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風云浙商
2005年度,是誰站在600多萬浙商的最前列?是誰引領浙江經濟的方向?2006年1月17日晚,有一位女性走上了 2005年度十大“風云浙商”的頒獎典禮臺。
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光。
組委會給她的評價是:從遙遠的“雞毛換糖”年代到今天的國際大舞臺,這位鄉(xiāng)村女孩完成了從一個小商販到企業(yè)家的轉化,組建義烏財團登陸上海灘;為了突破產業(yè)升級的“天花板”,以她為首的義烏企業(yè)家們,開始以蟲蛹化蝶的姿態(tài),飛舞起他們的翅膀。
2004年9月,在周曉光的推動下,幾家義烏企業(yè)聯(lián)合出資組建富越控股集團,周曉光出任這一民間財團的董事長。
一個夢想價值3億!能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福州路、金陵路上樹起義烏人的招牌產品,正是浙江富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追求的夢想。2005年5月26日,浙江富越集團以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擁有“上海張小泉刀剪”、“匯豐紙業(yè)”等眾多老字號的上海美麗華集團,向自己的夢想跨進了一大步。
而此次收購的意義并不僅僅是一次資本的運作,更意味著浙江富越集團這個新型的財團模式的浮出水面。
在頒獎現(xiàn)場,周曉光說:“我想飛,走得太慢,飛得更快?!睘榱吮磉_這樣的心態(tài),她常常在胸前佩戴一個“新光”自己設計的蝴蝶形胸花。對此,她的解釋是:“我原本是一條蟲子,慢慢地爬,等到有了翅膀,我就飛起來了。”
為外來務工人員鼓與呼
在商戰(zhàn)中,周曉光是風云人物,作為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周曉光卻像一位善于傾聽的知心大姐。
2005年12月8日,義烏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室。周曉光與10位在義烏工作的外來人員圍坐在一起,向他們了解在義烏的工作、生活情況,以及他們希望義烏市政府要解決的一些實際問題。
每年,周曉光和她的代表聯(lián)系點的同志一起,都要邀請在義烏的各界人士召開四五個座談會。“通過與社會各界座談,我能比較全面、客觀地了解社情民意。能把選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敝軙怨膺@樣評價座談會的作用。
這個座談會是2005年周曉光要開的4個座談會中的第一個。大家一坐定,話題就拉開了。
來自浙江芬莉襪業(yè)的余海青說,他們企業(yè)有2600多員工,90%是外省人,以江西、河南的員工為多。員工的文化精神生活并不豐富,而這塊工作僅靠企業(yè)是無力解決的。她建議政府在工業(yè)區(qū)內建造一些配套的文化娛樂場所。對于職工子女就學,她說,雖然義烏市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義烏上學有一些優(yōu)惠政策,但還是要交一定的借讀費。這對員工來說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她要求周曉光向政府有關部門呼吁呼吁,減輕直至取消借讀費。
由于與會者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大家談的都是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來自浙江夢娜襪業(yè)的馮林蔭說,義烏房價高,外來務工人員要想在義烏買房子安居,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沒有住房,企業(yè),特別是大企業(yè)要留住人才就很困難。而留不住人才,對企業(yè)、對義烏的經濟發(fā)展都不利。她建議,政府建造一個出租房小區(qū),以優(yōu)惠的價格租給外來務工者。
外來務工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周曉光認真地記錄下來。大家所提的問題盡管側重點有異,其實反映了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外來務工人員要融入一個城市,應該享受與這個城市市民相同的待遇。
4個座談會召開后。周曉光和她的代表聯(lián)系點的同志一起,對座談會的內容進行整理、分析。
給予外來務工人同城待遇是一個并不新鮮的話題,這些年在各級人代會上,周曉光都作了反映。在2005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周曉光提交了《關于給進入城市的外來經商務工人員以市民待遇的建議》、《關于要求把外來打工者群體納入政府行政服務、管理范疇的建議》。但她仍然把這確定為著重呼吁的內容。
周曉光在向義烏市領導的匯報材料上寫道:義烏是一個移民城市,外來人口數(shù)已大于本地戶籍人口數(shù)。外來務工人員對義烏的經濟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要使外來人員安心在義烏工作,關鍵是要解決他們的住房和子女受教育兩個現(xiàn)實問題。目前,要解決的人群可重點鎖定在義烏工作時間長的企業(yè)骨干,從個人、企業(yè)、政府三方面入手,給他們在購買住房和子女入學方面的優(yōu)惠,使外來人口本地化……”
作為人大代表的周曉光,她不懈地為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待遇鼓與呼。而她又從自己企業(yè)做起,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實實在在的福利。
在新光集團,職工工資補貼調高了,女職工帶薪產假落實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也得到了補助,全體新光人都深感大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