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趕鴨子上架”來描繪強人所難,讓他人做力不從心的事。是啊,在人們眼中,鴨子往往是“笨拙”的:肥胖的身軀,走起路來左搖右擺;它怎么能“上架”呢?可是,你怎么也不會相信竟然還有一種鴨子不僅能上架,而且能上樹,這種鴨子叫做“秋沙鴨”。它們選擇天然樹洞作為它們生兒育女的窩巢,真可謂高高在上。
長白山區(qū)的4月,天氣尚未轉(zhuǎn)暖,中華秋沙鴨(秋沙鴨的一種)便急忙從溫暖的南方趕回這里,聚集在茂密森林的小河中,成雙成對地追逐、戲耍,選擇自己中意的“伴侶”,不久就訂下“婚姻”,一同飛到溪旁的大樹上,選一適宜的樹洞,布置它們的“家”。這時雄鴨很機警,它匆忙地出入幾個樹洞,布下“迷魂陣”,使它們的敵人一時弄不清究竟哪個樹洞才是它們真正的巢,借以保護“家庭”的安全。但它又很“無情”,“蜜月”一過,就撇下獨自在巢內(nèi)孵卵的雌鴨,不但不去替換,就連雌鴨的饑寒冷暖也不去過問。雌鴨性情溫和,任勞任怨,饑渴時,就趁中午氣溫較高的時候,飛出洞外,匆忙地找些魚蝦和昆蟲吞下去,然后便急速返回洞中。一個月過去后,小生命相繼問世,雌鴨雖然累得筋疲力盡,但內(nèi)心卻高興極了。它爬出洞口跳下樹來, “嘎、嘎”地召喚著孩子們。小鴨聞聲后,一個個從10多米高的樹上勇敢地跳下來,跟隨著它們的鴨媽媽,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小鴨天生就有一手高超的潛水本領(lǐng),遇有危險時,一下子就鉆入水里,動作十分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