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理財產品入市門檻適中(一般為1萬元),收益穩(wěn)定,適合于偏好低風險、追求穩(wěn)定收益的投資者,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各家銀行在營銷中也無一例外地以該類產品的收益率大大超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作為推薦投資者購買的理由。其實,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性質為委托理財,任何委托理財類投資產品都有自己的收益比較基準,超越此基準是這類產品起碼應該做到的。因此,收益率超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只是對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最低要求。只有將人民幣理財產品與貨幣市場基金這類同樣是將募集的資金投資在貨幣市場中的委托理財性質的產品進行綜合比較,才是合適的。通過比較會發(fā)現,現在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并非正當其時。
收益率無優(yōu)勢
現在市場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稅后最高收益率在2.8%~3.09%之間,央行升息后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平均在2.6%~3.0%之間,二者的收益率基本持平。但如果投資額達不到10萬元,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稅后收
收益率超過同期銀行利率只是對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最低要求
益率將降至2.6%~2.9%,與今年央行升息后華安、南方等收益率一直穩(wěn)定在2.8%以上的貨幣市場基金相比就沒有什么優(yōu)勢可言了。2004年12月以來,相當一部分貨幣市場基金的業(yè)績表現良好,其七天年化收益率均超過了3.2%,更是明顯高于人民幣理財產品。
另外,受政策面的影響,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前都加上了預期二字,既然是預期收益率,說明收益率存在下降的可能,原本收益無憂的優(yōu)勢就被削弱了。同時由于其最高收益率已被限定,在協議期間只能降不能升,比之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可能隨貨幣市場利率的提高而提高的特點而言,就有了一定差距??紤]到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畢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動,綜合而言,人民幣理財產品與貨幣市場基金在收益率方面基本打平。
流動性有欠缺
人民幣理財產品:
難解燃眉之急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較差。光大、民生、中信實業(yè)、興業(yè)、華夏、北京市商業(yè)銀行均規(guī)定投資者無權提前終止該類產品,只能通過質押獲得貸款,最高貸款額為原投資金額的70%或80%。投資者購買該產品后遇到一些意外情況急需現金時,要將手中的理財產品變現是十分困難的,即使辦理了質押貸款,考慮到還要支付不菲的貸款利息,產品的實際收益也將大打折扣。招商銀行的產品雖然在持續(xù)期中間給予投資者一次終止權,但這種終止僅屬于固定時段終止,即銀行規(guī)定了投資者行使終止權的具體時段,以一年期的產品為例,招行的規(guī)定是投資者需在半年到期后的一周內選擇終止,投資者依然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行使終止權。另外,投資者如果在規(guī)定的時段內行使了終止權,將會損失0.6%的收益,并非沒有成本。
貨幣市場基金:
T+2贖回制度
反觀貨幣市場基金,其執(zhí)行的是T+2的贖回制度,有著極好的流動性。投資者只要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下午3:00之間辦理贖回,贖回后的第二個工作日就可用錢了。有的貨幣市場基金如招商現金甚至可以實現在投資者贖回后的第一個工作日上午資金即可到賬。同時,貨幣市場基金的贖回不收取手續(xù)費,不會影響基金的投資收益,因此能夠為投資者節(jié)省變現成本,抵御流動性風險。
利率風險難對抗
2004年我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央行已于10月29日調高了銀行人民幣存款利率,這是近10年來央行的首次加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同有可能將進入一輪加息周期,今年可能還會面對較大的升息壓力。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利率風險成為投資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人民幣理財產品:
固定收益風險大
現在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都是固定收益型產品,一旦市場基準利率調高,其收益率不會隨存款利率的提高而上升,另一方面,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差,升息后,投資者不能將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性質屬于委托理財類產品,此類產品要求產品的提供方不得承諾保證收益及本金,同類產品如信托、開放式基金等均是如此。
