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的“小打算”
《新體育》記者(以下簡稱新):智勇,恭喜你啊,又拿世界冠軍了。改了級別也拿冠軍,了不起啊!當(dāng)初怎么想到改級別?
石智勇(以下簡稱“石”):打62公斤時每次我都要大幅度降體重。我平時體重在68公斤左右,大賽前要降6公斤。舉重界有句俗話——降3公斤不算降。但超過3公斤對身體損傷很大,這給了我很大的心理負擔(dān)。練舉重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腰,我的腰現(xiàn)在是腰椎間盤向內(nèi)滑脫1度,傷要是到3度就該癱瘓了,這6公斤的肉對腰是天然的保護,考慮到傷,我也不適合每次大幅度減體重。另外,我的訓(xùn)練水平已經(jīng)達到69公斤級前3名的水平。
新:在69公斤級有“大哥”張國政把守,“升級”有沒有壓力?
石:不升壓力才大呢!這次世錦賽丘樂(2005年世錦賽62公斤級挺舉和總成績金牌得主),張平(2005年世錦賽62公斤級抓舉金牌得主)已經(jīng)在62公斤級上冒出來了,而我自己成績提升的空間不大。69公斤級上我有發(fā)展?jié)摿?,國外只有雅典奧運會亞軍韓國人李培勇一人實力不錯,升上去國政和我就成了“雙保險”。
新: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了改級別的打算?
石:奧運會回來我一直在琢磨這事兒,教練和領(lǐng)導(dǎo)同意之后,自己是希望快點改級別,畢竟距離2008年只有3年,能早升1年就能提早做準備。
減重的痛苦經(jīng)歷
新:有人說石智勇是因為怕餓才改級別。
石:這是一個誤解。如果只是餓那就簡單了,讓我多餓幾天也可以?!梆I”不可怕,可怕的是要求你“餓”得有體力,“餓”得有精神狀態(tài),餓還要拿冠軍。
新:在你的記憶中,最痛苦的一次減重經(jīng)歷是怎樣的?
石:我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世界青年舉重冠軍賽。那時我17歲,參加的是59公斤級,給我的任務(wù)是拿冠軍。正是大夏天,兩天不吃不喝還要去跑3000米,跑完要是分量沒減就再跑。還有個方法是蒸桑拿,教練在門口堵著,不到時間不讓出來。憋悶得我在里面直喊:“我不蒸了!冠軍我也不要了!”走出來時,手腳都抽搐,打完葡萄糖才緩過來。
新:那次拿到冠軍了嗎?
石:那次我一下子降了7公斤,是降得最狠的一次。冠軍拿了。隊里看我表現(xiàn)不錯還特批我領(lǐng)上了工資。我印象很深274.4元.我進隊1年后的第一份工資。
1公斤肌肉=10公斤力量
新:祝賀你脫離了減重苦?!,F(xiàn)在有個新問題了,長體重是不是很容易些?
石:對普通人來說,長體重只要猛吃就行了,可對舉重運動員來說.我們要長的是肌肉,吃得越多意味著練得也要越多,所以想壯起來并不容易。為了能長體重,前段時間我每天至少吃1.2斤米飯,吃了一個星期吃不進去了,后來的兩個月我就每天晚上吃一包方便面當(dāng)夜宵,里面加上青菜和羊肉片。體重是上去了,但訓(xùn)練量也跟著上去了。除了練專項力量,還要打球、跑、跳。教練說了,吃得一定要比練得多。現(xiàn)在看來,我也沒長多少分量,這肉長起來沒想像得那么容易。
新:十運會上你拿到了銀牌,這是你第一次參加69公斤級的比賽,應(yīng)該說成績很不錯了。
石:我和國政比,主要是差在力量方面,估摸著要差三四十公斤。我們行內(nèi)有句話,1公斤體重等于10公斤力量,我現(xiàn)在的體重是68公斤到69公斤之間,要跟他一樣需要長到72公斤。
新:作為一個69公斤級的新人,自己給自己打個分吧。
石:十運會上我覺得發(fā)揮了80%的水平,應(yīng)該打個80分,不,90分吧,呵呵。世錦賽我在抓舉中舉起160公斤的重量,在挺舉中也舉起了190公斤,拿到了抓舉,挺舉以及總成績?nèi)督鹋?,我覺得自己發(fā)揮了100%的水平,應(yīng)該得95分吧。實際上對手實力比我強,只是沒有發(fā)揮好。
新:還有兩年多就是奧運會,你對自己有多大信心?
石:從改級別的第一天我便告訴自己這次是很大的挑戰(zhàn)。小時候我總想著拿成績贏獎金,給家里贏房子,現(xiàn)在的我想法更成熟,目標也更明確了。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就要給國家出成績,這是責(zé)無旁貸的。2008年我28歲,正是黃金年齡,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會有收獲。
責(zé)編/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