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聲”和“百合”,這對帥哥美女,我是同時認識他們的。開始時不覺他們?nèi)绾螘崦?,后來回去上網(wǎng),發(fā)現(xiàn)男的博客叫“十萬蟬聲”,女的是“百合聽蟬”,頗有夫唱婦隨纏綿悱側(cè)的味道,才知道是情侶一對。
他們都喜歡天南地北的遨游?!鞍俸稀惫┞毮陈糜坞s志,“蟬聲”是自由攝影師,搭配非常合情合理?!鞍俸稀钡牟┛妥⒅厣罡形?,而“蟬聲”的博客,圖文并茂氣象萬千,而態(tài)度之沉實、質(zhì)感之厚重,可供反復視讀。“風林燈火觀書夜,十萬蟬聲作雨涼”,人如其博,博如其名。
“蟬聲”去哪都掛著至少一部相機,還喜歡上山下鄉(xiāng)深入“考察”,于是常被村里的大爺大媽們視為上面派下來的記者,拉著他反映當?shù)厣鐣F(xiàn)狀,他又不好意思拒絕,只好耐心聆聽,搞得整一個白巖松似的。不過他也有糗的時候,去年去云南,他自己先去軍馬場騎馬,騎得太高興了,結(jié)果相機的一個小鏡片掉到草里去了,只好趴在草地里找來找去,看得當?shù)厝嗣恢^腦,還以為那草堆藏啥寶貝了。
雖然游遍大江南北,但他對各地美食根本沒好奇心,到什么地方都是一碗牛肉面一瓶啤酒的干活,讓嗜吃的百合很是生氣。也因此,蟬聲博客只分成“安陽故事”,“旅德追憶”,“風雨蟬聲”和“萬水千山”四部分,就沒有以吃為名的。
“蟬聲”看事物的眼光很是細致,總能從一磚一瓦一風一雨中聽出生命的回響,看到歷史的變遷,然后化成百看不厭的相片和文字,在博客繼續(xù)伸展無窮的感染力。他最早的一次長途旅行是6歲的時候,坐火車從北京到廣州去躲避地震,這段難忘的經(jīng)歷在許多年后變成一篇博客“1976年的時間碎片”,而他對廣州的感覺,如他朋友所述:“It,s noisy,crowded anddirty here…….but I like it!” (“這里雖然吵雜、擁擠、臟亂,但我還是喜歡這兒!”編者注。)
雖然他輾轉(zhuǎn)流離過許多國家,但從博客中可以讀出,他還是迷戀北京,這個沉實厚重的古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