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百年潮》雜志2006年第2期刊載的程中原同志的文章《1941—1981:胡喬木與毛澤東》,其中有一段話是:“20世紀40年代,胡喬木的工作和貢獻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新聞、政論的寫作。……對胡喬木起草的文稿,毛澤東也沒有少花力氣。胡喬木的許多手稿上留有毛澤東悉心修改的筆跡。在迎接新中國誕生時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一些名篇,如:1949年的元旦社論《將革命進行到底》、《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別了,司徒雷登》等六篇對美國對華政策的評論(通稱“六評白皮書”——美國國務院1949年8月5日發(fā)表了關于中國問題白皮書,這些評論是針對這份白皮書而發(fā)),可說是毛澤東與胡喬木共同完成的杰作?!睆倪@段話可以看出,程中原同志認為,《將革命進行到底》和對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及艾奇遜給杜魯門的信件的六篇評論(其中五篇編入了《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都是毛澤東和胡喬木共同完成的杰作。那么,毛澤東和胡喬木是怎樣“共同完成”的?這七篇文章是由誰起草的,是不是都是胡喬木起草后經(jīng)毛澤東悉心修改而共同完成的?據(jù)我所了解的檔案資料情況,說這七篇文章都是毛澤東與胡喬木共同完成的杰作的論斷,在相當程度上不符合實際情況。這七篇文章的撰寫情況,可以分為三類:有毛澤東與胡喬木共同完成的;有胡喬木撰寫的;大多數(shù)是毛澤東自己起草和定稿的。下面逐篇作一點介紹。
《將革命進行到底》(1949年新年獻詞),據(jù)當年參加編輯《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同志說,這一篇是胡喬木起草的。我看到的是這篇文章送毛澤東審閱的清樣,毛澤東作了重要的修改并定稿。這一篇可以說是毛澤東與胡喬木共同完成的。
對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六篇評論,當時是作為新華社社論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這些評論的撰寫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無可奈何的供狀——評美國關于中國問題的白皮書》,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一篇社論,也就是后來所稱的“一評”。這一篇是胡喬木起草的,發(fā)表在1949年8月13日的《人民日報》上,后來編入1992年出版的《胡喬木文集》第一卷。(附帶說一下,在《胡喬木文集》中這篇文章的標題下面,署的日期是“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一日”,不知道根據(jù)是什么?)這篇文章,毛澤東是否修改過?因為我未見到這方面的檔案材料,不好作論斷。
“六評”中的其余五篇,都是毛澤東起草和定稿的。
《丟掉幻想,準備斗爭》,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二篇社論,也就是后來所稱的“二評”,發(fā)表在1949年8月15日的《人民日報》(《毛澤東選集》所署的“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是新華社電訊的日期)。這一篇的毛澤東手稿,完整地保存下來,共14頁。排出清樣后,毛澤東作了修改。
《別了,司徒雷登》,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三篇社論,也就是后來所稱的“三評”,發(fā)表在1949年8月19日的《人民日報》(《毛澤東選集》所署的“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是新華社電訊的日期)。這一篇的毛澤東手稿,完整地保存下來,共12頁。檔案中未見清樣稿。
《四評白皮書》,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四篇社論,發(fā)表于1949年8月29日的《人民日報》(《毛澤東選集》所署的“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是新華社電訊的日期)。有一個情況要說明一下,當年發(fā)表前三篇社論時,文章的題目上沒有表示這些文章先后次序的“一評”、“二評”、“三評”的字樣,而這一篇就出現(xiàn)了“四評”的字樣。后來從這一篇往前倒推,將前三篇評論分別稱為“一評”、“二評”、“三評”。關于這幾篇評論的關系,毛澤東在“四評”一開頭就作了說明:“關于美國白皮書和艾奇遜的信件,我們業(yè)已在三篇文章(《無可奈何的供狀》、《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別了,司徒雷登》)中給了批評?!边@一篇的毛澤東手稿完整地保存下來,共11頁。排出清樣后,毛澤東作了修改?!端脑u白皮書》編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時,題目改為《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
《五評白皮書》,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五篇社論,發(fā)表在1949年8月31日的《人民日報》(《毛澤東選集》所署的“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是新華社電訊的日期)。這一篇的毛澤東手稿完整地保存下來,共6頁。排出清樣后,毛澤東作了修改?!段逶u白皮書》編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時,題目改為《“友誼”,還是侵略?》。
《六評白皮書》,這是新華社評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第六篇社論,發(fā)表在1949年9月17日的《人民日報》(《毛澤東選集》所署的“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是新華社電訊的日期)。這一篇的毛澤東手稿沒有保存下來,保存下來的是毛澤東修改的清樣稿。1960年編輯《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時,認定這一篇是毛澤東寫的。《六評白皮書》編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時,題目改為《唯心歷史觀的破產(chǎn)》。
關于《將革命進行到底》以及對白皮書和艾奇遜信件的六篇評論的撰寫情況,基本上就是以上這些。這七篇文章是不是都是毛澤東與胡喬木共同完成的杰作,大概也就可以清楚了。
(責任編輯陳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