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品是世界上最奢侈的消費品之一。2005年的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群雄逐鹿,拍賣紀錄被不斷刷新。同一件藝術(shù)品多次亮相,價格以幾十甚至幾百倍的漲幅上翻。雖然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上尚未出現(xiàn)如畢加索《拿煙斗的男孩》那樣的天價,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藝術(shù)品就缺乏實力。以下依次是2005年拍賣價格最高的十件中國藝術(shù)品。
NO.1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器高16.5厘米,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成交價:人民幣122408800元)
古月軒始于清代康熙年間。是用琺瑯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繪,經(jīng)高溫燒制而成的,此器為乾隆皇帝特別燒制的賞玩器,由宮中造辦處御畫匠親繪,該雙耳瓶曾于1975年5月12日在倫敦佳士得拍賣,以16000英鎊(約22萬元人民幣)成交,30年后的今天其價格漲了500多倍。
NO.2翡翠原石
(110 x 55 x 60厘米/重約500公斤,中鴻信2005春拍,成交價:人民幣88000000元)
此翡翠原石通體綠色,有三條石筋分布其間,整體呈現(xiàn)磅礴氣勢,在原石細膩的表面上,億萬年自然形成的片片濃綠色的凸起部分,及一道道石筋,猶如一幅層巒疊翠,溪澗奔流的山水畫,又如一首滄海桑田,韻律優(yōu)美的田園詩。
NO.3十四世紀中期青花“錦香亭”圖罐
(器高27.3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秋拍,成交價:人民幣49989600元)
該罐是8件傳世的元朝人物故事圖青花罐中的一件,所繪場景出自著名雜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亭臺、花草、人物都栩栩如生。此罐為英國鐵路基金會舊藏,1989年5月香港蘇富比曾以308萬港元的價格拍出。
NO.4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葉鏤空纏枝花卉紋內(nèi)青花六方套瓶
(器高40厘米,紐約蘇富比2005春拍,成交價:人民幣47615200元)
此器是乾隆早期御窯廠燒造的器物,器型規(guī)整,工藝精湛奇巧,集粉彩.琺瑯彩、鏤空等多種裝飾技法于一器,紋飾圖案融匯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國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1984年紐約蘇富比拍出價為54.6 萬港元,至今升值約80倍。
N0.5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龍鳳爭珠圖雙龍耳扁壺
(器高45.2厘米,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成交價人民幣36336800元)
乾隆時期是清代制瓷業(yè)由盛轉(zhuǎn)衰的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了一批造型獨特新穎的作品,如交泰瓶、轉(zhuǎn)心瓶,洗口蓋碗等。青花器底一般為砂底,足脊?jié)L圓有的涂以黃色或黑色釉。乾隆時期的青花瓷由于存世數(shù)量多,保存完好,在拍賣市場上一直處于引人注目的地位。
N0.6王翚仿唐宋元諸名賢橫景六幅圖
(手卷,紙本設(shè)色,北京九歌2005秋書畫藝術(shù)品大型拍賣會成交價:之一。仿唐宋元諸名賢橫景六幅圖作水作品,在其存世作品中將風格各異
N0.7明永樂青花折技花果紋墩碗
(直徑34.8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舂拍,成交價:人民幣32181600元)
大型明永樂青花碗為數(shù)極少,紋飾以最上等鈷料描繪,主題與表現(xiàn)手法俱仿洪武青花器,此碗是其中一例。折枝花果紋飾在明初較為流行,至永樂不但用于御制青花器,還見于甜白釉器。這件拍賣品體積特大,造工精美,青花色澤鮮艷,代表著永樂御窯的瓷藝成就。
NO.8吳冠中1988年作《鸚鵡天堂》
(紙本設(shè)色,145×310,北京保利2006秋拍,成交價:人民幣30250000元)
NO.9明宣德青花云龍紋葵口洗
(直徑18.9厘米,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成交價:人民幣29807200元)
宣德內(nèi)云龍外團龍紋的葵口洗可算最具代表性:在洗中心繪以五爪游龍穿梭于祥云間的雄姿,棱壁上下各飾雙圈藍線,外壁以兩組上下相對及較小的團龍紋飾配合。云龍紋則可分帶框和無框兩類,本器屬前者。
NO.10任伯年《華祝三多圖》
(立軸,絹本設(shè)色212.5 x 106厘米,中貿(mào)圣佳2005春拍,成交價;人民幣29600000元)
此幅又名《華峰三祝圖》,所繪為一則歷史典故,出自《莊子》的《天地》篇,講古帝堯出巡至華封古地,華封人向他三祝,堯三次辭謝的故事,是一個極富有哲學意蘊的古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