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群里一只小象,受到病魔的糾纏,眼看就要支撐不住而倒下。然而小象是不能倒下的,它一旦倒下,就會因為巨大的內臟彼此壓迫而損傷甚至犧牲自己。倒下,意味著置自己于死地,就在小象即將倒下的那一刻,大象們兩個一組輪流著用自己的身體夾住小象的身體,支撐著苛延殘喘的生命,同命運抗爭。終于,奇跡發(fā)生了,小象最終病愈。
啟示:人生之路,誰會一帆風順?荊棘坎坷,困難險阻,常使人猝不及防。有的人頑強地戰(zhàn)勝困難,成為生活的強者,有的人卻倒下。一句溫暖的話,一聲輕輕的問候,伸出一次援助之手,拿出一份救急的錢……也許會給一個人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逆境時,讓我們用信念、毅力支撐自己;多奉獻一點愛,奉獻一點關懷,幫助別人支撐吧!
參考話題:“支撐”
2.北方河流里生活著一種肉味鮮美的魚,為躲避水鳥捕食,它們很少游出水面,而喜歡繞著橋墩嬉戲。有一天,一只小心眼的魚不小心,一頭撞在了橋墩上??粗蔡圩约旱哪莻€橋墩,不禁怒從心起,氣得繞著橋墩打轉,它的氣里充滿了怨恨,恨橋墩大密,恨水流大急,以至于自己在同伴面前丟了面子……于是它張開兩鰓,豎起高高的魚鰭,肚皮氣得圓鼓鼓地浮在水面上……這時,一只水鳥從此地飛過,它一把抓住魚頭,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啟示: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處于憤怒的時侯,應當盡量忍耐,以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緩解它。不如意的生活經常會激發(fā)人的不良的情緒,固然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聰明人往往能克制自己的情緒,變被動為主動,“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參考話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3.蛙在池塘里,每天無休止地呱呱嘎嘎地叫著,實際上它們正在進行緊張激烈的辯論。它們說:“為什么有水呢?是為了我們能游泳。為什么有蟲子呢?是為了給我們吃。為什么有土地呢?是為了草木生長。為什么有草木呢?是為了給我們遮陰涼。所以,整個大地都是為了我們啊!為什么有天空呢?是為了懸起太陽。為什么有太陽了呢?是為了把我們的脊背曬干,所以整個的天空也都是為了我們啊!”它們的爭吵聲驚動了在池塘邊睡覺的蛇,蛇張開血盆大口,把那只最雄辯的蛙叼走了。
啟示:這則寓言表面是講多言者多遭殃,其實是讓同學們理解人就像蛙一樣,要正確地認識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系。人與萬物是并存的,萬物總是因為我們而存在,為我們服務,而我們也是為了別人而存在著。
參考話題:“正確認識自己與他物的關系”
4.太平洋中有一種魚叫王魚。王魚有兩種,一種有鱗,一種沒有鱗,有鱗沒有鱗,全由自己選擇。如果王魚從小到大都沒有鱗,就比較快活,因為這比較自然,一生都較為平靜。但有的王魚,通過吸附一些較小動物,慢慢地把它吸收為自己身上的一種鱗片。其實,那不是鱗,只是一種附屬物。當王魚有了這些附屬物之后,就會比沒鱗的王魚至少大四倍,顯得壯觀雄偉??蓱z的是,有鱗的王魚生命進入后半期,由于機能的退化,附屬物會脫離.使它重回到原本的面目——那個較小的外形。它就無法忍受,絕望掙扎最終自殘。
啟示:這里當然不是說王魚,而是說在這世上如何做人。作為人,選擇一條怎樣的人生道路?是順其自然,自由生活呢,還是為了某種目的和欲望,追求所謂“附屬之物”而靠它生活呢?這里附屬之物是高位、是名譽、是功利……只是很多時候,自然法則是不變的,你總是要還原,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參考話題:“選擇自己的人生”
5.有人曾經做過馴養(yǎng)麻雀的試驗:將捉到的麻雀系在繩子上或放進籠子里,放上它喜歡吃的食物??墒菑氖プ杂砷_始,麻雀就拒絕進食進水,瞪圓一雙憤怒的眼睛,咄咄逼人。過了幾個小時或十幾小時,它就會氣絕身亡。老人說:麻雀“氣大”,你捉住它就會氣死了。
啟示:麻雀的“氣”該是骨氣吧,要么擁有自由、擁有藍天,要么就去死,絕不茍活。麻雀這種不屈的種族精神使麻雀徹底擺脫了人類的牢籠,也徹底擺脫了被奴役、被玩弄、被異化的命運,它們始終擁有自己的藍天,自己的自由。有一句名言:“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會戰(zhàn)勝我?!甭槿缸龅搅?。
參考話題:“骨氣”
6.美洲豹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它有非凡的狩獵能力。在這方面,它比號稱百獸之王的獅子更為優(yōu)秀。然而,即使是如此優(yōu)秀的獵手,也有失手的時候,而且跟其他所有具有捕獵能力的動物一樣,它失手的時候比成功的時候要多。這本來是正常的事,但美洲豹如果連續(xù)七次出擊未能成功就會死掉。究其死因:除了體力的消耗,最大的原因是他心靈所受的打擊,是巨大的沮喪和失落。
啟示: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挫折也在所難免。如何面對“挫折”,是人生必修的課程之一?!按煺邸笔请p刃劍,戰(zhàn)勝“挫折”你將成為強者;反之,你將一蹶不振,甚至滅亡。作為教育者,我想當我們的學生遭受“挫折”時,應及時疏導,幫助他們走出失敗的陰影。另外,什么叫強者,我認為不在于他擁有成功,風光無限,而在于在他失敗面前坦然自得,尋找機會,重新崛起。
參考話題:“強者與挫折”
[作者單位:浙江臨海大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