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7、28、29日,我們?nèi)チ私痍枴?/p>
初識金陽
金陽地處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距中國航天城西昌215公里,與昭覺、布拖、雷波三縣毗鄰,隔金沙江與云南省永善縣相望,幅員1588平方公里,轄5個工委、34個鄉(xiāng)(鎮(zhèn)),總?cè)丝?3萬。是一個以彝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縣。金陽山青水秀,民風淳樸,資源豐富,人杰地靈以早作農(nóng)業(yè)為主,曾哺育過龍云等知名人士。金陽盛產(chǎn)白魔芋、青花椒和蠟蟲。礦產(chǎn)資源富有。氣候呈立體分布,形成了眾多的自然景觀。金沙江峽谷、西溪河峽谷有三峽之雄險;波洛云海勝峨眉之壯觀,萬畝杜鵑,事自然之饋贈,海拔4000多米的獅子山雪峰和百草坡草場讓人領(lǐng)略無限的高原風光。
未曾到過金陽,以上關(guān)于金陽的文字介紹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到的。由于對它陌生,因而充滿無限的向往。很久以來就期望能到金沙江邊的阿火金陽去看看,適逢參加金陽縣舉辦“中國·金陽首屆索瑪花節(jié)”,方才有機會一睹金陽的風采。
27日,從西昌出來后,天空始終沒有放晴過,途中一直都是雨不斷,霧不散。汽車駛離昭覺縣進入金陽縣境內(nèi)之后,天氣更是越來越糟,明顯地感覺到寒冷,給熱情高漲的我們迎頭一瓢冷水,著實讓我們一路忐忑,一路擔憂——能夠看到期待中的索瑪花嗎?等待我們的金陽將會是個什么樣子?
起霧下雨的天出行,不如有陽光的天氣那樣令人愉快,陰霾天氣,讓人心情沮喪。一路霧來一路雨,始終沒有霧散雨停的跡象。從車前擋風玻璃往外看去,索瑪早已是滿山遍野開遍了,花就在前面,卻因為有霧,而無法看得清楚,真正體驗到了“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滋味。在朦朧中,心如懸壺,意猶未甘,霧里看花,怎么能夠讓人看得真切喲?
快到索瑪花節(jié)主會場波洛梁子了,沿路看到趕去參加節(jié)日盛會的鄉(xiāng)親絡(luò)繹不絕,盛裝者、披氈者、背孩者,或牽著馬匹,或撐著雨傘,一輛輛大巴中巴小車在如潮的人群中緩緩駛過。主會場波洛梁子上,雨下得不小,風也刮起來了,人們撐開的雨傘被風吹得瑟瑟抖動,滿懷激情的人們在風雨中焦急地觀望等待。高原的天氣多變?nèi)绾候?。壓抑著燥動不安的心待在車上的我們,真希望太陽露一露笑臉,給遠道而來的我們一絲明媚。等待,長久地等待使人心里堵得慌。大家陷入沉默里無奈地望著車窗外面的人海與花海。已經(jīng)過了午后2時,天空仍像個愛哭的娃娃,哭起來沒個完,始終不見雨停的跡象,因為肚子也餓了,我們一行人商議:先下山到金陽縣城去,安頓好住宿后再作打算。
天公不作美,并沒有減少我們對于陌生之地的強烈好奇,先前沒有見到索瑪花真面目的沮喪,隨即煙消云散。到縣城安頓好之后,雨仍然時停時落,我們卻都迫不及待地打著雨傘四處逛開去了。
依山而建的金陽縣城,小巧玲瓏,背靠陡崖,面向峽谷,地段顯得狹窄,一條街道橫穿縣城中央,縣里的各個機關(guān)單位都駐在這條街的兩邊??h城到處呈現(xiàn)出一派節(jié)日氣氛:廣場上,幾個大大的彩色氣球漂浮在空中,聳立的建筑物披紅掛綠,拉著各類宣傳橫幅。其中“迎冬旅,花為媒,廣交天下朋友”、“趕春潮,節(jié)搭臺,盡顯金陽精彩”是與節(jié)日內(nèi)容最貼切的橫幅之一。
街道上人車混行,熙熙攘攘,好在往來汽車不算多。街邊音像店里的VCD機時不時飄出一曲曲“叮叮當當”的月琴演奏聲;彝族特色服裝商店里,莊重典雅的沙瑪?shù)貐^(qū)服飾琳瑯滿目,問一問價格也合理;在街邊小吃攤上吃一碗金陽特色小吃金豌豆涼粉,金陽便一點一滴地滲入了腦海,融入了記憶中。
仰望縣城背后險峻的山梁,在乳白色飄蕩的霧氣籠罩下,虛幻而縹緲;放眼對面山上變幻莫測的云霧,亦真亦幻,在這神秘面紗下不知曾上演過多少動人的故事!
