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尋常的民主懇談會
“2005年農業(yè)支出2172萬元,為什么今年減到1645萬元?”
“2005財政收入中根本就沒有旅游收入,為什么今年的預算中,還要對一個沒有任何收益的項目投入200萬元巨資?”
“我們村頭的危橋改造能不能列入今年鎮(zhèn)里的預算?草案里民間交通橋梁、道路維護支出一項只有55萬元,根本改造不了幾座橋!”
2006年3月6日下午,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zhèn),120多名公眾對鎮(zhèn)里即將提交鎮(zhèn)人大審議的預算草案提出了眾多質疑。
5天前,鎮(zhèn)上貼出通告,鎮(zhèn)政府邀請公眾參加民主懇談會,對2006年度鎮(zhèn)財政預算發(fā)表意見,參加者不拘身份,全憑自愿。
當地人對這樣的通告已習以為常,6年前開始,民主懇談會逐漸成為當地的政治生活方式之一。政府文件規(guī)定,各鄉(xiāng)鎮(zhèn)一年必須召開四次以上的懇談會,公眾自愿參加,與政府官員面對面討論各種現實問題。
在這次懇談之前,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的政治學、財政學、法學學者和專家們對與會人員進行了一個上午的培訓,內容是“如何審查財政預算”,“誰在用錢?用錢干什么?這錢該不該用?用了以后效果如何?”
這在中國是第一次,鄉(xiāng)鎮(zhèn)政府將年度預算交給公眾公開討論,“中國鄉(xiāng)鎮(zhèn)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預算”,專家們激動不已。
而在當天的懇談會上,由于“為了能讓大家暢所欲言,人大主席團決定不讓鎮(zhèn)政府領導參加”,前來觀摩的學者專家們并沒有看到討價還價和交鋒。真正的交鋒將在3月8日下午的鎮(zhèn)人代會上出現。
鎮(zhèn)人代會:審議與爭辯
3月8日下午3點,鎮(zhèn)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在主席臺上一字排開,臺下110名人大代表和200名列席代表人手一份新河鎮(zhèn)2006年財政預算細化說明。
鎮(zhèn)政府作了預算說明之后,農業(yè)、工業(yè)和社會小組的代表分別通報了兩天前民主懇談會提出的56條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已經提前一天發(fā)送到鎮(zhèn)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手中。
隨后便是人大代表現場質詢的環(huán)節(jié)。人大代表顏友定首先提出大家普遍關心的自來水問題。
鎮(zhèn)長郭海靈回答:“鎮(zhèn)里已經規(guī)劃在2007年之前解決全鎮(zhèn)的飲水問題。與此同時,鎮(zhèn)里還要進行農村改水(水質)工作,去年改了6個村,今年要力爭完成5個村。”
顏友定立刻追問:“現在很多村的垃圾處理問題還沒有解決,鎮(zhèn)里投資58萬元建環(huán)衛(wèi)綜合樓有必要嗎?”
郭海靈答:“全鎮(zhèn)現有的垃圾處理能力只能滿足一半村莊的要求,剛才提到的投資58萬元,要建的確實不應是大樓,而是垃圾中轉站,建成后可以解決60%村莊的垃圾處理問題?!?/p>
人大代表顏可方問:“2005年的農業(yè)投入有2172萬元,為什么今年只有1645萬元?”
鎮(zhèn)長助理回答:“主要原因是,2005年,全鎮(zhèn)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萬畝,而今年只有1萬畝,所以今年市里給的補貼少了很多。我們并沒有減少對農業(yè)的投入,其他方面都是增加很多的。”
人大代表陳元方問:“預算收入中的5700萬元土地出讓金,占到整個財政收入的50%,鎮(zhèn)里如何能保證這個收入?”
