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亞洲第一槳”。十運會奪金最多的運動員、皮劃艇選手劉海濤的家鄉(xiāng)在河南睢縣,這里出過代父從軍的花木蘭,還盛傳秦始皇將妻子葬于此,在劉海濤的心里,家鄉(xiāng)就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
睢縣有河,劉海濤自小通水性,但在上體校時,他對皮劃艇并不了解,以為這和在河上撐小船差不太多,直到被廣東皮劃艇隊總教練石嚴發(fā)現(xiàn),他才和皮劃艇結緣。
從“看船工”入行
1996年的全國皮劃艇錦標賽在睢縣進行,石嚴請當?shù)伢w校找兩個運動員幫忙照看皮艇,以免丟失。劉海濤就這樣走進了石嚴的視野。
回想當年,石嚴覺得也是湊巧,一幫小孩站在那,就覺得劉海濤像是能練皮劃艇的人:年齡適合;體格有發(fā)展的潛質;有一副憨厚剛毅的面相。
劉海濤來到廣東肇慶隊后,石嚴始終把劉海濤放在心坎上,將他定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隊伍在肇慶備戰(zhàn)1997年的八運會,石嚴一有時間就去點撥劉海濤,還特意安排他參加廣東隊的合練和測驗。八運會后,經過10個月觀察考驗的劉海濤加入了廣東隊,后來又被解放軍隊看中。
到了專業(yè)隊,劉海濤很快證明了自己在皮劃艇項目上的天賦:練技術,他比隊友上手快;練體能,他比隊友更吃苦耐勞。有人說,他就像天生跟皮劃艇這種枯燥乏味的運動相匹配一樣。
劉海濤訓練有自己的想法。石嚴說,他是個頗“記仇”的男孩,如果你挑他毛病他肯定會記住。他不喜歡你多說,一句話說一遍就行,無須重復第二次。皮艇訓練中,教練的快艇要跟在隊員附近,那時劉海濤最不喜歡教練嘮叨,不但環(huán)境嘈雜聽不清,也讓他無心訓練。但每次一上岸。停下來喝水休息時,他會主動和教練交流訓練中的心得,時間長了,教練才摸準了他的這種習慣。
跟其他運動員相比,除了天賦,劉海濤是最能吃苦的,沒有什么特殊的情況,他都會堅持訓練。1999年在河源準備皮劃艇全國錦標賽,劉海濤的屁股上不知什么原因長了雞蛋大的一個膿包,皮劃艇是要坐著劃的項目,遇到這種情況,可想而知對運動員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當時有兩種治療方案:一是開刀,但手術恢復要一個月,會影響將要進行的比賽;二就是保守治療。劉海濤沒多想,就和教練說要保守治療。那段時間,劉海濤天天打上青霉素堅持訓練,那種鉆心的疼痛,直到贏得比賽勝利他也沒和任何人說起過。
從基本技術訓練、有氧訓練到全面的身體素質鍛煉,他從不偷懶,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基礎,傷病也知趣地很少來打擾他。因此,也就是半年時間,劉海濤就成為了廣東省運會的冠軍,一年半后又成為了全國青年錦標賽的冠軍。
農民的兒子
劉海濤老家所在的村子地處平原,他直到15歲才第一次看到山,而且是在開往廣州的火車上。但是父親這位一輩子靠種地養(yǎng)家的樸實農民,在劉海濤心中就像一座大山。劉海濤的名字是父親專門請有文化的人取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算到了劉海濤與水有緣、劉海濤在家沒事就愛和父親開玩笑:“我身材沒您魁梧,我們兩人站在一起您更像教練。如果您出來當運動員,一定比我牛?!?/p>
劉海濤是家里的幺子,前面有3個姐姐,因此,家里人很疼他.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他一人的身上。家人原希望把劉海濤送到縣城讀中專,但上萬元的學費劉家砸鍋賣鐵都籌不到,后來才不得不把他送到了睢縣體校,想著讀完了體校,回村里當一名體育老師也就不錯了,劉海濤以前的夢想也是當一個體育老師。劉海濤如今已經成了全縣的名人,家人再也不提體育老師的事了。
