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寫完了舉世聞名的九部交響樂之后,于1827年逝世。他的死也預(yù)示了隨后的19和20世紀(jì)許多古典音樂作曲家的命運(yùn)。這種“第九交響曲綜合癥”在學(xué)音樂的人群中是廣為人知的,被視為是導(dǎo)致作曲家死亡的重要外在原因。
1828年,弗朗茨·舒伯特也是在寫了九部交響樂之后辭世的,他的最后一部交響曲并非是最好的,他未完成的第八部反而被認(rèn)為是他最優(yōu)秀的杰作之一。
半個世紀(jì)以后,“第九交響曲綜合癥”再次發(fā)作,這次它拿走的是奧地利作曲家安東·布魯克納的生命。布魯克納的交響樂作品中有兩部分別是以第0號和第00號編號的,因此他死時寫的交響曲名字不叫第九號,雖然不叫第九,但是那確實(shí)是他的第九部交響曲。
古典音樂作曲家變得異想天開起來:捷克作曲家安東尼·德沃夏克,別有用心地將他的第九部交響曲命名為“第五號”,企圖以此騙過嚴(yán)酷無情的死神。然而他還是沒能活多久,1904年就斷氣了——當(dāng)然還是在他完成第十部交響曲之前。古斯塔夫·馬勒狡猾地給自己的第九部交響樂起名為“大地之歌”,這樣他就可以把實(shí)際上的第十部說成是他的第九部??墒窃诘谑窟€沒有完成之前他也死了,那是在1911年。
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同樣是未能完成第十部,1958年他留下了九部交響曲后與世長辭。
惟有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看起來比較認(rèn)命,他1924年完成了第八部交響樂之后,就停筆不再寫交響樂了,這樣,他一直活到了1957年才進(jìn)了天堂,享年92歲,也算是作曲家里面的老壽星了。
[譯自《星期日電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