節(jié)日里的金陽到處都燃燒著激情,盡管天上的雨不住地下,不大的縣城廣場上還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金陽人的熱情,單單從彝族人網(wǎng)上“滄海一粟”這位未曾謀過面的金陽網(wǎng)友身上就可見一斑,沒想到一個電話之后,他便欣然前來,一見如故。節(jié)日里的金陽夜晚,煙花爆竹“噼哩啪啦”響個不停,霓虹燈光閃閃爍爍通宵未滅。相識與不相識為索瑪花而來的朋友相聚在酒吧、歌廳飲酒高歌。索瑪花節(jié)成了朋友聚會的節(jié)日。
探訪白石灘
28日一早,準備上波洛梁子參加索瑪花節(jié)開幕式活動的幾十輛大巴,在金陽縣城中央街道上呈一字排開來,人群如潮都往山上涌,但天空仍不見放晴。吃罷早飯,我們一行人臨時決定改變行程,不跟車隊去波洛主會場,而是到金沙江邊去看峽谷,去探訪早已耳聞的金沙江奇觀——白石灘。
我們的車沿江邊公路蜿蜒顛簸著前行,一路所見的山峰都印證著那句:“大涼山山不大,小涼山山不小”之說。山是險峻而陡峭的,云霧象白色的飄帶縈繞山巔。行至谷底,天氣竟然好很多,雖未徹底晴開,卻已不見雨,而且氣溫明顯地高起來。
我們一行都是初次來到金陽,不知道白石灘的遠近,轉(zhuǎn)過幾處冤枉路,又遭遇一小股泥石流阻擋,耽誤了不少時間,加之道路蜿蜒曲折,暈車暈得難受,正在不知所措之際,車駛?cè)胍粭l街道,一眼瞥見有一個指示牌上寫著“對坪鎮(zhèn)”,知道過了對坪就到了布拖縣境內(nèi)。停下車,吃過午飯,問了路,繼續(xù)前行。沒過多久,前面高聳的山峰和湍急流水聲,讓我們的精神為之振作起來,那是西溪河峽谷!我們停下車,駐足金沙江畔,傾聽江水急促地拍岸聲,遙望遠處山上縹緲云霧間的人家,驚嘆大自然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那是“天上的人家”喲!住在那里的人們想必似神仙般逍遙快活!
在一座叫尼古河橋的橋頭,我們再次下車,仰望高聳的大山,心生出許多感慨來。兩岸的山太陡峭了,幾乎是斧削刀砍一般。在它絕壁千仞的腳下,人類顯得多么的渺小!從尼古河橋上往下看,頭暈目眩令人生畏,倘一失足,即會粉身碎骨,叫人怎不膽顫心驚?我已是不敢再探出頭去。湍急的尼古河,嘩啦啦地泛起白色水沫急迫地沖入金沙少中。兩條江河交匯處黃白交融,黃黃的是金沙江,白白的是尼古河溪流。不屈不撓的金沙江,奔騰不息地穿過群山,奔向長江,流入大海。
終于我們到達了金沙江畔布拖縣牛角灣鄉(xiāng)境內(nèi)的白石灘。我們趕緊跳下車,徑直奔向這處潔白的石頭灘。
一到白石灘,只見一座座白色的石峰崢嶸峻峭。這里的石頭確實奇特,像一片冰川,宛如一塊塊色澤溫潤的大白玉石,像塔,像樓宇;似倚天寶劍,如器物龜獸;形同人像,也有若破土的竹筍、蘑菇的,千奇百怪,一石一形,栩栩如生;高低大小不一,錯落有致。驚嘆之中,自然的慷慨與隨意呈現(xiàn)眼前,感覺于手。
這里的夏秋季節(jié),因為江水上漲,石灘銷聲匿跡不可見;冬春季節(jié),水落石出,方才顯出“廬山真面目”。這些石塊不僅表面光潤、細膩,而且線條柔和,石塊單薄堅挺,石洞天成,讓人不由地浮想聯(lián)翩……