對家人,劉海濤是愧疚的,隊里經常一收手機就一個多月,他不想排隊打電話因此也就不能經常跟家里聯(lián)系。他向記者坦言,現(xiàn)在家里已經不需要他做什么了。九運會后家中建起了新房,父母身體健康,只是閑著沒事時才干點農活。3個姐姐早已出嫁,生兒育女,生活幸福。比起小時候受的苦,一切似乎都過去了。
現(xiàn)在,劉海濤很少說他小時候的事情,但他記得,餓肚子在那時可是經常。家里人多地少,能飽飽地啃一頓用玉米面做的窩窩頭已經相當幸福。直到今天,劉海濤吃飯時對魚蝦等高檔食品并不在意,對菜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面有饅頭,讓他吃飽,就很高興了。
進了專業(yè)隊,肚子當然不會再受委屈了.可沒想到,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又結結實實地挨了一次餓。在雅典不到一個月,隊里帶過去的“私貨”就吃光了,由于男子皮艇不是重點項目,他們無法像孟關良他們那樣開小灶,只能拿著配額的餐券去吃份飯。面條和饅頭沒有了,所謂的牛排是兩個小肉丸,根本填不飽肚子,劉海濤他們又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交通上,一直住在賽場附近,那里買不到東西吃。
那幾天,劉海濤被餓慘了,直到現(xiàn)在,他對此還耿耿于懷?!叭绻皇浅圆伙枺煽兛隙軌蚝靡稽c?!睂Υ耍叹毷瘒酪渤姓J:“劉海濤在雅典奧運會上沒有劃出自己的最好成績,餓肚子是個因素,但就是劃出了也進不了決賽,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太大了。”
我的“伴兒”在哪里
十運會上“五金王”是輝煌的,這令劉海濤成為十運會的一個標志性人物而載入史冊,然而,劉海濤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了不起。
劉海濤知道,自己在國內盡管找不到對手,但跟國際頂尖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對于這種情況,劉海濤不失自信,他告訴記者,世界上單人艇出成績的運動員一般是在28歲到30歲左右,自己還有時間,他相信自己在體能和技術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展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劉海濤正等待著自己的“楊文軍”。
當年,孟關良在中國劃艇一枝獨秀,但中國的單人艇在世界上卻始終沒有達到頂尖的水平,直到楊文軍的出現(xiàn),中國的劃艇才找到了突破口。孟關良和楊文軍拍檔,贏得了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500米的金牌,取得了中國水上項目的歷史突破。
劉海濤認為,自己所在的男子皮艇目前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自己雖然在國內也是一枝獨秀,但單人艇的成績與世界第一還有相當差距,不過,雙人和四人艇的成績與世界第一的差距就小太多了,這讓他也看到了一線希望。他相信如果自己能夠找到跟自己同樣出色的拍檔,絕對有機會躋身世界頂級選手的行列。
事實上,近年來,劉海濤也在不斷地更換拍檔。2003年跟遼寧的曲先武拍檔參加了世界杯和世錦賽;2004年又跟江西的周鵬搭檔;2005年劉海濤開始與解放軍隊的安徽選手李臻合作。
總體而言,這些配艇都不穩(wěn)定,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合作始終不是最好的。
劉海濤究竟能否找到自己的“楊文軍”,就要看能否滿足兩點基本要求:一要個體能力水平接近;二要技術風格相互適應。另外,還要看雙方的性格是否合適,是否有共同的志向和目標等等。要滿足這么多要求談何容易?
看來,中國男子皮艇能否在奧運會上實現(xiàn)零的突破,劉海濤要走的路還會很長……
責編/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