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好讀書,閑暇之余也寫點文章,偶爾也有幾篇所謂的“新聞稿件”,但遺憾的是,這些文章都沒被報紙采用,結(jié)果我放棄了。說實在的,我真有些不甘心。正好有了一次學習的機會,我自費去參加了培訓。學習后,我向欄目編輯遞交了一篇稿子。這可是我準備幾天寫成的,洋洋灑灑千余字的消息。
沒多久,鄉(xiāng)鎮(zhèn)經(jīng)濟版竟采用了我寫的文字。——雖說只是摘用我稿子中的一點點兒,只有200多字,但這是對自己寫作的一種鼓勵和肯定。自己的名字見報后,我興奮極了,這畢竟是第一次見報,我真想把這個喜訊告訴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這一“豆腐塊”文章實現(xiàn)了我新聞寫作史上“零”的突破。
此后,我又參加了南陽日報社組織的通訊員培訓,學習了一些新聞寫作知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邊學習新聞寫作理論知識,一邊堅持不懈地進行采訪實踐。近兩年來,我不斷地堅持寫稿、投稿,就這樣,報紙上居然每月都發(fā)表有我的文章。
有耕耘就有收獲。新聞寫作的路上,我的寫作熱情更高了,勁頭更足了。在這條路上,我會永遠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