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wèi)紅
1.選題致勝時代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圖書市場處于選題致勝時代,一本書的暢銷指數(shù),通常取決于選題的外在吸引力與心理沖擊力,只要選題好,哪怕內容糟糕,也能獲得比較好的銷售業(yè)績。正因為如此,就出現(xiàn)了“農民做書給大學教授看”的怪現(xiàn)象——許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直接從水稻田里或別的行業(yè)跑到京城做書商,對圖書品質根本沒有判斷力,僅憑生活經驗磨礪的人性感知力和對選題的敏感度,居然也能推出暢銷書,大把賺“銀子”。
為什么選題好書就好賣呢?并非讀者的鑒賞力太差,更不是一般人評價的“感性消費”,其真正秘訣在于一個“新”字——當時改革開放已日漸深入,人們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越來越豐富的同時,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需要大量獲得提升競爭力的理念、技能,以及調適心理的知識與方法,而這些知識是當時的人們普遍欠缺的,是“新知識”——盡管這些知識原本不過是老調重談。所謂饑不擇食,人們急需補充“養(yǎng)料”,“味道”的好壞就不那么講究了,所以,只要選題能抓住讀者的興趣點,就有熱銷的可能。
2.包裝致勝時代
上個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期,圖書市場處于包裝致勝時代。在這一階段,選題仍然重要,但圖書包裝拉動市場的力量越來越大,無論封面設計還是內文裝幀,都是書商們殫精竭慮追逐的重點,凸版印刷、燙金印刷、異版印刷的新封面層出不窮,書商們大打“眼球戰(zhàn)”,都想從對手中的圖書中“跳”出來,率先進入讀者的視野?;旧?,賣得好的書都是“漂亮”的書,內容的品位也相對較高。這很容易理解:一群姑娘在一起,漂亮姑娘總是最引人注目;一群漂亮姑娘在一起,會打扮的姑娘總是“回頭率”最高;一群會打扮的漂亮姑娘在一起,最有內涵的姑娘總是最具魅力。在包裝致勝時代,讀者對圖書的內容挑剔得多,但有一點并未改變而且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追求新?!靶隆北旧砭褪莾r值。許多書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專攻選題與包裝,對內容的創(chuàng)新性缺乏重視,經常是一個好的故事,或一個好的觀點,同時出現(xiàn)在上千本圖書中,翻來覆去都是“老面孔”。讀者都是喜新厭舊的,對“老面孔”的興趣顯然不大。所以有些書“看上去很美”,卻不受歡迎,其原因往往是內容太陳舊。
在這一階段,占領暢銷書排行榜的主要是外版圖書。也許有人據此得出結論:西方文化正在深入人心。事實上,這只是表象,主要原因還是一個“新”字——外版書的內容相對讀者的閱讀范圍來說是新的,因而成為他們的優(yōu)先選擇。
3.營銷致勝時代
最近一二年,圖書市場進入營銷致勝時代。在這一階段,選題與包裝的重要性并未降低,但圖書的命運越來越依賴銷售網絡的適配性。所謂“適配”,即合適的圖書通過合適的書商售賣給合適的讀者。大家都知道,同樣是書店,由于其所在社區(qū)的消費群體存在差異,適宜經銷的圖書品類大不相同。許多出版商的營銷網絡很大,可惜適配性不夠,圖書在鋪貨時走得很快,貨鋪下去后,銷路并不理想,以致積壓嚴重,退貨不斷,既增加了銷售成本,也增大了經營風險。
在這一階段,大部分書商都面臨貨款回籠難的問題,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這當然與圖書經銷商的信譽有關,但主要是圖書銷路不適配造成的。許多積壓在代銷商手中的圖書,如果由另外一些經銷商經銷,結果可能大不一樣。當然,圖書經銷商的信譽本身也是網絡是否適配的一個要素,不講信用的經銷商無疑對任何出版商來說都是不適配的。