主管財政的副鎮(zhèn)長答:“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可以保證收入……”
前后發(fā)問的人大代表和旁聽群眾一共有9位,提出了14個問題,內容涵蓋了初審會上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午5點,公開質詢后,新河鎮(zhèn)召開由鎮(zhèn)領導班子成員、鎮(zhèn)人大主席團成員及財經小組成員參加的聯席會議。
眾人結合所有意見,逐條審議預算草案。“很快,討論變成了辯論和爭吵,非常激烈,這是真正的討價還價。”列席會議的溫嶺市委宣傳部理論研究科科長陳亦敏很激動,他是民主懇談會的發(fā)起人和設計者之一。
這次聯席會議,形成了一份《新河鎮(zhèn)2006年財政預算修改方案》。
“預算真的改了不少”
3月9日上午9點,人大代表陳元方率先拿到了《修改方案》:“預算真的改了不少,鎮(zhèn)政府遵從了代表們的意愿。”
整個預算進行了6個大項、14個子項的修改,大部分意見在修改方案中得到體現:環(huán)衛(wèi)綜合樓建設項目改為垃圾中轉站項目,支出58萬元;市民小區(qū)排水管道從5萬元增加到15萬元;老城區(qū)街面維修改造從50萬元增加到100萬元;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從200萬元減少為150萬元……
會上,《修改方案》并沒有贏得代表們的一致掌聲,一些代表認為修改力度還不夠,仍需討論。
根據預先的設計,此時5名以上人大代表聯名,即可提出預算修正議案,經大會主席團進行程序審核后,提交大會表決,如果通過,政府必須據此修改預算。
分組討論一開始,代表們就爭吵著商量如何修改議案,到當日議案提交截止時間,人大主席團收到了議案70多份。其中專門針對預算的議案8份,分別提議“把計生四項手術費用及外出調查經費從100萬元減少到50萬元,補充到村莊整治中去”、“從預備費用中拿出50萬元補充到垃圾清運經費中”,表決時,它們都全票通過,與《修正方案》一同正式列入新河鎮(zhèn)2006年財政預算。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眾熱情參與、代表充分陳述、民意以人大決議的法律形式得到體現,這樣的結果完全可以用成功來形容。但會后,陳亦敏和新河鎮(zhèn)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團主席金良明一起嘀咕:“怎么會全部贊成,沒有反對票、棄權票?”他們商量,今后要把舉手表決改成無記名投票,以免有人抹不開面子,勉強同意。
3月9日晚上,陳亦敏和其他官員、學者專家們坐在一起,商量還需要改進的地方:政府預算要提前半個月交由民主懇談會討論,討論內容由人大財經小組成員逐條審議,作為正式建議提交政府,政府據此修改草案后再提交人大審議……
《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章敬平認為,新河鎮(zhèn)公共預算的改革,在1949年后的中國是第一次,是數萬人的民主政治,他認為浙江人的生存境遇產生了類似民主懇談的浙江式民主,這是基于浙江民間經濟傳統(tǒng)的自發(fā)無序的生成。
也許,更準確的描述是,民意的表達沖動在政府政策的觸發(fā)下噴涌而出,而政府、學者等多方的正面回應與參與,共同加速了其制度化、組織化的進程,使得民間沖動成為有序的理性表達。
本應享受成功喜悅的陳亦敏現在則有些茫然。在陳亦敏看來,新河鎮(zhèn)的公共預算試驗只是民主懇談會成長的標志之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初,他的設想是3個窮富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同時進行公共預算試驗,但一拍即合的只有新河,其余兩鎮(zhèn)始終不能決定,理由是“政府要換屆選舉,擔心公共預算會影響政府和人大的關系”。
這是現實理由,但更深層的緣由顯然不便言說:所謂公共預算,就是將不公開的政府內部賬目改變?yōu)楣_的預算,將原來私下進行的預算過程,變?yōu)楣妳⑴c意見并進行修改的過程,使政府的財政開支能夠符合全體公眾的利益需要。這顯然會削弱政府原有的權力,很難想像一些官員會欣然迎之。
陳亦敏承認,現在還沒有找到第二個新河,但他相信,“一定會有的”。
(張源、邱寶珊、金衛(wèi)東薦自《南方周末》 原標題為《浙江溫嶺:試驗鄉(xiāng)鎮(zhèn)治理新模式》 本刊有刪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