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原文】
地球還在繞著太陽公轉(zhuǎn),但那昔日的英雄早已長眠于黃土之下。
花落又花開,這大自然的周而復始,也許也是人生吧?。ㄆ鸸P不凡,預示著本文將要贊揚的是一位非同尋常之人。)
他,陳勝,一個偉大的英雄,那天站在田畔之上,發(fā)出的那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注定了他的一生將是不平凡的。(緊促的短句,揭示出本文的主人公。)
這一天,大雨傾盆,大軍已無法前行,這正是上天賦予他的一個良機,于是他便與吳廣謀劃,決定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幾經(jīng)謀劃之后,眾人的心動搖了,他們早已沒有退路,最后,陳勝、吳廣殺了兩尉,建起了高臺,擺上了兩尉的頭顱,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今秦無道,吾等替天行道,復立楚國之社稷?!北娙酥柑煺f道:“敬受命?!保ê喴臄⑹?,勾畫出英雄的輪廓。)
一片片烏云散去,出來了那金燦燦的太陽,而絢麗的彩虹橫跨在遠處的兩山之間。 (形象的描寫,富有詩意,有力地烘托出英雄的形象。)
“天降祥瑞,吾等必勝!”
于是,大軍勢如破竹,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攻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大軍便從此壯大了起來。
雖然最后由于種種的原因,起義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是我依然贊揚他。我們應(yīng)不以成敗論英雄,他作出的功績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幾千年前,當他手下一個小卒,為正義事業(yè)而不斷奮斗。(草草收筆,給人虎頭蛇尾之感,沒有盡興,且字句還有待斟酌。)
【總評】
小作者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把陳勝這個英雄放在縱橫千年的歷史之中、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上,抓住陳勝起義反抗暴秦的積極意義,凸顯陳勝不屈從于命運、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形象,有細節(jié),是待琢之璞。陳勝,作為反抗暴秦有“首事”之功的英雄,他出身低微,是所謂“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但他洞察時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領(lǐng)導才干,在他發(fā)動起義的過程中盡顯無遺。兩相對比,其英雄形象方顯得更為高大,英雄氣概更讓后人敬仰。這篇作文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還不夠充分。建議修改:一是突出起義前陳勝受奴役壓迫的傭耕者身份,再詳寫陳勝起義過程的一些細節(jié),以更突出陳勝的反抗精神、不屈斗志和非凡才略;二是加重結(jié)尾評論的分量,充分表達對英雄的景仰、肯定,讓英雄氣概更得以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