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看到一些人取得了如何如何驕人的成績,獲得了如何如何重大的獎項,做出了如何如何的驚天動地的大事而自嘆不如。從而斷論:自己的確是太平庸太凡夫俗子了,于是便產(chǎn)生了自卑感,覺得事事不如人。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為此而嘆息。大千社會,蕓蕓眾生,人與人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我們不可能事事都做到最好,但我們能追求卓越。我們個人的能力有限,如何才能讓自己不留下遺憾呢?答案是:做到問心無愧。
所謂問心無愧,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即“問問自己的內心有沒有遺憾與羞愧”,從深層意義上來說,即有多大勁使多大勁,把自己所有潛在的能力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不留一絲余力,做到?jīng)]有任何遺憾。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所說的“盡吾志,可以無悔矣”,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一個人如果有一分鐘做5道題的能力,而他只在一分鐘內做了4道,他就是失敗者;而另一個人在一分鐘內只能做一道題,而他在一分鐘內完成了一道題的任務,這就是問心無愧,他依然是成功者。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預賽中,一位南非選手在所有的選手都游完全程后依然剩下半程沒游,但他咬緊牙關,拼盡全力去完成全程。此時,全場觀眾都起立為這名選手令人欽佩的風格及對比賽的熱愛,而報以熱烈的掌聲。對于他,比賽結果已不重要,因為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問心無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地對待每件小事,那樣,我們所有生活中的挫折都會象紙老虎一樣不攻自破,因為我們懂得了“問心無愧”。做到問心無愧,你就是最棒的。
點評:小作者從平常人都有的自卑心態(tài)著筆,告誡人們沒有必要自卑,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即可。然后詳細闡述了什么是“問心無愧”,而且用了典型的例子加以佐證,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整篇文章說理透徹,娓娓到來,如話家常,相信很多有自卑心態(tài)的人,看了這篇文章后,會走出心里的陰影,邁進春光明媚的天地。
(劉天旭 山東省泰安市第一中學指導教師:蔡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