷痕累累的國家。
她呼吁成立的盧旺達青年“永不”論壇,致力于聯(lián)絡全球年青志愿者討論解決民族之間矛盾問題,呼吁理解,忍讓和人性化和解的進程,得到很多其它世界救援組織的關注。終于,去年夏天在盧旺達協(xié)會論壇上,世界銀行行長也親自到會聲援,大大小小的善款也開始從四面八方斷斷續(xù)續(xù)涌入。多年的努力終于開始開花結果。
不過掌聲過后,平常生活還是柴米油鹽的。自由職業(yè)有些動聽,也有些逆耳,畢竟“自由”就宣告了“代價”。不僅僅是收入,這樣的新生活也是對個人身份和前途的挑戰(zhàn)。只能套用前輩古語,“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想法就有辦法)。
后記:
博比剛剛在倫敦注冊的獨立紀錄片制作公司,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為英國第4頻道供片。靠的就是她的一支筆,一臺DV機,和一群同業(yè)和前輩的鼎力支持。天時的年紀,倫敦北京兩地的地利,加上自己和而不同的魅力,為什么不呢?80年代成功版本,該來點不一樣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