在營銷致勝時代,最大的受益者也許是出版社。因為出版社壟斷了主渠道。在這種不對等的競爭中,民營書商除了向出版社出讓利益,并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中,這種由出版社壟斷銷售渠道的局面無疑會發(fā)生改變。這是出版社的危機所在,卻是民營書商實現(xiàn)超越的一個未來機遇。
4.暢銷書正在進入技術整合時代
今后的圖書市場,即將全面進入技術整合時代。所謂技術整合,即圖書專業(yè)技術與現(xiàn)代先進的經營管理技術直接接軌。
眾所周知,圖書曾是一個暴利行業(yè),過去,由于出版社壟斷了主要銷售渠道,民營書店在市場所占份額不大,資本運作的空間過于狹小,就像狹窄的山谷不宜于大兵團作戰(zhàn)一樣,圖書市場很難吸引那些大財團的興趣。經營圖書市場的除少數(shù)幾個大出版社之外,主要是那些缺乏現(xiàn)代化企業(yè)運作經驗的小團隊,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普遍不高,過于重視局部利益,整體戰(zhàn)略眼光欠缺,可以這么說,整個圖書市場處于低素質運作狀態(tài)。
時至今日,民營書店所占市場份額已越來越大,主渠道也有放開的趨勢,不少財團頓時將目光投向這一領域,并陸續(xù)進入,爭奪這塊“暴利蛋糕”。他們在其他行業(yè)已有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他們的加入,將帶來全新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在提升這一領域的整體素質和給這一行業(yè)添注新的活力的同時,也給所有民營書商以及國營出版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場大浪淘沙的巨變中,單靠抓某個單項技術而在圖書界立足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技術整合將成為競爭取勝的決定因素。
圖書技術整合包括如下內容:
一是選題設計技術。過去出版商搞選題,基本上是憑經驗和感覺。今后的選題策劃將越來越依賴市場分析、讀者定位等專業(yè)技術。
二是寫作技術。過去一個從未接受過寫作訓練、從未有過創(chuàng)作經驗的業(yè)余作者,也能編出一本看起來還不錯的書。今后的圖書對寫作技術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個性化、藝術化的作品將成為圖書的主流。
三是包裝技術。過去的圖書包裝主要建立在審美直覺與電腦操作技術的基礎上,今后圖書包裝的藝術含量和技術含量將越來越高。
四是印刷技術。過去圖書印刷技術的層次并不分明,今后,實力雄厚的出版商有條件推出更高檔、更精美的圖書,實力不足的出版商卻難以承擔高品位制作帶來的投資與成本壓力,兩者的差距將會越來越明顯。
五是營銷技術。過去圖書市場的競爭基本上是一種散兵作戰(zhàn)的狀態(tài),出版商們比拼各自的市場拓展能力。今后,其他行業(yè)盛行的立體營銷、整合營銷等成功模式將在圖書市場上大顯威力。兩者的差異如同游擊戰(zhàn)與大兵團作戰(zhàn),后者的勝算無疑更大。
六是作者培養(yǎng)技術。過去,書商與作者的關系基本上是一種簡單的交易關系,或合或散,利益是惟一的結合點。而且兩者獲益情況根本不成正比。今后,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出版商身邊必然有一支相對穩(wěn)定的作者隊伍,以保障優(yōu)秀稿件源源不斷地供應,“雙贏互利”的理念將為越來越多的出版商接受,雙方利益分配將更加合理,這正是維持作者隊伍必要的一環(huán),也是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七是客戶管理技術。過去出版商基本上只考慮如何拓展客戶,對客戶的適配性較少著力,也缺乏必要的客戶管理技術,比如客戶信用評估技術,客情關系維護技術,等等。今后最具競爭力的將是那些管理正規(guī)化的、成熟的出版商,作為維持客戶網絡適配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客戶管理技術將被他們廣泛運用。
圖書技術整合,限于篇幅,在此無法深入介紹,我們將在今后的講座中,對上述各項技術做比較詳盡的介紹,也歡迎有興趣的同道中人與我們一起交流、研究,為提升中國暢銷書市場的整體素質共同貢獻一份力量。