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快訊
兩會健康直通車
3月的北京,春風撲面,百花盛開,正值兩會在京召開。其間,不少代表們參加了洪昭光教授的健康講座,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更要珍愛生命,關注健康。
讀者來信1
我是從2004年開始訂閱《藥物與人》雜志的,幾乎每天都要翻看。生活中受到疾患困擾,我就翻雜志來尋找良方,效果很好。雜志對季節(jié)養(yǎng)生、飲食、鍛煉等都介紹得特別詳細,貼近生活。我認為《藥物與人》雜志是我們現(xiàn)代生活的健康指南。
2006年雜志第1~2期的內(nèi)容我不喜歡ED這類文章,也許我是保守型人的緣故。其實光有貼心提示就夠了,如果有誰想了解這方面的需要,可以專門把相關資料和知識提供給他們,我認為這樣比較合適。
我認為,《藥物與人》適合各年齡段閱讀,它可謂是現(xiàn)代送禮和關愛子女、親人、友人、同事健康的最佳方式。
遼寧 孫克瑛
編輯答復:謝謝孫克瑛讀者的來信,我們會根據(jù)讀者的寶貴意見進行調(diào)整的。另外,當您受到疾患困擾時,雜志給您提供的只是疾病常識,建議您還是要及時去醫(yī)院與醫(yī)生作進一步的溝通,以確定診斷方案。
讀者來信2
我認為《藥物與人》雜志對我們老年人很有用,它能指導我們?nèi)绾涡腋6冗^晚年,怎樣調(diào)理自己的精、氣、神,讓時光過得更加有意義,不白來一世。
我覺得每篇文章都比較好看,我想:如果我在青年時代能夠看到這樣的文章,我相信我的身體會很棒。在此感謝雜志編輯們的辛勤勞動,給我們帶來如何過好每一天的知識。
我想我應該做點什么,來向我身邊的人們宣傳這本雜志,讓更多的人了解并能看到這本雜志,讓這本雜志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我的這種想法不知妥當否?
北京 李淑貞
編輯答復:謝謝李淑貞讀者的來信,我們也充分理解您的好意。如果您能從雜志中受益,那就把您所獲得的健康知識與周圍的親人、朋友、鄰居一起分享吧,這就是您對我們的最大支持。分享健康,分享生活,分享快樂,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謝謝您!
更正啟示
2006年第3期《尿里有糖就是糖尿病嗎?》一文,第一段專家解說“腎小球回吸收糖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血糖濃度太高,腎小球就不可能全部回吸收”中,腎小球應為腎小管,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