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理
什么是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涵蓋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教學方法的時空,限定在教學過程中。
第二,教學方法受教學目標制約,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
第三,教學方法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客體是他們分別使用的手段。
第四,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有機的結合,是教和學的手段。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貫串于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完成,關系到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在教學過程中,選擇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設計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
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發(fā)展起來的。古今中外在漫長的教學實踐中,曾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且隨著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新。
在教學方法分類方面,也出現了眾多的分類框架和分類方法,反映出人們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各種教學方法的特征,促進教學方法的不斷發(fā)展。
有的按照知識來源來劃分:直觀的方法(演示法、圖示法、參觀法)、語言的方法(講授法、談話法、閱讀書籍法)、實踐的方法(練習法、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法、實習作業(yè)法)。
有的按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水平來劃分:認知法,使學生感知和獲取知識的方法;復現法,使學生再現舊知識和教師指出活動程序的方法;探討研究法,使學生在新的情景中獲取運用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各種方法。
有的按照教學活動的過程把教學方法分為三大類:第一,組織學生認識活動的方法,在感知知識信息方面包括口述法(講述、講解、講演、談話等)、直觀法(演示、圖解)、實踐法(練習、實習、實驗、操作等);在邏輯方面,包括歸納法和演繹法;在思維方面,包括復現法和問題探索法;在學習管理方面,包括獨立學習法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等。第二,激發(fā)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包括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認識性游戲法、有興趣的討論法、創(chuàng)造情緒情景法等)、刺激學生引起學習動機的方法(提出要求、鼓勵、批評、責備、說服教育、激勵學生的學習意志等)。第三,檢查學生認識活動效果的方法,包括口頭檢查法(課堂提問法等)、直觀檢查法(直接檢查學生音樂表演、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評價、書面作業(yè)、體育動作表現、美術作品、演習等)、實習檢查法(學生在實習活動、生產勞動中的表現等)。
還可以舉出一些,眾多的教學方法分類的框架及其教學方法,不僅展現了教學方法寶庫的千姿百態(tài)、絢麗多彩,而且告訴我們每一種教學方法的產生和發(fā)展都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為我們了解、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從多角度分析或進行綜合分析提供了方便。
音樂教學方法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科學不斷地得到發(fā)展,教學方法包括音樂教學方法也隨之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以及生理學、心理學的新成就為音樂教學方法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音樂教學方法發(fā)展的總趨勢是現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其特征主要是:
(1)方向性
教學方法的本質特征,是內容的方向性,任何教學方法總以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
普通教育的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領域)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chuàng)作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內容,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特殊性。我國學者徐碧輝在《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一文中認為“審美教育既是一種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審美教育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應是既非純感性的,也非純理性的,而是二者的融合”。“現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學”,“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單一傳授某種知識,而是有機地把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心靈,培養(yǎng)高尚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yǎng)”。當今,我國音樂教育界在教學方法上有一種“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提法,實際上是突出了教學方法的方向性。
(2)耦合性
音樂教學方法是由音樂教法與音樂學法耦合而成的。所謂“耦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間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音樂教學方法的耦合性體現在:一是在教學活動上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兩位一體的共同活動;二是在內容上包括教法和學法兩個側面,二者是有機結合的,教法制約學法,學法影響教法,教法可以通過學法來體現,學法是在教師正確指導下的方法;三是在二者關系上,師生是互動的,是互相影響的,學生成為教師親密合作的伙伴,在教師的指導下重視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發(fā)揮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活動進程,善于設計各種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悅目、悅耳、悅心的美妙意境,動員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傊?,傳統(tǒng)教學直線式方法,被多向主體網絡作用和影響取而代之。
(3)多樣性
由于教學內容的千變萬化,教育對象的千差萬別,教學手段的千姿百態(tài),教學方式的千奇百怪,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這一特征出發(f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固定的模式,而具有靈活多樣性。音樂教學方法的改革或優(yōu)化,不在于采用了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據不同的制約因素,對教學方法做出最佳的選擇。在音樂教學中,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4)時代化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推廣使用,如電聲技術、視聽手段和電子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普及,大大改變了音樂教學面貌,推動了音樂教學方法的革命。隨著教學方法不斷采用新技術、新手段,音樂教學方法將向著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fā)展。
曹理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