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一根刺,帶出一顆心
張麗鈞
節(jié)目中被邀請的嘉賓姓鐘,40歲,是個被錯抱錯養(yǎng)的孩子。他說:那一天,我和我媽去拿DNA鑒定結(jié)果,鑒定人員說,我和我爸我媽沒有血緣關(guān)系。我聽后差點暈倒。我媽耳朵有些背,問我,那人說什么了?我大聲說,他說我不是你的兒子!我媽聽后沒有說話。我們一起往家走,一路誰都沒有說話。到家了,我拿出鑰匙開門,突然心里就十分不好受。我問自己,這是我的家嗎?我怎么一下子在這里“全托”了40年?
整個節(jié)目做下來,鐘先生都是無比痛苦迷茫的表情。節(jié)目中穿插了一些鐘媽媽的鏡頭,老人家一直在哀哭,她在精良儀器的測定結(jié)果中失去了疼愛了40年的兒子,也把自己難以辯解的忠貞置于了丈夫憤怒懷疑的目光之下,一瞬間,她的家,她的愛,她的一切都土崩瓦解。
上帝犯過太多的錯誤,太多的錯誤都需要糾正。但有一樣錯誤,我們糾正的時候就又不自覺地鑄成了更大的錯誤。上帝把一個生命投進了一個空虛寂寞的懷抱,那懷抱頓時溫暖充盈起來,四季都擁有了甜美的夢想。那小人兒哭了,母親便找出千般理由自責;那小人兒笑了,母親便有了萬種理由歡躍。多吃一口則喜,少吃一口則憂。頂在頭上怕歪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從及腰高到及胸高再到及肩高直到高過母親的頭頂,這個過程,是石頭開花的過程——連石頭都要被這偉大的愛感動得生了根、發(fā)了芽、開出美艷芬芳的花朵,何況人呢!那個最初的懷抱,不管它是否曾被血緣注冊,它都是我們正宗的家園。真實的養(yǎng)育,真實的疼愛,瑣碎的歡樂,瑣碎的憂傷。那個懷抱比世界還要大一些,卻能將小小的我們摟得緊緊的。真相橫陳,誰又能夠輕易抽身?好比是,我們本想從血肉中拔出一根刺,可隨著那刺拔出來的,卻是一顆活蹦亂跳的心哪!
你喜歡的,我不一定喜歡
珊瑚蟲
當初他們來看我出租的房子,她相中了朝陽的落地窗,他卻是看了看斑駁的墻壁,微微皺了皺眉頭。我勸道:“要不你們換別處看看?”女孩子立刻回道:“不必了!”他也輕柔回復:“既然你喜歡,我們就要這間吧?!?/p>
他們偶爾爭吵。但每次,他都會在身后環(huán)擁住她:“寶貝,只要你喜歡,我就喜歡。”女孩總是在這句話里驕傲地昂起下巴,將飽滿的額頭抵住他溫柔的下頜。
他大約是個主管,有下級打電話來時,他總是幾句話就將難題解決了。但在她的身邊,卻是每每都將意見吞回去,而后給她的任性和霸道一個寬容的微笑。
他們的爭吵逐漸多起來,女孩的分貝一路向高處走,我有時候需要大聲地敲門,才能讓爭吵停下來。每一次,她非要分出個你勝我負,非要他說自己錯了,才肯最后罷休。她已經(jīng)習慣他的隱忍和退讓,他的心,毫無保留地全交給了她,甚至而今想要索回自己的那一半,都是不可能。
他們的愛情真的走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我從他們激烈的爭吵里,聽出是她喜歡上了另外一個男人,那是他的一個好友。他一遍遍責問“為什么?!”她只用了幾句話就將他的話全部堵住了。她說:“你說過的,只要我喜歡,你就喜歡;那我也可以轉(zhuǎn)說給你啊,只要你喜歡我就喜歡;你喜歡你這個朋友,那么,我為什么不可以喜歡?”說完她就轉(zhuǎn)身走掉了,留給他一個空洞洞的房子——他不喜歡的房子。
“你喜歡的,我不一定喜歡。”——為什么不早告訴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