有這樣一個關(guān)于白石灘的傳說:相傳東海龍王西行拜佛途經(jīng)這里,深感此地山靈水秀,便將隨行的一名龍女寄養(yǎng)于此,龍女長大后,土地神之子垂涎其美貌,欲前來搶親,卻見龍女順江而下逃走,土地少爺急忙推起兩座山峰想堵截阻擋住龍女,龍女急中生智,雙手一撐,擠過兩山暢然而去,慌亂之中掉下一塊玉佩化作了白石灘。在白石灘下游峭壁上,龍女所留擦痕至今仍一目了然。而灘旁小溪,則是系玉佩之銀線所化。
傳說是美麗的,引得我們無限遐想。
一萬多平方米的白色巨石,經(jīng)金沙江水年復一年的沖刷洗滌,被雕琢成為了千姿百態(tài)的巨型“工藝品”。然而,這是最后的白石灘了,我們見到石頭們正被一一切割、分解,被起重機吊上卡車,離開傾聽了千萬年的江水拍岸聲,離開朝夕相伴的金沙江。為了溪洛渡電站的建設(shè),金沙江畔許多壯美的景觀將消失,許多纖夫行走的古棧道也將被庫區(qū)的水淹沒,白石灘這些漂亮的“工藝品”將被運往西昌美化城市。
時候不早了,回去的路還長,我們只好停住感慨回到車上,就此別離白石灘。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匆匆一瞥,已難以忘懷。
波洛山看花
29日,天氣依然如故,我們決定回西昌。
汽車從金陽縣城駛上了盤山公路,山腰上云霧涌動,沿山道時而彌散開,時而聚攏來,鉆山越嶺,穿林出谷,環(huán)繞升騰,磅礴之氣勢,仿佛置身于亦幻亦真的仙境。一切都顯得隱隱約約,影影綽綽。越往上行,霧漸稀,又將回到波洛梁子索瑪花景區(qū),兩天來一直陰雨綿綿、大霧籠罩的波洛山上,天空竟然沒有落雨,山上沒有霧!前日里未能看清楚的號稱十萬畝索瑪真面目,現(xiàn)在終于可以看得清晰而真切,我們的心不由得激動起來,默默感謝老天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的此行得以心滿意足,看到金陽索瑪?shù)膲衙?,感受金陽索瑪?shù)臍馄恰S腥伺d奮地念叨著:“真是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喲!”
花,開得無邊無際,驚天動地,真是天賜的美景!這么壯觀的索瑪花,它不同于日本的櫻花燦爛,也不同于田地里絢爛開放的油菜花,更不同于都市里栽培的牡丹、玫瑰,這是別有一番韻味的花朵。從車窗望去,綻開的索瑪花成片成片地呈現(xiàn)眼前,沿公路兩旁一直開到無邊無際,車在路上行,好似蕩舟花海里。
索瑪花樹一棵棵,索瑪花朵一叢叢,粉紅的象一片燦爛奪目的晚霞;紅紅的又象一堆閃爍的篝火;白色的如皚皚白雪,美妙無比。雖然小朵的索瑪已經(jīng)開敗,可大朵的索瑪,卻正當俏麗多姿之時。
雨又開始淅瀝地落了,可沒有起霧,興致不減,下車來,奔向索瑪花叢。遠處各種樹木郁郁蔥蔥,空氣濕濕粘粘,混合著花香草香,才人鼻腔就仿佛沁人心脾,使人精神為之一振。一手撐傘,一手拿相機,走在花叢中,舉起相機這里留一張影,那里閃一張景,細細地品味著這人間天堂的美景,突然萌發(fā)一絲詩人的情懷,想要攬住這片無邊的索瑪花海!