手中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及時變現用于投資更高收益的產品,因此投資者將承擔較火的利率風險。有人認為,即便升息,只要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低于稅后存款利率,投資者就是劃算的,這種想法并不正確。雖然對比升息后的稅后存款利率,現在的人民幣理則產品的收益率仍算較高,但比較升息后市場上的其它短期投資產品甚至升息后各銀行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來說,現有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可能就顯得低了。如果央行在年初升息或是加快升息的步伐,那么現在買人人民幣理財產品就很不劃算了。
貨幣市場基金:
非固定收益避風險
對于貨幣市場基金來說,其收益率并不固定,一般會隨著市場利率的上升而上升,投資者可以很好地應對加息周期、規(guī)避利率風險。貨幣市場基金的這種特性在10月29日加息后就已充分體現了出來。加息前的兩個月,市場上7只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七天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徘徊,加息后,這些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穩(wěn)步上升,現在的七天年化收益率平均穩(wěn)定在2.7%以上,近期部分貨幣市場基金的當日每萬元收益甚至超過1.2元,折算成單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另外,因為貨幣市場基金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升息后如果市場上出現收益率更高的產品,投資者可以及時將貨幣市場基金贖回進行再投資,且不影響已投資時段的投資收益,能夠很好地對抗利率風險。
政策性風險要承擔
人民幣理財產品:
保本保收益遭質疑
目前各銀行的產品在推出前都已獲得銀監(jiān)會的批準,但來自其它金融機構的質疑較多,這種質疑主要集中于各家銀行在營銷人民幣理財產品時強調的其保本保收益的特點上。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性質屬于委托理財類產品,此類產品要求產品的提供方不得承諾保證收益及本金,同類產品如信托、開放式基金等均是如此。對此,銀監(jiān)會近日已下發(fā)公告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并指出承諾保本保收益屬違規(guī)行為,風險須由投資者
如果央行在年初升息或是加快升息的步伐,那么現在買入人民幣理財產品就很不劃算了。
自行承擔。雖然銀監(jiān)會下發(fā)公告后,招商、興業(yè)及華夏銀行已在自己產品的收益率前加上了預期二字,但由于我國對銀行委托理財類產品的監(jiān)管尚不完善,對于該產品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投資期限及信息披露尚無明確的規(guī)定,處于無法可依的階段,未來政策還可能發(fā)生較大變化,因此現在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將承擔一定政策性風險。
貨幣市場基金:
法規(guī)完善有章可循
貨幣市場基金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規(guī)定設立,并受《貨幣市場基金管理辦法》的約束,無論在資金的投資方向、投資期限、信息披露、內控機制、從業(yè)人員、基金托管等方面都有章可循并接受嚴格監(jiān)管,雖然相關法律法規(guī)還將不斷完善,但不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可能由投資者承擔的政策變動風險相對較小。
投資建議
通過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現在只是人民幣理財產品上市初期,推出該類產品的銀行還不是很多,銀行間的競爭并不激烈,現在的產品無論是收益率還是協議條款的設計對于投資者來說并不十分有利,應該說現在還不是投資人民幣理財的最好時機。
近期比較好的投資思路是先把資金投放于貨幣市場基金。預計到2005年中期,隨著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銀行逐漸增多,市場競爭會越發(fā)激烈,激烈的競爭既會推高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使該類產品在協議條款設計方面更有利于投資者,比如增加可終止次數或逐步放開可終止時間、減少終止時的收益損失、不必與定期存款搭配購買等,這時再將貨幣市場基金贖回投入到新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中去,既不會影響現在的投資收益又使投資者保留了更多的投資選擇權。這種因競爭導致產品逐步完善并進入良好投資期的趨勢已在2004年銀行外匯理財產品競爭中得到充分體現。2004年年中的外匯理財產品不僅在收益率上比年初提高了一個多百分點,還增加了可選擇的投資期限并增加了客戶可終止權,年中投資就比在年初投資合適了很多。同樣,僅觀察現在7家銀行推出的產品也可得到相似的結論,華夏銀行推出的產品較之最早推出的光大銀行的產品,收益率已高出了0.2%。
當然,也不是說現在絕對不能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如果手中閑置資金較多,可以選擇分期分批投入,但應控制好投資比例。
觀察現在7家銀行推出的產品也可得到相似的結論,華夏銀行推出的產品較之最早推出的光大銀行的產品,收益率已高出了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