原以為索瑪花受了雨,會是一副無精打采,色澤蒼白,耷拉著頭的樣子;沒想到靜默雨中的索瑪花,竟呈現(xiàn)另外一種美麗,美得讓人動情,讓人憐惜,讓人難忘。這些堅毅的山花,無需世人過多地垂憐,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野嶺上靜悄悄地綻放著生命的燦爛。
喜居高山的彝族人對索瑪花兒有著特殊的情感。索瑪花開遍大小涼山,簇擁著彝家村落。彝族人民許久以來就喜用民歌把索瑪花兒比作他們美好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美好的向往。許多的民間故事里提到索瑪;許多姑娘被取名叫索瑪;索瑪花與彝族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索瑪花樹,可以制作彝族餐具、酒具、馬具等日常用品,索瑪花早已成彝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含苞待放的,昂首怒放的,各色花朵,爭奇斗艷、盡展姿容。盛花期已過的樹下,花瓣撒落一地,一片雪白;細雨中云雀停留在半空撲扇著翅膀唱著動聽的曲子。遠遠地,傳來幾聲清脆的布谷鳥叫,布谷啼時即是索瑪花盛開之時。唐詩有云:“朱霞焰焰山枝動,綠野聲聲杜鵑來(布谷即杜鵑鳥)”。此時此刻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多么美妙且充滿詩情畫意的圖畫。
“索瑪迎賓亭”以涼山美術(shù)家盧德富彝族風格組畫與馬自強的彝文美術(shù)字體共同設(shè)計構(gòu)成。主要由三座涼亭和三根石柱組成;三座涼亭猶如三片索瑪花瓣,高高的三根石柱猶如花蕊一般,風韻獨特地矗立在波洛山上,中間最大的一根石柱頂端用銀灰色金屬塑了一朵巨大的盛開的索瑪花,石柱上面用彝漢英三種文字鐫刻著“十萬畝索瑪花波洛景區(qū)”字樣。在石柱下面介紹景區(qū)的石刻牌匾上刻著:
波洛十萬畝索瑪花海為伊哈維覺最為迷人的景觀之一。山上已知的索瑪花品種達50多種,喬木、灌木層疊有致,有的高達十多米,枝干道勁,搖曳多姿,有的高不過十公分,嬌小玲瓏,成簇成片,從初春到盛夏,各類索瑪花從低山到高山次第開放,競相開艷。其浩繁的品種、優(yōu)美的造型、絢麗的色彩、壯觀的規(guī)模甚為罕見。為保護這一大自然賜予的資源,縣人大常委會于1998年作出了《關(guān)于保護野生索瑪花資源的決定》。索瑪花為金陽縣縣花。
金陽波洛山,看花,賞景,一處絕佳的休閑之地。
受宴波洛山
清晨沐浴雨中的羊群、牛群沿著公路走向遠方,牧人披蓑持鞭緊跟其后,樹木、村莊靜默雨中。雨下成了一首抒情朦朧詩。
在波洛山索瑪景區(qū),我們一行人受同事在金陽縣丙地鄉(xiāng)百草坡自然保護管理局工作的朋友熱情挽留,在管理局歇腳接受招待。雖已是初夏了,這里的天氣卻因氣溫驟降而顯得寒冷。管理局一間簡易棚里燃起了一堆熊熊的大火,以驅(qū)趕寒冷。一邊燃著篝火,一邊又拿來西瓜,有人開玩笑地說:“天然冰凍西瓜來了,大家快來嘗嘗?!迸銮捎鲆娝鳜敾ü?jié)主會場“索瑪迎賓亭”的設(shè)計者盧德富與馬自強老師也在此駐扎。大家便一邊吃著西瓜和燒肉,一邊談起百草坡保護區(qū)的一些情況:百草坡位于金陽縣東北面,是省級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離波洛山還有30余里的路程,那里平均海拔3400米,面積30多萬畝,平均氣溫僅6至7度,彝語稱之為“依哈維覺”。雄偉壯麗、婀娜多姿的獅子山就位于此,那里不僅自然風光美,各種珍奇禽獸繁多,高山草甸的獨特風景讓人留連忘返。聽到這席話,讓人不由向往起無法到達的百草坡來。
后來大家談?wù)撈鹨妥逶虑?,馬老師說他想以依哈維覺風光為背景拍攝一張個人月琴彈奏專輯,我們一致贊同,因為音樂和自然之美是最能夠融合的兩種元素。
管理局里有幾只體型巨大的狼狗,其中一只叫阿富的棕色狼狗,體型雖然巨大,脾性卻很溫和,熟悉后,誰喊聲“阿富,過來”,便跟誰親近了。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安寧。
時間已近下午五時,在管理局里吃了一只純天然牧放的羊之后,我們踏上歸途,依依不舍地離開波洛山,離開了花海中的金陽。
三日里,在如詩如夢的美妙霧氣籠罩下,行經(jīng)于金陽的山水之間。金陽的花,金陽的人成為我頭腦中久久不肯消散的記憶。雖未見到太陽普照的金陽,然而雨霧之中的金陽給予我的印象已夠我回憶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